核生化武器及其防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化学事故的防护
正确的防护包括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一旦确认或怀疑化学毒气泄漏时, 在及时防护好自己的同时,应采用各种方法向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报警。
从根本上遏制了伊拉 克由化学威慑向化学实战的转 换
(三)防护的技术措施
防护包括群众性防护和防护兵专业保障和防护 组织指挥三个要素
群众性防护是我军对核武器防护的重要原则。 分为:
永久性工事、野战工事和运动防护。 主要技术措施:
侦检 防护 消救
1、侦检 建立全国立体侦察体系
(一)侦检 利用各种侦察和技术
对人员消除沾染:对人员除沾染重点是 身体的暴露部位,如脸、颈、手,先用清洁 的毛巾、手帕或内衣等轻轻擦去或吸去皮肤 上的灰尘和液滴,然后用没有沾染的水洗涤。 水不足时,可将毛巾、手帕等浸润,顺着一 个方向自上而下擦沫。没有水时,用毛巾或 没有沾染的草、树叶等干擦,但要防止沾染 面积扩大和擦破皮肤。在消毒面部沾染时, 可用清洁的水漱口和冲洗眼睛,擤出鼻涕, 用清洁纱布、手帕等蘸水擦鼻孔,还应特别 注意擦口角、眼角、耳根、耳廓等部位。有 条件时,可以反复冲洗,最好用温水和肥皂 作全身淋浴,在洗涤时,对头发、指甲等易 沾染的部位要仔细洗刷。如有外伤,要事先 处理和包扎好再洗涤。洗完后,经沾染检查 如消除不彻底应再次洗涤。
人员和服装的除沾染:对 沾染人员可先用扫帚、树枝、 草束或刷子等就便器材对穿着 的服装从上到下依次拍打、抖 拂或扫刷,在进行时应注意在 上风或侧风方向,以防交叉沾 染和再沾染。此法的除沾染效 果在70%左右。服装处理后, 沾染仍严重,可用肥皂、洗衣 粉同日常洗衣服一样洗涤。如 用普通肥皂洗涤,除沾染效果 可达90%左右。
核生化武器及其防护
2020/5/16
一、核生化武器的简介 二、核生化武器的防护
核化生武器
核化生武器是分别运用核物理学、化学 和生物学原理所制造的,是性质完全不同 的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这三种武 器的杀伤破坏作用大,毁伤范围广,投掷 方式相近,所以习惯上称将这三种武器合 称为核化生武器。。
核武器简介
2、物质准备
(1)器材和药品的准备 (2)设施和装备的防护准备
3、组织准 备
建立防护小组
建立抢救、抢修队
4、教 育 训 练 准 备
三 核武器防护的对策
预有准备 积极摧破 防护的技术措施
积 (二) 极 摧 破
------利用各种手段积极摧破-----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积极摧毁 伊军生化武器系统
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员卧倒后能减小冲击波的迎风面积。卧倒 时是站立状的1/5,闭眼、遮脸、头部自然下压,置于两臂之间能 减少光辐射的烧伤。闭嘴、憋气能防护冲击波扬起的泥沙从口腔灌 入,并可防止热空气灼伤呼吸道;两腿、两脚并拢能减少光辐射和 冲击波的伤害。浅色物体如白布对光有很好的反射作用。所以对光 辐射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集体防护的方法(生化)
1、撤离:
组织染毒区人员进入人防工事、地道、掩蔽部、地 下室、安全区等进行防护。安全区一般都应选择在逆风 方向的高处。
2、消毒:
①对皮肤的消毒顺序是“吸”、“消”、“洗” 吸:用纱布叠成尖角吸掉皮肤上的毒剂液滴。 消:用消毒液由外向里进行擦拭。 洗:用纱布或毛巾浸上干净水擦拭,或用肥皂水或用大 量的清洁水冲洗。 ②眼睛和面部消毒:把脸转向侧面,用手撑开眼睑,把 水慢慢注入眼内,使水由脸的侧面流掉,不要使染毒面 积扩大。冲洗时要停止呼吸闭住嘴,防止水流入嘴中。 ③伤口消毒:伤口染毒后,应立即用纱布将伤口内的毒 液轻轻吸掉。 ④呼吸道消毒:离开染毒区后,应立即用2%小苏打水或 清水漱口和洗鼻。 ⑤消化道消毒:立即用手指刺激舌跟反复引起呕吐。必 要时用2%的小苏打水洗胃。
特殊效能核武器:通过设计调整核战斗部性能,以增强或 削弱某些杀伤破坏因素的核武器。包括增强x射线弹、冲击波弹、 核电磁脉冲弹、感生放射性弹等。
按作战范围分: 战略核武器 战术核武器
战略核武器:为了达到战略目的而使用的射程远、威力大 的武器,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和己方战略防御的核武器。
战术核武器:为达到战役战术目的而使用的射程较近、威 力较小的核武器,其当量常在几十万吨以下,多为万吨级,主 要是打击敌人的前线指挥部、部队集结点、坦克集群、前沿机 场、桥梁、要点、要道及仓库等目标。
