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优化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九)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达标检测卷(九)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解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分别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的主张。

A项是在甲午战争之前,B项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C
2.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
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
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故C项正确。

答案:C
3.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曾形容说“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帝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

这反映了哪一改革措施()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C.举办民间团体D.澄清吏治,提倡节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通过文中“野民渔人上书”可知是指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答案:A
4.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梁维新派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变法维新,其主要贡献是()
A.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C.明确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
D.宣传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
解析:B项是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共同点,C项是洋务派的指导方针,D项既不符合洋务派,也不符合维新派。

洋务派主张维持传统政治体制,维新派则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5.维新派以西学为核心,糅合中国的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这就是“新学”的兴起。

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特点的包括() ①《新学伪经考》②《孔子改制考》③《变法通议》④《天演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天演论》是严复直接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他以纯粹的西学方式来宣传戊戌变法的理论,因此不具有“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特点,故排除④。

因此选C项。

答案:A
6.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

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未来的中国’。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解析:材料说明,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急躁冒进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故B项为最佳答案。

答案:B
7.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指康有为()
A.主张维新变法
B.宣传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清朝统治危机
C.以“托古改制”方式宣传变法
D.依靠清朝官员支持组织强学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跪着”是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着孔子的旗号为号召。

“造反”是指宣传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思想,因而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8.在戊戌变法过程中,康有为建议光绪帝:不必尽撤守旧大臣,维持他们的高官厚禄,同时破格提拔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由他们办理新政。

这主要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