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适应性练习
(考试时间:45 分钟满分:75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Fe-56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
第Ⅰ卷包含10 题,每题3 分,共3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绿水青ft就是“金ft银ft”。
为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不乱扔电池
B.使用新能源,减少燃烧煤、石油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避免污染水体
D.使用易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2.用电设备起火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器扑灭。
灭火时,液态四氯
化碳迅速气化并覆盖在火焰上。
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导电B.不易燃烧
C.沸点高D.密度比空气小
3.最容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CO2
B. O2
C. H2
D. CO
4.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 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
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新物质——金属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B.金属氢是一种高能燃料
C.金属氢有良好的导电性
D.金属氢由氢原子直接构成
5.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这些
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A.③B.①②
C.②③D.①③
6.过氧化铬中(CrO5)中-1 与-2 价的氧原子比值为4:1,则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CO 和CO2,CO 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B.等质量的Al 和Mg 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显中性
D.等质量Na2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质量相等
8.下列实验方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
A 除去食盐中的纯碱将过量稀盐酸加入盛固体的烧杯,蒸
发
B 鉴别氯化铵与硝酸钾固体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闻气味
C 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取样,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鉴别真丝与涤纶布料取样,点燃并闻气味
9.
A B C D
A.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10.利用“数字化仪器”获取“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热反应”过程中相关数据,绘制“管内剩余固体质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资料:CO 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
有Fe3O4、FeO、Fe。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4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铁
B.5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C.7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氧化铁
D.8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氧化亚铁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9 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 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甲是,氧气、汞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图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a=13 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3)图3 中氯元素位于(填“A”或“B”)处。
氧气和硫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原因是。
(4)图4 表示A、B、C 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化的模型,若C 为氧气,写出一个符合该模型的化学方程式:。
(5)图5 表示t℃时,某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模型,该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用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该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g 氯化钠。
12.(6 分)
I.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据估计地球上年均发生31 万余次的闪电,每当电闪雷鸣时,空气中的氮气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常温下易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最终转化成促进植物生长的硝酸盐,即氮肥被植物吸收。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写一点)。
(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如图为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在某℃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
等。
(4)在t3℃时,若10 g 水最多能溶解3 g B,则
1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A 的质量(填“>”、
“<”或“=”)3 g。
(5)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
此时的温度(t)的取值范围是。
13. (11 分)认识碳酸钠的“朋友圈”。
(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K2CO3属于(填“钾肥”
或“复合肥”)。
(2)下列有关Na2CO3、K2CO3的说法,错误的是(填标号)。
A.均属于碳酸盐
B.都能用相应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C.Na2CO3能与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碳酸钾
(3)物质A~H 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 是一种氧化物,F 是稀硫酸。
(i)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ii)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F 和G 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i)下列分析正确的有(填标号)。
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滴管中的溶液为稀硫酸
C.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a、b、c 点溶液
(ii)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和(填离子符号)
结合成C 和D 分子的过程。
A
C
14.(4 分)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以钛铁矿 (主要成分为 FeTiO 3 , 同时含有少量的 Fe 2 O 3 、FeO 等) 为原料制 TiO 2 , 再由TiO 2 制金属 Ti 的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钛、镁在高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1) 写出工艺流程中生成硫酸铁的化学方程式 。
(2) 操作 2 的名称是。
(3) 工业上常在高温和氩气氛围中, 用金属镁和 TiCl 4 反应的方法制备 Ti,
氩气的作用是 。
15. (9 分)下列实验都与气体压强有关(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A
B C
(1) 用装置 A 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燃烧条件分析,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2) 装置 B 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和食盐),铁粉锈蚀消耗的
水
a
水
B
水忽略不计,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玻璃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 mL。
① 铁粉生锈实际上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 食盐的作用是。
③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C 的气密性。
① 仪器a 的名称是。
② 宏观现象:缓慢(填“推”或“拉”)活塞时,观察到水中管口有
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 微观探析:此时装置C 中压强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填标号)。
A.分子数目增加
B.分子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变小
D.分子间隔变小
16.(6 分)向100g MgCl2和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 为(填标号);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2)通过计算确定M 点的值。
(写出计算过程,提示:
MgCl2+2NaOH==Mg(OH)2↓+2NaCl)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单选题
2017—2018 学年度 化学适应性练习答题卡
学籍号: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注 1.考生必须在本卡右上角的信息栏填写自己的学籍号,并填涂
相应的信息点。
意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
姓名及座号填写清楚。
事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c] [0] [0] [0] [0] [0] [0] [0] [0] [0]
[g] [1] [1] [1] [1] [1] [1] [1] [1] [1] [m] [2] [2] [2] [2] [2] [2] [2] [2] [2] [n] [3] [3] [3] [3] [3] [3] [3] [3] [3] [j] [4] [4] [4] [4] [4] [4] [4] [4] [4] [ ] [5] [5] [5] [5] [5] [5] [5] [5] [5] [ ] [6] [6] [6] [6] [6] [6] [6] [6] [6] [ ] [7] [7] [7] [7] [7] [7] [7] [7] [7]
[ ] [8] [8] [8] [8] [8] [8] [8] [8] [8] [ ] [9] [9] [9] [9] [9] [9] [9] [9] [9]
1 [A ] [B ] [C ] [D ] 6 [A ] [B ] [C ] [D ]
2 [A ] [B ] [C ] [D ] 7 [A ] [B ] [C ] [D ]
3 [A ] [B ] [C ] [D ] 8 [A ] [B ] [C ] [D ]
4 [A ] [B ] [C ] [D ] 9
[A ]
[B ] [C ] [D ] 5
[A ] [B ]
[C ]
[D ]
10 [A ]
[B ] [C ] [D ]
11.(9 分)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45 分)
(1)
(2)
(3) (填“A”或“B”)
(4)
(5)
(最简整数比)
12. (6 分)
I.(1)(写一点)(2)
II.(3)(4)(填“>”、“<”或“=”)
(5)
13. (11 分)
(1)(填“钾肥”或“复合肥”)
(2)(填标号)
(3)(i)(ii)
(iii)
(4)(i)(填标号)
(ii)(填离子符号)
14. (4 分)
(1)(2)
(3)
15. (9 分)
(1)
(2)①②③
(3)①②(填“推”或“拉”)
③(填标号)
16.(6 分)
(1)(填标号)
(2)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