核生化武器袭击后的行动
在沾染区内行动:
人员在沾染区内 行动时,应做好个人 防护,戴口罩或面具, 扎三口(领口、袖口、 脚裤口),穿雨衣或 斗篷,戴手套、穿雨 靴。不要随便接触受 污染物品,不要坐卧 和脱下防护器材,严 禁在沾染区吃东西、 吸烟和饮水。
遭核生化武器袭击后, 应对服装、人员、粮食、饮水等进行消除
集体防护
对核生化武器 袭击的防护
时的防护
个人防护
核生化袭击
后的防护
集体防护
听到警报后,一切人员必须沉着冷 静,听从指挥,室内人员应按要求迅速 有序地进入人防工事。路上行人,车辆 和公共场所的人员,要听从指挥,迅速 到指定地点疏散隐蔽。
个人防护
对于没有来得及进入 人防工事的人来说,核爆 炸时的闪光就是警报,见 到闪光 应立即采取防护措 施。。
5、植物发生异常变化,花卉、树叶草丛发生大面积变色或 枯萎等。
2、防护
核生化武器虽然是大规模的杀伤性破坏武
器,但科学实验已证明核生化袭击是完全可以
防护的,只要我们了解核生化武器的杀伤破坏
特性和规律,树立核袭击可防的信心,加强训
练和准备,落实防护措施,掌握防护动作,就
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轻人员伤害。
核生化袭击
利用人防工事进行防护
坚固的工事,完善的防护设施,为军民提供在 核生化环境下作战、生产、医疗和生活场所。
室外人员 防护原则和方法
(核武器)
室外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切忌看火球。应迅速卧倒,在开阔 地带应背向爆心方向卧倒,重点防护头部。卧倒姿势应为:两手交 叉于胸下,两肘前伸,头自然下压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嘴(有 条件时应堵耳),两腿伸直并拢,当感到有热空气到来时应憋气, 尽可能利用浅色衣物遮盖身体,尤其是暴露的皮肤。
室外人员的周围,如果有土丘、山包、土坎、矮墙、花坛 等各种高于地平面的地形,或有土坑、弹坑、沟渠等各种低于 地平面的地形,室外人员应不失时机的利用身边的地形地物进 行防护。因为这些地形地物对光辐射、冲击波和早期核辐射有 遮挡和削弱作用,可以减轻或避免伤害。
利用教大的土丘,山包、土坎时可 横向爆心卧倒;利用坑洼时,身体卷缩, 跪或坐于坑内。两肘置于两腿上,两手 掩耳,闭眼、闭嘴,暂时停呼吸。若坑 大底宽时可侧向或对向爆心卧倒;利用 沟渠时,宜用横向爆心的沟渠卧倒防护。 若沟渠走向对向爆心时,只能利用拐弯 处防护,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时应注 意;必须利用地形地物背向爆心的一侧; 尽量利用坚固、稳定的地形地物避开易 倒塌,易燃烧易爆炸的物体,以免间接 伤害。
3、消救
洗消
机械法: 铲、盖、扫、 拍等
物理法:加热、 通风、冲洗等
化学法:消毒 剂等
个人消毒盒。
救治
自救、互救和有组织的抢救
急救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护措施。一般应将中毒人员撤离现 场,放置在能吸入新鲜空气的区域。保持中毒人员的安静、温暖。如有昏 迷不醒的应该注射强心剂,不可进行人工呼吸,只能采用供养救护。要及 时护送到医院急救。
氢 弹:亦称聚变弹或热核武器。最大可达数千万吨TNT当 量,杀伤因素与原子弹基本相同,多作为战略核武器的核弹头, 主要由热核装料,氘化锂和引爆装置小型原子弹等组成。
中子弹:亦称增强辐射弹。炸时释放的能量不大,但核辐 射能力很强,主要用于杀伤大规模集结的军队,特别是装甲车 辆内的人员,是一种理想的战术核武器。
(一)、核武器概述 (二)、核武器分类 (三)、核爆炸方式 (四)、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五)、核武器的特点
一、核武器概述
核武器是指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 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二)、核武器分类:
按结构原理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特殊效 能核武器
原子弹:爆炸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TNT当量,主要由核 装料(铀-235、钚-239)、起爆装置、炸药和中子源等组成。
粮食和食物的除沾染:对暴露的粮食和食物,可除去沾 染的表层;有包装的可去掉沾染的包装材料;能用水洗的 (如米、蔬菜、水果等),应用净水反复冲洗。凡沾染食物 处理后,都必须进行沾染检查,合格的可以食用,不合格的 可以暂时存放,无保存价值的可当作放射性废物处理。
个人防护的原则和方法(生化)
