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健康教育学第二章健康相关行为(20120915)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但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
2.社会行为
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个体的社会性行为是人与
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行为,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确立的。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5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行为发展自身的特征,人类生命周期 中 , 行为发展分为4个阶段:
1.被动发展阶段:0—3岁内,主要依靠
遗传和本能的力量驱使来发展行为,是人的社
此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中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和将要在老 年期发生的慢性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中 年人的常见心理问题,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和问题的影响因素,多层次、 多方面、多种途径地开展工作,达到保护劳动生产力、提高人们健康水
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3.晚年生活质量阶段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0
4.社会制度对行为的影响 :
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组织在某种活 动领域中各种基本行为规范的综合系统。 全体社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社会制度 就某一社会活动领域而言的社会制度 就某一特定的社会活动而言的社会制度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31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有效地利用制度方式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应该注意:
(1)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高健康认知水平,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 创造了物质条件; (2)经济发展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也导致一些不利健康的行为发生发 展; (3)经济发展带来的具体经济活动的变化导致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发 生相应变化并对健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4)社会成员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善可以减少疾病经济损失并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
健康教育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潘建平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
第二章 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本章要点
●人类行为有哪些基本特点?
1.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 2.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的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对健康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 1.影响人的行为的自身因素 2.影响人的行为的环境因素
态度改变经历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
内化 。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4
(四)情感
情绪常指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
如愤怒、恐惧、狂喜等;
情感多指稳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
应,如自尊心、责任感、热情、亲人之间的爱等。
情感和情绪是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生理、
认知和行为3种成分。
们的心理紧张、焦虑、失去生活信心,滋长不满情绪,因此某些人的行为
取向可能朝酗酒、吸毒、犯罪等越轨行为发展。 但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方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29
3.法规对行为的影响 :
法规对于行为的基本作用有三方面:
第一,教育作用 第二,威慑作用
第三,惩罚作用
2018/10/31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3
7.宗教对行为的影响 :
宗教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宗教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系统
的宗教哲学、教规教义与礼拜仪式。它的这些
特点与社会道德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有利形成促进 健康的行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4
(2)宗教给人以精神寄托,有利于从疾病中康复。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21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2
(二)认知 心理学家Neisser认为:认知指“人 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过程和活动”, 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3
(三)态度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人、物、事 的反应倾向,这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情感和情绪在人的健康相关行为中也有重要作用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5
五﹑意志
意志(volition)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最主要的意志品质: ①自觉性,它的反面是行为的盲目性。 ②果断性,其对立面是优柔寡断、动摇不定。
其中,S (stimulation) 代表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 O (organization) 代表有机体; R (reaction) 代表行为反应。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
行为既是内、外环境刺激 的结果,又反过来对内外环境
产生影响。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4
行为的分类
1.本能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可塑性:
年纪较小者可塑性较大
(三)人类行为的差异性:
究其原因:
①个体具有的遗传素质不同,其反应存在差异性;
②个体行为受个性心理特征的支配,对同一刺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③个体行为受外部环境条件(地理环境、时代特点)的影响,因而也表现较 大的差异性。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2
5.社会思想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
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理性化产物, 表现为观点、信念等。 社会思想意识与社会成员的健康相关行为的作 用机制:通过认知过程作用于个体的意识倾向,进而 影响需要、动机和行为。
6.社会道德对行为的影响
:
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和调节人们的 社会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系由风俗习惯演化而来。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1
二、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类行为区别于其他动物行 为的主要特点是既具有生物性,
又具有社会性。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2
著名心理学家KurtLewin指出:人类行为是人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
B = f ( P × E )
其中 B(behavior)为行为,
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阶段。
潘建平文档
19
第二节 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自身因素:心理因素最重要,它包括心理过程
和个性。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0
(一)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
需求和需要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因。
人在需要基础上产生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人采取行动的驱动力,是一种心理上的紧 张状态。 人在同一时间常常是多种需要并存,由此产生的 不同动机可能相互矛盾竞争,形成动机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产生出优势动机,决定着发生相应 的行为。
17
五﹑人的行为发展与“人生三阶段”
(一)行为的发展
• 在行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实践向行为主体提出的
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行为发展 的内因与动力。
(二)行为发展的连续性和不平衡性
• 连续性意味着在每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中其行为是发展变化的:旧的行 为反应被打破与新的行为反应建立,现在的行为是过去行为的延续, 而将来的行为又必然是现在行为的延续。 • 不平衡性意味着在人的行为的不间断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特点,一 些阶段行为发展速度较快、某个阶段对某些行为的发展特别重要等。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8
(三)“人生三阶段”
1.人生准备阶段 自妊娠、出生到18—20岁。
