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自有路践行景自珍--scratch教学中运用图式防错的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第26期
2015年10月教育观察
SurveyofEducationVol.4No.26Oct.2015
山中自有路践行景自珍
Scratch教学中运用图式防错的案例研究
陈雯嫣
(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江苏南京,210024)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Scratch进行教学,并运用图示防错纠错,能寓教于乐,让学生获得创作的乐趣㊂ 春晚的小鱼魔术 是自主开发的Scratch区本教材中的第4课里的内容,对该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将Scratch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具有引导学生自发学习,积极进行思维创新的优势㊂[关键词]Scratch教学;图式防错;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6-0054-03
[案例背景]
Scratch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学院(MIT)设计开发的面向少年的简易编程工具㊂2010年开始,许多教师开始自发尝试将Scratch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来,2012年开始在一些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推广普及㊂MIT根据8岁以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于界面的喜好,做了相当深入研究和颇具针对性的设计开发,不仅易于学生使用,而且能寓教于乐,让学生获得创作中的乐趣㊂
2012年,笔者所在的教学片区也自主开发了一款Scratch区本教材,此后的一个学期,基于这一套教材,笔者进行了将Scratch引入课堂的新尝试㊂本案例结合区本教材第4课中的内容 春晚的小鱼魔术 ,初探Scratch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特有的教学优势及独有的教学方式㊂
[案例分析]
一㊁教材分析
«Scratch故事会 迷宫探险记»是南京市鼓楼区Scratch区本教材的第4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阶段选修模块,主要内容为角色的移动问题㊂教材中通过 春晚的小鱼魔术 这一范例,对角色移动的步数,通过键盘控制角色移动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讲解㊂根据教材,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以故事为主线贯彻教学,以故事情节为向导引领学生学习掌握新控件,以描述故事情节为基础引导学生描述脚本的编写流程,从而完成本课教学㊂
二㊁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依托图式教学,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并编写流程图,同时采用自主探究法和知识迁移法,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教学㊂通过创设合理情境和任务分解,使教学内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㊂教师引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㊂
三㊁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已进行了三节课Scratch软件的学习,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尚未真正尝试编写完整的
Scratch脚本,对程序设计的概念也较为模糊㊂因此,本课教学从故事情节入手,带领学生尝试使用故事发展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件,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初步掌握编写Scratch脚本的一般步骤㊂[案例描述]
一㊁渐入
本课教学开始的时候,笔者并没有急着带领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而是出示了小猫,带着他们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让小猫通过改变造型的方式动起来㊂当学生很快完成这一任务后,笔者提高了难度,引导他们通过 绘图编辑器 创作角色库中没有的角色和造型㊂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回忆脚本编写过程,并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角色 和 造型 的区别和联系㊂交流学习感受,带领学生逐渐走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并引出本课主题㊂
二㊁设境
情境的导入从这一环节开始㊂首先向学生展示课前用Scratch制作好的一个小动画,动画中小猫缓缓走进山洞,并定格在山洞门口,此时,这幅图
45
[作者简介]陈雯嫣,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㊂
明显引起来学生的兴趣 进入山洞中的小猫会遇到什么?于是,大火龙出现了,隐藏的宝藏之门出现了,世外桃源出现了,甚至连天空之国也出现了
一番猜想之后,动画继续,展现在学生们面前的便是图1的这个略显简陋的迷宫㊂笔者为学生准备了四个不同的迷宫,在迷宫的基础上,开始了舞台场景设置的学习㊂学生很快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迷宫并设置为舞台背景

图1 迷宫
紧接着,笔者并没有急着演示如何用键盘控制角色走出迷宫,而是请一名学生上台用鼠标带着他的主角走一走这个迷宫㊂在这样的操作中,学生一下子便能发现,走迷宫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重复向上走㊁向下走㊁向左走㊁向右走这几个动作㊂在明确这一点之后,结合教材,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主探究出新控件的用法,顺利让自己的角色听从键盘命令走出迷宫㊂
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探究三种不同的旋转方式,并能够总结出在这一例子中最适合的旋转方式是 只允许左右旋转

