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蛋白,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
D、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D错误。
故选A。
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含量较多
B.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D.分泌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B、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B错误;
C、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C正确;
D、高尔基体参与物质的分泌,所以分泌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D正确。
故选B。
8.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故选C。
9.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乙二醇溶液中,其细胞质壁分离程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P点时开始吸收乙二醇溶液
B.P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基本相等
C.M点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再有水分子进出
D.若换用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所得结果相同
A.原核细胞无核仁,不能合成rRNA
B.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rDNA中
C.核仁中既有DNA又有RNA和蛋白质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析图解:图中在核仁中转录形成rRNA,然后形成的rRNA与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结合分别形成大亚基和小亚基,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大亚基和小亚基结合再形成核糖体。
1.2023年9月3日消息称,近日来自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病毒监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病毒家族,被命名为Exovirus,因其具有异于传统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而备受关注。初步研究表明,Exovirus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下列有关Exovirus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xovirus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氨基酸合成自身蛋白质
安庆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详解】A、麦田中所有的杂草包括多种草,既不属于⑤种群,也不属于⑥群落,A错误;
B、微生物除了个体和⑤⑥⑦⑧五个结构层次,还有④细胞,B错误;
C、动物具有④细胞、③组织、②器官、①系统、个体,C正确;
D、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D错误。
故选C。
3.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可以形成rRNA,rRNA用于组装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A错误;
B、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染色质的DNA中,B错误;
C、核糖体亚基的rRNA在核仁中合成,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所以核仁中既有DNA又有RNA和蛋白质,C正确;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大,D错误。
【答案】B
类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比如核糖体、中心体;一类是具有两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比如:叶绿体、线粒体;一类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比如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详解】A、心肌细胞不断的收缩与舒张,需要的能量较多,所以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含量较多,A正确;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蛋白质,所以Exovirus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氨基酸合成自身蛋白质,A正确;
B、Exovirus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含核糖体,B错误;
C、Exovirus是RNA病毒,所以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
D、Exovirus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其生命活动不可以离开细胞,D错误。
B、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细胞内的结合水增多,增强其抗寒能力,B错误;
C、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细胞内的自由水减少,细胞代谢减慢,C错误;
D、低温来临,细胞质、细胞液中的多糖降解为单糖以提高细胞液浓度,冰点降低,提高抗寒抗冻能力,D正确。
故选D。
5.安庆特产“怀宁贡糕”,细腻软糯,入口即化,主要原料有糯米、芝麻油和白砂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换用0.3g/mL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所得结果不同,细胞不能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
故选B。
10.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浓度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 数量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而氧浓度与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有关,所以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与细胞内的氧浓度无关,A错误;
故选A。
4.“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身死,翻教菜心甜”是一首描写白菜的诗。研究表明,“霜打”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凝固点降低。下列关于此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现象说明白菜不适应低温环境
B.细胞内的结合水减少,抗寒能力增强
C.细胞内的自由水增多,细胞代谢旺盛
D.多糖的水解,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
B.施莱登和施旺总结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C.打破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之间横亘已久的壁垒
D.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导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详解】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O点时开始吸收乙二醇溶液,A错误;
B、OP段,质壁分离程度加大,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质的紫色变深,P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基本相等,B正确;
C、PM段,质壁分离复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M点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水分子进出的速率相同,C错误;
故选C。
11.酶的专一性决定于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分,即活性部位或活性中心的精确结构。关于酶的活性中心和底物结合的机理,有“钥匙锁模型”和“诱导契合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两个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促反应需要加热,且给予活化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霜打”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抗寒抗冻能力增强,这是白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
故选A。
2.如图为用序号和箭头表示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麦田中所有的杂草属于⑥代表的的结构层次
B.微生物只具有个体和⑤⑥⑦⑧五个结构层次
C.一只羊具有个体和①②③④五个结构层次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一个结构层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④细胞、③组织、②器官、①系统、个体、⑤种群、⑥群落、⑦生态系统和⑧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备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B、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而与运载物质无关,B错误;
C、由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所以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C正确;
D、由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所以其运输速度的饱和值大小主要取决于相应载体的数量,而不是由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决定,D错误。
B.Exovirus结构简单,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Exovirus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Exovirus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是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RNA流向RNA和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多糖必须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A正确;
A.“贡糕”中富含植物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B.芝麻油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
C.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D.与人体细胞相比,糯米中特有的糖是核糖、纤维素和淀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5、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科学家通过理性思维与科学实验的结合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
B、电子显微镜的使用让罗伯特森对细胞膜结构有了新的认识,B错误;
【详解】A、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
B、魏尔肖提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B错误;
CD、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打破了动植物学之间横亘的壁垒,CD错误。
A.流动镶嵌模型的建立依赖于理性思维与科学实验的结合
B.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让罗伯特森对细胞膜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C.用同位素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证实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欧文顿通过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芝麻油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B错误;
C、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为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
D、与人体细胞相比,糯米中特有的糖是纤维素和淀粉,核糖是组成RNA的五碳糖,人体细胞中也有,D错误。
故选A。
6.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