特点:机体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都很迅速,生理和心理都较稚嫩 而脆弱。是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此期可细分为围生期、婴幼儿期、儿 童期、青少年期。
2.人生保护阶段
自成年开始至老年之前,主要指中年人。
会化最基本的准备时期,很容易被训练,从而
培养出一些基本行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6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2.主动发展阶段—
3-12岁,行为发展带
有明显的主动性,与此同时,人对各种本能冲 动的克制能力也在迅速提高。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7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3.自主发展阶段——12-13岁延续到成年,
●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1.促进健康的行为 2.危害健康的行为
3.团体的健康相关行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 及其健康教育意义
一、行为的基本概念 行为是由内、外部刺激作用于动物和人所引起的外显活动。 有机体的行为过程可以与生理反应共享一个公式:
S — O — R
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对社会的 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有两大关键性特
征:一是这种自我行为调控主要是通过个体的社会
化进程和不断地适应周围环境而逐步实现;二是在
自己成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行为,大都已经定型。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8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4.完善巩固阶段 —— 成年之后,
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行为主体——人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和所应 用的工具
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影响
• 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对人类行为的五个基本要素都需要进行考 察研究。
持续终生。逐步建立起各种与自己和周围相 适应的行为,并不断调整、完善、充实和提
高,以实现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最佳适应。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9
行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 _________ 环境_________ 学习_________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0
行为要素: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4
(二)人类行为的社会性
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自
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着周围人群的情感反应方式、行为方式,
尤其是通过社会的教育活动学习语言、风俗、知识、思想、 道德、法规等,逐渐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 人”。这个过程称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伴随人的一生。 人的行为是要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
P(person)代表人;
E(environment)代表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3
(一)人类行为的生物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行为与遗传有关 2.行为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为发生前提 3.人具有本能行为: ○摄食行为。 ○性行为。 ○躲避行为或防御行为。 ○好奇和追求刺激的行为。 ○睡眠。
(1)社会制度包括三个要素:原则,奖惩与权威。 (2)社会制度的功能失调。 (3)制度的预防性。 (4)“热炉法则”。指制度的执行应当先让组织 成员家喻户晓,继之言出法随,而且连贯一致和一 视同仁,使制度约束的全体对象在面临制度所禁止
的行为时,像将要触到热炉一样立即缩手。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①风俗习惯 ②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可得资源
③居民的性格特点
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对某一地区的具体对象的目标行为进 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其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7
(二)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society)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社会对个体的人的行为的影响因素有:
1.经济发展对行为的影响:
但是这种精神寄托是消极的,某些病人可能信神而不
信医,所以对其采取求医行为和遵医行为以很不利的
影响。 (3)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命价值观有强烈的影响。 (4)大部分宗教经历代统治阶级加以改造,已成 为反映其利益和意志、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因而宗教 一般是保守的。
③坚持性,不同于固执性。
④自制力。 作用: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也涉及意志活动。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26
二、环境因素
人类的行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指与人类生活和行为相 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人类生活于 其中的一定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等。 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8
2.社会人口对行为的影响:
人口是一定区域内的全体居民 。 人口密度过大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健康相关行为: (1)人口密度过大导致人们平均消费水平的下降,使人们缺乏适当 资源,以致不能或不愿采取促进健康行为。 (2)人口密度过大使人均教育投资不足,造成人群教育水平难以提 高、文化素质低下,从而缺少健康知识,不利于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 (3)人口密度过大,拥挤,以及因人口过剩带来的失业等,造成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5
三、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
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多种 适应形式,主要有:
(一)反射
(二)自我控制 (三)调适 (四)顺应 (五)应对
(六)应激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6
四、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可塑性和差异性
(一)人类行为的目的性:
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带有目的性、计划性,因而人不但能适应环境 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改造环境。
2.社会行为
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个体的社会性行为是人与
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行为,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确立的。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5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行为发展自身的特征,人类生命周期 中 , 行为发展分为4个阶段:
1.被动发展阶段:0—3岁内,主要依靠
遗传和本能的力量驱使来发展行为,是人的社
此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中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和将要在老 年期发生的慢性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中 年人的常见心理问题,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和问题的影响因素,多层次、 多方面、多种途径地开展工作,达到保护劳动生产力、提高人们健康水
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3.晚年生活质量阶段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0
4.社会制度对行为的影响 :
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组织在某种活 动领域中各种基本行为规范的综合系统。 全体社会制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社会制度 就某一社会活动领域而言的社会制度 就某一特定的社会活动而言的社会制度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31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有效地利用制度方式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应该注意:
(1)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高健康认知水平,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 创造了物质条件; (2)经济发展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也导致一些不利健康的行为发生发 展; (3)经济发展带来的具体经济活动的变化导致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发 生相应变化并对健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4)社会成员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善可以减少疾病经济损失并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
健康教育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潘建平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
第二章 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本章要点
●人类行为有哪些基本特点?
