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三定律》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物理 4-5《牛顿第三定律》课后强化作
业新人教版必修1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
1.(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如图所示,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
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
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的拉力
答案:C
解析: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与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
2.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C.两个物体相碰时,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两物体损坏的程度一定相同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答案:B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A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性质相同的特点,平衡力不一定具备这些特点,B正确,D错误;不同的物体受到相同大小的力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3.“掰手腕”是中学生课余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
如右图,甲、乙两同学正在进行“掰手腕”游戏,关于他们的手之间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掰赢了乙,是因为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
B.只有当甲乙僵持不分胜负时,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才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
C.甲、乙比赛对抗时,无法比较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和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D.无论谁胜谁负,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大小
答案:D
解析:甲、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
对于这种设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
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
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
答案:D
解析:风扇吹出的风吹到风帆上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风会给风扇一个反作用力,因此对于整个装置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内力,小车不会运动,故选D。
5.机场常用传送带为顾客运送行李或货物,在传送带运送货物过程中主要有水平运送和沿斜面运送两种形式,如图所示,a为水平传送带,b为倾斜传送带。
当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情形中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
B.a情形中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
C.b情景中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
D.b情形中的物体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C
6.均匀长棒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ACD
解析:因为重力mg和地面支持力F N的方向都在竖直方向上,若拉力F在竖直方向上,则地面对木棒就没有摩擦力作用(木棒对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正确;若拉力F的方向与竖直方向有夹角,则必然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力,使得木棒相对地面有运动趋势,则木棒将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F f,且方向与F的水平分力方向相反,才能使木棒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故C、D正确。
7.如图所示,男生甲和女生乙各站在一块滑板上,分别抓着轻绳的一端。
甲与滑板的总质量为60kg,乙与滑板的总质量为50kg,忽略地面摩擦力。
当甲以30N的力量收回绳子时,乙双手不动,只紧抓着绳子。
(1)在收绳过程中,是不是只有一人移动?
(2)求两人各自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不是
(2)F 合甲与F 合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选向右为正方向。
a 甲=F 合甲m 甲
=0.50m/s 2 甲的加速度方向向右。
a 乙=F 合乙m 乙
=-0.60m/s 2 乙的加速度方向向左。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
1.(中山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m 跳板上,图中F 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 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
A .先有F 1后有F 2
B .一旦人离开跳板,F 2立即消失,F 1依旧存在
C .因人离开跳板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F 2大于F 1
D .F 1和F 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2.人走路时(如图所示),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
A .一对
B .二对
C .三对
D .四对
答案:C
解析: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总是成对出现的。
人走路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这三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是人对地球的吸引作用,人对地面的压力和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所以人走路时与地球间有三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F1的施力者是弹簧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3的施力者是地球D.F4的反作用力是F3
答案:B
解析:F1的施力者是地球,A错,F2的反作用力是F3,B对,F3的施力者是小球,C错,F4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悬点上,D错。
4.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
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答案:AD
解析:经分析,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地面受的压力不可能为零,选项A对而B错;由于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绳子中拉力只可能竖直向上,所以地面与物体B间不可能存在摩擦力,而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选项C错而D对。
5.(长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水,器壁AB呈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处于图示状态,并保持静止,则该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P可能受到四个力B.P可能只受三个力
C.P可能只受二个力D.P可能只受一个力
答案:AC
解析:当浮力和物体重力相等时,P受2个力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有向上运动趋势,挤压AB面,P受支持力,P有沿AB向上运动趋势,则受AB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AC 正确。
6.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
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 .当甲把乙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 .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
答案:BD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受力情况决定的,只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可以不同。
甲加速前进的原因是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乙加速后退的原因是绳子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但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B 、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7.一只小猫跳起来抓住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竖直木杆,如图所示,在这一瞬
间悬绳断了,设木杆足够长,由于小猫继续向上爬,使得小猫离地面高度不变,求木杆下降的加速度。
(设小猫质量为m ,木杆的质量为M ) 答案:M +m M
g ,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由于小猫对地的高度不变,故小猫下落的加速度为零,小猫受力如图甲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g =0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猫对杆的摩擦力F f ′的方向向下,木杆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 f ′+Mg =Ma ,
由以上两式可知,杆下落时的加速度为
a =M +m M
g ,方向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