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胞苷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杂胞苷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氮杂胞苷和地西他宾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临床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这两种药物在高剂量下具有细胞毒作用,在低剂量下,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一些肿瘤抑癌基因由于DNA高甲基化引起基因的静息,去甲基化后,能恢复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证实氮杂胞苷和地西他宾具有恢复抑癌基因表达的作用。
氮杂胞苷和地西他宾具有呋喃糖结构,因此它们能结合到DNA或RNA中从而导致细胞毒作用。
在碱性及中性条件下,4-氨基-1,3,5-三嗪-2(1H)-酮片段开环形成无活性的N-(甲酰氨基-亚氨甲基)-N’-[(2-去氧-)-β-D-呋喃核糖基]脲,因此在三嗪6位引入甲基、乙基、苯基,用硫原子代替氧原子形成硫酮,并用吡喃单糖/双糖代替呋喃糖,设计合成了52个化合物,其中48个为新化合物,包括4-氨基-6-烷基-1-吡喃糖基/呋喃糖基-1,3,5-三嗪-2(1H)-酮(N<sub>1</sub>-苷),6-氨基-4-烷基/芳香基-1-吡喃糖基-1,3,5-三嗪-2(1H)-酮(N<sub>3</sub>-苷)和4-氨基-6-烷基-1,3,5-三嗪-2-基-1-硫代-吡喃糖/呋喃糖苷(S-苷)等三类化合物,以期获得毒副作用低、活性好的化合物。
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诱导分化以及与ATRA的协同作用等活性筛选,初步证明了设计思想,DNA 甲基转移酶抑制作用及选择性抑制作用研究正在进行中。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sup>1</sup>H-NMR、IR、MS图谱数据确认。
苷的构型可以从J<sub>1’2’</sub>的偶合常数确定,其符合Baker反式规则,甘露糖苷、鼠李糖苷为α构型;葡萄糖苷、木糖苷、乳糖苷、麦芽糖苷为β构型。
采用三种方法合成目标化合物,三甲基硅烷化法适用于6-甲基
-N<sub>1</sub>-苷、N<sub>3</sub>-苷及S-苷,异氰酸酯法适用于
N<sub>1</sub>-硫酮苷的合成,N-乙酰基吡喃糖基-N’-[(甲酰氨基)-亚胺亚甲基)]脲环合法可用于合成6位具有较大取代基的N<sub>1</sub>-苷的合成。
我们对三甲基硅烷化法的反应条件对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在Vorbrüggen耦联反应中Lewis酸的酸性和空间位阻效应决定Vorbrüggen耦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N-三甲基硅基-4-三甲基硅氧基-1,3,5-三嗪-2-胺与酰化吡喃糖成苷时,只得到N<sub>1</sub>-苷。
4-甲基-N-三甲基硅基-6-三甲基硅硫基-1,3,5-三嗪-2-胺与酰化吡喃糖成苷时,以SnCl<sub>4</sub>为催化剂,产物以
N<sub>3</sub>-苷为主;当降低Lewis酸的酸性,以TMSOTf为催化剂时,产物以N<sub>1</sub>-苷为主。
当碱基为4-乙基/苯基-N-三甲基硅基-6-三甲基硅氧基-1,3,5-三嗪-2-胺时,空间位阻效应成主要影响因素,以SnCl<sub>4</sub>或TMSOTf做催化剂,产物都以N<sub>3</sub>-苷为主。
当碱基为(4-甲基/乙基-)N-三甲基硅基-6-三甲基硅硫基-1,3,5-三嗪-2-胺时,产物以S-苷为主。
由于反异头碳效应的作用,在合成4-氨基-6-烷基-1-甘露糖基/鼠李糖基
-1,3,5-三嗪-2(1H)-酮和6-氨基-4-烷基/芳香基-1-甘露糖基/鼠李糖基
-1,3,5-三嗪-2(1H)-酮的过程中,乙酰化甘露糖的C1构象和乙酰化鼠李糖的1C构象发生翻转,生成了相应的1C构象的甘露糖苷和C1构象的鼠李糖苷。
由于异头碳效应,4-氨基-6-烷基-1,3,5-三嗪-2-基-1-硫代-甘露糖/鼠李糖苷的构象和相应的乙酰化甘露糖和鼠李糖构象保持一致。
以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氮杂胞苷和RG108为阳性对照药,测试了目标化合
物对HL-60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GG-07、GG-30和GG-50对HL-60细胞的GI<sub>50</sub>分别为18.5μM、1.7μM和1.48μM,细胞毒活性略低于氮杂胞苷,其余目标化合物在50μM对HL-60的生长抑制率均低于50%。
结果表明对氮杂胞苷进行结构改造,向其6位引入甲基、乙基、苯基,吡喃糖代替呋喃糖及形成电子等排体吡喃硫苷,对HL-60和MCF-7两种细胞系具有微弱的生长抑制作用,与DNA甲基转移酶选择性抑制剂RG108相当;与先导化合物氮杂胞苷相比,细胞毒作用显著降低。
化合物GG-16、GG-37、GG-39、GG-48在50μM可使0.1μM ATRA对MCF-7的生长抑制率由38.7%提高到50.0%以上,表现出微弱的协同作用;化合物GG-02、GG-04、GG-38与ATRA对HL-60细胞和NB-4细胞具有微弱的分化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