1.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 2.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的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对健康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 1.影响人的行为的自身因素 2.影响人的行为的环境因素
态度改变经历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
内化 。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4
(四)情感
情绪常指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
如愤怒、恐惧、狂喜等;
情感多指稳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
应,如自尊心、责任感、热情、亲人之间的爱等。
情感和情绪是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生理、
认知和行为3种成分。
们的心理紧张、焦虑、失去生活信心,滋长不满情绪,因此某些人的行为
取向可能朝酗酒、吸毒、犯罪等越轨行为发展。 但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方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29
3.法规对行为的影响 :
法规对于行为的基本作用有三方面:
第一,教育作用 第二,威慑作用
第三,惩罚作用
2018/10/31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3
7.宗教对行为的影响 :
宗教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宗教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系统
的宗教哲学、教规教义与礼拜仪式。它的这些
特点与社会道德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有利形成促进 健康的行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4
(2)宗教给人以精神寄托,有利于从疾病中康复。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21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2
(二)认知 心理学家Neisser认为:认知指“人 们获得和利用信息的全部过程和活动”, 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3
(三)态度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人、物、事 的反应倾向,这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情感和情绪在人的健康相关行为中也有重要作用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5
五﹑意志
意志(volition)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 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最主要的意志品质: ①自觉性,它的反面是行为的盲目性。 ②果断性,其对立面是优柔寡断、动摇不定。
其中,S (stimulation) 代表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 O (organization) 代表有机体; R (reaction) 代表行为反应。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
行为既是内、外环境刺激 的结果,又反过来对内外环境
产生影响。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4
行为的分类
1.本能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可塑性:
年纪较小者可塑性较大
(三)人类行为的差异性:
究其原因:
①个体具有的遗传素质不同,其反应存在差异性;
②个体行为受个性心理特征的支配,对同一刺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③个体行为受外部环境条件(地理环境、时代特点)的影响,因而也表现较 大的差异性。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32
5.社会思想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
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理性化产物, 表现为观点、信念等。 社会思想意识与社会成员的健康相关行为的作 用机制:通过认知过程作用于个体的意识倾向,进而 影响需要、动机和行为。
6.社会道德对行为的影响
:
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和调节人们的 社会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系由风俗习惯演化而来。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1
二、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类行为区别于其他动物行 为的主要特点是既具有生物性,
又具有社会性。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2
著名心理学家KurtLewin指出:人类行为是人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
B = f ( P × E )
其中 B(behavior)为行为,
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阶段。
潘建平文档
19
第二节 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自身因素:心理因素最重要,它包括心理过程
和个性。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0
(一)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
需求和需要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因。
人在需要基础上产生动机(motivation).
