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瓷器属硅酸盐产品,china一词又指“瓷器”,这反映了在世界人眼中,中国作为“瓷器故乡“的形象
B.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紀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制作“嫦娥”太空飞行器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瓷器属硅酸盐产品,选项A正确;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类似于过滤,选项B错误;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
D.碳纤维是指由有机合成材料和碳纤维通过加工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金刚烷具有类似樟脑气味的无色晶体,其衍生物在医药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以化合物X 为起始原料没生一系列反应制得金刚烷(Z)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分子式为C10H12
B. X生成Y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C. Y和Z互为同分异构体
D. Z和环已烷属于同系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X的键线式来分析;
B、X生成Y是发生了和氢气的加成;
C、Y和Z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
D、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间互为同系物。

【详解】A、根据X的键线式可知,X的分子式为C10H12,选项A正确;
B、X生成Y是发生了和氢气的加成,故此反应既属于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选项B 正确;
C、Y和Z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故两者间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正确;
D、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间互为同系物,而环己烷和Z的不饱和度不同,两者相差的不是一个或若干个CH2,故不是同系物,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实验室用甲装置制取氯气
B. 盛有水的乙装置,吸收NH3气体
C. 用丙装置对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测量可以减少误差
D. 用丁装置灼烧FeSO4•7H2O晶体得到固体Fe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备氯气需要加热,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选项A错误;B.氨气极易溶于水,烧杯中倒扣的漏斗不能伸入到液面下,若伸入液面下则相当于用导管直接吸收,会引起倒吸,选项B错误;
C、用丙装置对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测量,能起平衡气压作用主,可以减少误差,选项C正确;
D、用丁装置灼烧FeSO4•7H2O晶体,硫酸亚铁易被氧化且容易分解,得不到固体FeSO4,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4.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B. 常温常压下,124g P4(正四面体结构)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C. 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 A
D. 常温常压下,92g C2H6O中所含乙醇分子数为2N A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生成三氧化硫分析;
B、求出白磷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白磷中含6molP-P键来分析;
C.标况下,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氯气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mol
原子;
D、分子式为C2H6O存在同分异构体。

【详解】A、由于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2molSO2和1molO2反应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充分反应后可得到SO3的分子数小于2N A,选项A错误;
B、124g白磷分子(分子式为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白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分子中含有6个P-P共价键,所以1mol白磷分子中含有6molP-P键,含有P-P共价键数目为6N A,选项B错误;
C.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和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含有1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N A,选项C正确;
D. 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可以为乙醇或二甲醚,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状态、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

5.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其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反应机理如下(以二氯二氟甲烷为例,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化碳与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控制回流冷凝温度为﹣5℃时得到):
①CF2Cl2CF2Cl+Cl
②Cl+O3→ClO+O2
③ClO+ClO→ClOOCl(过氧化氯)
④ClOOCl2Cl+O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紫外线使CF2Cl2分解产生的是臭氧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B. 反应③中的氯子与反应④中生成的氯原子化学性质相同
C. ClOOCl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結构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H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臭氧破坏反应的催化剂是CF2Cl2分解产生的氯原子,紫外线使CF2Cl2分解产生CF2Cl和Cl,选项A正确;
B. 反应③中的氯子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为化合态,而反应④中生成的氯原子是游离态,,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B不正确;
C. ClOOCl分子中氯原子与氧原子、氧原子与氧原子均以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选项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非金属性F>O>Cl,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HCl,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6.用以葡萄糖为燃料的生物燃料电池甲与盛有足量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乙相连,起始电路接入状况如图以电流强度0.1A,通电10min后,将电池的正、负极互换接入,移动滑动变阻器:以电强度0.2A,继续通电10min,结束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在装置甲的正极参加反应,氧气在负板参加反应
B. 在该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11.2L
C. 电池工作20min时,乙装置电极析出固体和电极上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 电池工作15分钟时,乙装置中铜棒的质量与起始通电前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负极是葡萄糖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水,电极反应式为6O2+24H++24e-═12H2O,则碳棒连接负极作为阴极,铜棒连接正极作为阳极,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相当于在碳棒上镀铜,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负极是葡萄糖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水,电极反应式为6O2+24H++24e-═12H2O,则碳棒连接负极作为阴极,铜棒连接正极作为阳极,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相当于在碳棒上镀铜。