方法: 1、呼吸道防护:佩带防毒面具或简易防护器材 (如防毒口罩等)保护呼吸道。这对防护任何 一种毒剂的侵袭都是至关重要的。 2、皮肤防护:穿制式防毒衣或就便防护器材对 全身进行防护,这对防护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 毒剂尤为重要。 3、眼睛防护:戴防毒面具或简易的防毒眼镜, 这对防护任何一种毒剂的侵袭都是必要的。
室内人员 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内人员防护原则是: 利用坚固的建筑部位和家具,
减少暴露,设置屏障、保护重点 部位,减少碎片杀伤。
正确方法是: 发现闪光后立即利用墙
角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 桌下或床下卧倒。
应该避开门窗和易燃易 爆物,以免玻璃碎片使人员 击伤或造成其他间接伤害。
利用器材:
利用防毒面具防毒衣防 毒手套等进行防护。
氢氰酸、 氯化氰
窒息性毒剂
光气、氯气
糜烂性毒剂
芥子气、 路易氏气
毒剂
生化武器
失能性毒剂
毕兹
神经性毒剂
沙林、 梭曼 2、化学毒剂分类 维埃克斯
刺激性毒剂
苯氯乙酮、亚当 氏剂、西埃斯
西阿尔
生物武器简介
1、生物武器的定义 2、生物战剂的分类 3、生物武器杀伤特点
用生物战剂杀害人、畜和
1、 毁坏植物的武器。 生 物 武 器 定 义
冲击波
(50%) 特性:传播速度快,压力强,
既有超压,又有动压。另外, 地形地物对冲击波的有影响。
核电磁脉冲
核爆炸释放的γ、χ射线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瞬时脉冲电磁场
放射性沾染(10%)
核爆炸后产生的裂变产物、剩余核装料和感生放射性物质等对地 面、人员、空气、水和物体所造成的污染。
(五)核武器的特点
按配用武器分:
核导弹 核炸弹 核炮弹 核 地 雷 核 鱼 雷 核深水炸弹
(三)、爆炸方式
(四)、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早期核辐射
(5%)
核爆炸最初几十秒内 从火球中放出的γ射线和 中子流
特性:传播速度快,穿 透能力强,作用时间短, 中子使有些物质产生感 生放射性。
核爆炸时产生的高速高压气 浪。它是由高温高压火球猛烈 的膨胀,急剧地压缩周围空气 而形成的。
手段,从敌方某些迹象和 各种异常情况中,力争及 时准确判明其核化生武器 的编制、装备、发射基地、 使用企图、袭击手段等, 因地制宜,及时采取各种 有效防护措施,减轻或避 免核化生武器的杀伤破坏 作用。
化学武器使用时的外观景象
1、上有可见油状液滴。
3、有突然出现的大量气雾、 烟尘,空气中有持续浓重的 异味,眼睛、呼吸道感到受 刺激。 4、动物出现异常,如鸟类 飞行困难,鸡、羊等出现眨 眼、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 水、站立不稳、抽搐等症状, 并相继死亡。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杀伤破坏效应严重; 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目的来选择; 杀伤破坏范围大; 有延缓、无形的杀伤作用,精神威胁大。
化学武器简介
1、化学武器定义 2、化学毒剂分类 3、化学武器杀伤特点
1、化学武器定义
以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来杀伤有生力量,迟滞、困扰敌方军事行动的武器、器材 的总称。
全身中毒性毒剂
药物预防
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
室外人员,当冲击波过后,应迅速起立, 抖落身上的尘土,利用防护器材对呼吸道各暴 露的皮肤进行防护,尽快撤离伤害区域进入人 防工事内。
对放射性灰尘沉降的最有效防护,是进入 人防工事。情况不允许时,可进入有遮盖的简 易工事、交通壕,也可进入冲击波袭击未倒塌 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防止放射性灰尘进入 室内。
2,生物战剂分类(6类28种)
细菌 病毒 立克次体 毒素 真菌 衣 原 体
3、生物武器杀伤特点
致病力强污染范围广有传染性; 杀伤破坏作用方面有很强的专一性; 危害作用时间长,无立即杀伤作用; 生产费用低,侦检发觉难;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一、核生化武器的简介 二、核生化武器的威胁
(一)预有准备 1、思想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