动机是人采取行动的驱动力,是一种心理上的紧 张状态。 人在同一时间常常是多种需要并存,由此产生的 不同动机可能相互矛盾竞争,形成动机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产生出优势动机,决定着发生相应 的行为。
17
五﹑人的行为发展与“人生三阶段”
(一)行为的发展
• 在行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实践向行为主体提出的
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行为发展 的内因与动力。
(二)行为发展的连续性和不平衡性
• 连续性意味着在每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中其行为是发展变化的:旧的行 为反应被打破与新的行为反应建立,现在的行为是过去行为的延续, 而将来的行为又必然是现在行为的延续。 • 不平衡性意味着在人的行为的不间断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特点,一 些阶段行为发展速度较快、某个阶段对某些行为的发展特别重要等。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8
(三)“人生三阶段”
1.人生准备阶段 自妊娠、出生到18—20岁。
特点:机体发育、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都很迅速,生理和心理都较稚嫩 而脆弱。是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此期可细分为围生期、婴幼儿期、儿 童期、青少年期。
2.人生保护阶段
自成年开始至老年之前,主要指中年人。
会化最基本的准备时期,很容易被训练,从而
培养出一些基本行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6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2.主动发展阶段—
3-12岁,行为发展带
有明显的主动性,与此同时,人对各种本能冲 动的克制能力也在迅速提高。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7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3.自主发展阶段——12-13岁延续到成年,
●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1.促进健康的行为 2.危害健康的行为
3.团体的健康相关行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 及其健康教育意义
一、行为的基本概念 行为是由内、外部刺激作用于动物和人所引起的外显活动。 有机体的行为过程可以与生理反应共享一个公式:
S — O — R
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对社会的 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有两大关键性特
征:一是这种自我行为调控主要是通过个体的社会
化进程和不断地适应周围环境而逐步实现;二是在
自己成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行为,大都已经定型。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8
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4.完善巩固阶段 —— 成年之后,
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行为主体——人 行为客体——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行为环境——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 行为手段——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和所应 用的工具
行为结果——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影响
• 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对人类行为的五个基本要素都需要进行考 察研究。
持续终生。逐步建立起各种与自己和周围相 适应的行为,并不断调整、完善、充实和提
高,以实现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最佳适应。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9
行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 _________ 环境_________ 学习_________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0
行为要素: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4
(二)人类行为的社会性
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自
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着周围人群的情感反应方式、行为方式,
尤其是通过社会的教育活动学习语言、风俗、知识、思想、 道德、法规等,逐渐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 人”。这个过程称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伴随人的一生。 人的行为是要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
P(person)代表人;
E(environment)代表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3
(一)人类行为的生物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行为与遗传有关 2.行为以生理形态和功能为发生前提 3.人具有本能行为: ○摄食行为。 ○性行为。 ○躲避行为或防御行为。 ○好奇和追求刺激的行为。 ○睡眠。
(1)社会制度包括三个要素:原则,奖惩与权威。 (2)社会制度的功能失调。 (3)制度的预防性。 (4)“热炉法则”。指制度的执行应当先让组织 成员家喻户晓,继之言出法随,而且连贯一致和一 视同仁,使制度约束的全体对象在面临制度所禁止
的行为时,像将要触到热炉一样立即缩手。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①风俗习惯 ②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可得资源
③居民的性格特点
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对某一地区的具体对象的目标行为进 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其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7
(二)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society)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社会对个体的人的行为的影响因素有:
1.经济发展对行为的影响:
但是这种精神寄托是消极的,某些病人可能信神而不
信医,所以对其采取求医行为和遵医行为以很不利的
影响。 (3)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命价值观有强烈的影响。 (4)大部分宗教经历代统治阶级加以改造,已成 为反映其利益和意志、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因而宗教 一般是保守的。
③坚持性,不同于固执性。
④自制力。 作用: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也涉及意志活动。
潘建平文档
2018/10/31
26
二、环境因素
人类的行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指与人类生活和行为相 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人类生活于 其中的一定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等。 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28
2.社会人口对行为的影响:
人口是一定区域内的全体居民 。 人口密度过大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健康相关行为: (1)人口密度过大导致人们平均消费水平的下降,使人们缺乏适当 资源,以致不能或不愿采取促进健康行为。 (2)人口密度过大使人均教育投资不足,造成人群教育水平难以提 高、文化素质低下,从而缺少健康知识,不利于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 (3)人口密度过大,拥挤,以及因人口过剩带来的失业等,造成人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5
三、人类行为的适应形式
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多种 适应形式,主要有:
(一)反射
(二)自我控制 (三)调适 (四)顺应 (五)应对
(六)应激
2018/10/31
潘建平文档
16
四、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可塑性和差异性
(一)人类行为的目的性:
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带有目的性、计划性,因而人不但能适应环境 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改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