A. 葡萄糖在装置甲的负极参加反应,氧气在正极参加反应,选项A错误;
B. 在该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1mol二氧化碳,准状况下二氧化碳
22.4L,选项B错误;
C. 电池工作20min时,乙装置电极析出固体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电极上产生气体的电极反应为2H2O +4e-═O2+4H+,根据电量后者为前者的两倍可知,则质量比为
64g/mol×1mol:32g/mol×2mol=1:1,选项C错误;
D. 电池工作15分钟时,乙装置中正负极互换所经过电量相等,前10分钟铜失电子减少的质量与后5分钟铜离子得电子产生铜时质量增加相等,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移动方向,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要注意温度和压强,为易错点。

7.在体积均为0.5L、pH均等于1的盐酸、醋酸溶液中,分别投入1.4g铁粉,则下图所示曲线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的物质的量==0.025mol,盐酸是强酸,所以体积均为0.5L,pH均等于1的盐酸中盐酸的物质的量=0.1mol/L×0.5L=0.05mol,Fe+2H+═Fe2++H2↑,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的关系式知,二者恰好反应;
醋酸是弱酸,等pH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所以体积均为0.5L、pH均等于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所以醋酸有剩余,完全反应后,醋酸中pH小于盐酸;
盐酸恰好反应,醋酸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量与铁成正比,铁的量相同,则生成的氢气的体积相同,但反应过程中,醋酸能电离出氢离子,导致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始终大于盐酸,则醋酸的反应速率大于盐酸,完全反应时,醋酸用的时间小于盐酸,
A、两者产生氢气的体积一样多,且醋酸的反应速率快,用时短,选项A错误;
B、与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与醋酸反应后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且与醋酸反应的速率快,用时短,选项B正确;
C、醋酸中氢离子浓度保持较大,反应速率较快,用时短,选项C错误;
D、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反应快,用时短,选项D错误;答案选B。

8.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硫铁矿(主要成分FeS2)矿样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m1g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C中,打开K1关闭K2,从a处不断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为_____;a处不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3)反应结束后,关闭K1打开K2,向烧瓶中加入液体,点燃G处酒精灯,使烧瓶中反应发生,操作流程如图。

①操作I所得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

②操作Ⅱ是洗涤、烘干、称重,检验固体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

③该硫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4)取煅烧后的熔渣(含有Fe2O3、FeO),欲验证其中存在FeO,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

【答案】(1). 球形干燥管(2). 提供氧气使硫铁矿充分燃烧,同时使煅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完全被D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3). 控制通入空气气流使之平稳(4). Na2SO4、NaCl、NaClO (5).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少量吸收酸化的硝酸银
溶液,若无宝石沉淀生成掌握已经洗净(6). ×100% (7). 稀硫酸、高锰酸钾溶液
【解析】
【详解】(1)根据仪器的结构可知,装置B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a处不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提供氧气使硫铁矿充分燃烧,同时使煅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完全被D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装置A的作用是控制通入空气气流使之平稳;
(3)①D中二氧化硫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D瓶中为亚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通入过量的氯气,氯气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钠和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过量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故操作I所得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2SO4、NaCl、NaClO;
②操作Ⅱ是洗涤、烘干、称重,检验固体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少量吸收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宝石沉淀生成掌握已经洗净;
③操作Ⅱ后得到m2g固体为硫酸钡沉淀,根据硫原子守恒,则硫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g,故硫铁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4)取煅烧后的熔渣(含有Fe2O3、FeO),欲验证其中存在FeO,含有+3价铁的情况下检验+2价铁应利用+2价铁的还原性进行检验,故选用的试剂是稀硫酸、高锰酸钾溶液。

9.某含砷(As)的有毒工业废水经下图流醒转化为粗As2O3,已知:亚砷酸钙微溶于水,砷酸钙难溶于水。

(1)砷是氮的同族元素,且比氮多2个电子层,则AsH3的电子式为_____。

(2)“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

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加入试剂1的目的是_____。

(4)“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Ca2+(aq)+2OH﹣(aq)△H<0
B.5Ca2++OH﹣+3AsO43﹣⇌Ca5(AsO4)3OH△H>0
资料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温度高于85℃,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

