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巧饰小瓶子|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巧饰小瓶子|沪教版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运用简单的装饰技巧进行小瓶子的装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装饰小瓶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点,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会运用简单的装饰技巧进行小瓶子的装饰。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力和想象力进行小瓶子的装饰。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小瓶子、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美术材料。
2. 装饰艺术的相关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装饰好的小瓶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简单的装饰技巧来美化小瓶子?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简单的装饰技巧进行小瓶子的装饰。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未装饰的小瓶子。
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装饰技巧,运用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小瓶子的装饰。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每组展示自己装饰好的小瓶子,并简要介绍装饰过程和创意。
2. 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说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和改进的建议。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拓展活动(5分钟)
1. 学生思考:除了装饰小瓶子,还可以运用装饰技巧美化生活中的哪些物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装饰小瓶子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装饰小瓶子,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引导他们运用观察力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装饰技巧美化生活中的其他物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装饰小瓶子,培养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丰富内容
重点细节: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学的装饰技巧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以及能否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因此,教
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实践操作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1. 材料准备
在实践操作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小瓶子、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方便地获取到这些材料,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行装饰操作。
2. 分组合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未装饰的小瓶子进行装饰。
在分组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
3. 教师示范
在学生开始实践操作之前,教师需要进行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装饰技巧进行小瓶子的装饰。
示范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和实践。
4. 学生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装饰技巧,运用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小瓶子的装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鼓励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按时完成装饰任务。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完成装饰后,每组展示自己装饰好的小瓶子,并简要介绍装饰过程和创意。
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说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和改进的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
在实践操作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装饰小瓶子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总结与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实践操作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它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装饰技巧,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其次,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分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最后,实践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三、实践操作的实施策略
为了确保实践操作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1. 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方便地获取到。
2. 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
3. 详细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和实践。
4. 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鼓励和建议。
5.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总之,实践操作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装饰技巧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