图2 旋转方式任务脚本
设计意图:以故事为主线贯彻学习始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㊂复习导入舞台背景的方法,为后续中导入多个背景打下基础㊂通过用鼠标带着角色走迷宫感受走迷宫的步骤,进而引出所需控件,完成 迷宫 部分脚本的编写㊂
(二)创编
本环节学习中,首先引导学生比较 当绿旗被点击 和 当按下ѲѲ键 这两个控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㊂继而延伸出用键盘控制场景切换的操作练习㊂在这一阶段,笔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更为开阔的想象平台,引导他们创作角色走出迷宫后的后续故事情节,再根据自己创设的情节制作相应的脚本㊂课堂的气氛也在这一阶段发展到了高潮,学生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分享故事㊂分享故事后,引导学
生思考脚本的编写流程,进一步丰富作品,使学生感受Scratch程序的趣味性和它的无限可能㊂
在最后的展示交流中,学生迸发出的创意火花久久激荡在心间㊂笔者适时告诉他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问题,记住,只要我们大家勇于尝试,敢于实践,任何想法,都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案例反思]
一㊁Scratch教学的创新之处(一)设计角度
Scratch引入课堂常从其特有的游戏设计情境入手,采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学习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㊂同时,教学中采用层次递进式的任务设计颠覆了很多惯常的知识统整方式:相对以知识点为主旨的传统学习设计形式而言,它采用了任务分层的形式,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相对以教师教授为主旨的学习设计形式,它能够让意义学习成为可能,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改变了单纯为了结构知识而进行学习的情况㊂
(二)评价方式
在归纳其他学科中评价方式设计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小学阶段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形式问题,从当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出发,从学生认知能力到知识体系特点和已有经验的角度阐述任务驱动式学习设计中评价方式的解决问题㊂
Scratch教学的课堂评价立足于 分享 ,采用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 激励 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㊂创设一个自主平等的气氛,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展示自己编写的Scratch脚本,并分享自己给予脚本创作的小故事㊂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作品和思想,及时予以肯定或表扬,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分享的品质㊂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㊁情感和思维方式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处理的水平和能力㊂
二㊁Scratch教学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势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Scratch教学后,学生在学习时展现出来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给笔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笔者更加确认他们是发自内心喜爱Scratch的,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借助Scratch平台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自发地在Scratch中进行创造与分享㊂这也让笔者再一次思考将Scratch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带来的好处,以及在本课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㊂


(一)勇往山中寻 自发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后发现,最适合Scratch教学的模式莫过于带领学生制作游戏或动画㊂这样的学习模式对学生而言是有极大吸引力的,加上Scratch本身带给学生的新鲜感和新奇感,使得他们学习时更为主动,对所学内容充满了探究兴趣㊂Scratch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也基于这一点,类似于游戏的情境创设加上层次递进式的任务设置,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了他们最爱的游戏氛围,在轻松的类似闯关环节中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感受程序设计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㊂(二)略景各不同 思维创新
在Scratch教学中,大多数教学任务的设置都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放射性,这种特性的存在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原本直线性的思维模式转变为发散性的思维模式㊂在许多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故事的创编并不完整,需要学生在学习㊁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选择新角色㊁添加新场景,并将故事发展完整㊂这样的设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带给学生较新的课堂体验,留给学生更大的创造空间,从个性化程序设计入手,提供给学生展示自己思维火花的良好环境㊂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因为留给学生的空间较大,而信息技术课堂上又普遍存在着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的情况,所以导致部分基础稍显薄弱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些困难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一梯队学生的关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或在设计任务时注意梯度的分布,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任务来完成㊂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EB\OL].(2014-03-05).5http://www.sxysedu.net/newsInfo.aspx?pkId=3519. [3] 刘鸣家,许传国.Scratch能带给我们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2).
(上接53页)
Thenameofthetownremindedhimofsomething.Maybehethoughtofthekindwomanwhohelpedhimyearsago.)(4)Whycouldherecognizeheratonce? (Herememberedthekindwomanformanyyears.Hewasgratefultoherallthetime.Hewantedtofindthechancetorewardher.)(5)Whywasthewomanafraidtoopenthebill?(Becausesheknewshecouldn tpaythemoneyoffinhospital.)(6)Whydidtearsofjoyfloodhereyes?(Becauseshemoved.)
Couldyouhelpmefindthebesttitleforthisstory?(B)
A.AWarm-heartedWoman(Idon tthinkAnsweristhebest.Thistitledoesn texpressthedoctor skindnessandthanksgiving.)
B.AGlassofMilk(Thisstorywasbasedonaglassofmilk.SoIthinkit sthebesttitle.)C.TheFinalBill(Whatcausedthefinalbill?)D.AFamousDoctor(Whataboutthewoman?Thewomanisalsothemaincharacterofthisstory.)教学策略:合作阅读,小组合作㊂
Step5:Listening
教师播放录音,并鼓励学生跟着朗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感来㊂
教学策略:边听边读,加深理解㊂
Step6:Discussion(讨论)
此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讨论:Whatcanyoulearnfromthestory?(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讨论,质疑㊂
Step7:After-classTask(课后任务)
Pleasesaysomethingaboutyourexperienceshowingkindnessandthanks.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从总体来讲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融洽,尤其在最后一个讨论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情感㊂有的学生说: 小男孩懂得做人要知恩图报的道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能做的就是发愤图强,出人头地㊂ 有的学生说: 施恩与感恩都是高尚的品德㊂ 还有的学生说: 我觉得帮助别人是应该的,应不求回报㊂而受到别人的帮助的人也要把这样的帮助传递下去㊂ 这就较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㊂
这节课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时间上略显拖沓,最后的讨论环节拖延了两三分钟;二是在多处回答问题的部分急于让学生给出答案,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不充分㊂这些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正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季凤英.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刍议[J].教育观察,2015(5).
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