【答案】(1). (2). H3AsO4+3OH﹣=AsO43﹣+3H2O;(3). 将AsO33﹣氧化生成AsO43﹣(4). 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
【解析】
【详解】(1)砷是氮的同族元素,且比氮多2个电子层,则最外层电子数为5,与每个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且有一结孤对电子,故AsH3的电子式为;
(2)H3AsO4与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3AsO4+3NaOH═Na3AsO4+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AsO4+3OH﹣=AsO43﹣+3H2O;(3)加入试剂1的目的是将AsO33﹣氧化生成AsO43﹣,以便于后面的沉砷;
(4)“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Ca2+(aq)+2OH﹣(aq)△H<0,
B.5Ca2++OH﹣+3AsO43﹣⇌Ca5(AsO4)3OH△H>0,温度升高高于85℃后,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对工艺流程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条件的控制选择与理解等,理解工艺流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0.氮、磷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用逾。

(1)基态磷原子价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

(2)元素B、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一种食品添加剂NaNO2中NO2﹣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写1种)
(4)N2H4是火箭的燃料,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它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而氧气是气态,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

(5)磷化硼是一种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磷化硼可由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于高温下在氢气中反应合成。

①三溴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三溴化硼键角是_____。

②磷化硼晶体晶胞如图所示,其中实心球为磷原子,在一个晶胞中磷原子空间堆积方式为_____,磷原子的配位数为是_____,该结构中有一个配位健,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_____;已知该晶胞边长ap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____g•cm﹣3。

【答案】(1). (2). N>O>B (3). sp2(4). SO2(或O3)(5). N2H4分子间除存在范德华力还存在氢键,O2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6). 三角锥形(7). 120°(8).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9). 4 (10). B
(11).
【解析】
【详解】(1)P为15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基态磷原子价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为

(2)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
第V 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这几种元素都是第二周期元素,它们的族序数分别是:第IIIA族、第V A族、第VIA族,所以它们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B;(3)食品添加剂NaNO2中NO2-中心原子N与2个原子相连,孤对电子对数=(5+1-2×2)=1,采用sp2,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SO2、O3,故答案为:sp2杂化;SO2、O3;
(4) 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O2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导致在常温常压下N2H4是液态,而氧气是气态,故答案为: N2H4分子间存在氢键,O2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5)①三溴化磷分子中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P原子按sp3方式杂化,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三溴化硼分子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B原子按sp2方式杂化,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式为
,键角是120°,故答案为:三角锥形;120°;
②根据磷化硼晶体晶胞结构图,在一个晶胞中磷原子空间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中磷原子和硼原子都是4个,B的配位数为4,则P的配位数也为4,该结构中有一个配位键,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提供空轨道的原子是B.晶胞中磷原子和硼原子都是4个,则晶胞
的密度=。

11.H是治疗关节炎等疼痛药物的主要成分,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

(3)①~⑦的7个反应中,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填反应序号)。

(4)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E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且酸性水解产物遇FeCl3溶液显紫色,X可能的结构共有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核磁共振氢谐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氢_____。

(6)参考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用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
机试剂任选)。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羧基、硝基(2). (3). ①②⑤⑦(4).
+NaOH+NaCl (5). 4 (6).
、(7).。

【解析】
【分析】
根据A、C的结构简式结合A转化为B的反应为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
反应生成B为,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
在铜或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苯乙醛,苯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继
续氧化生成苯乙酸E,苯乙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F为,发生还原反应生成G为,与间二氯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A、C的结构简式结合A转化为B的反应为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为,
在铜或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苯乙醛,苯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继续氧化生成苯乙酸E,苯乙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F为,发生还原反应生成G为,与间二氯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

(1)F为,官能团名称为羧基、硝基;
(2)D为苯乙醛,结构简式为;
(3)①~⑦的7个反应中,反应①②⑤⑦属于取代反应,③④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⑥属于还原反应,故答案为①②⑤⑦;
(4)B→C是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和
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5)E为苯乙酸,芳香化合物X是E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且酸性水解产物遇
FeCl3溶液显紫色,则酸性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X可能的结构共有、
、、共4种;
其中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其核磁共振氢谐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则高度对称,符合条件的有、;
(6)参考上述合成路线,用为原料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苯甲酸,苯甲酸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邻硝基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合成路线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