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九上·赫章期末)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骈进(pián)陨落(shǔn)阴晦(huì)孜孜不倦(zī)
B . 狡黠(jié)诓骗(kuānɡ)扶掖(yè)面面相觑(qù)
C . 嗤笑(chī)栈桥(zhàn)恣睢(suī)强聒不舍(ɡuā)
D . 汲取(jí)诘难(jié)亵渎(dú)咬文嚼字(jiáo)
2. (2分)选出下列释义有误的一项()
A . 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伟岸:伟大、雄伟
B . 奇崛:奇特突出枯瘠:贫乏
C .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避易:退避
D . 潜溢:暗暗地流出来妙幻:奇妙的幻想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 第六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

C .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 . 5月21日,临沂厉家寨樱桃节大山景区登山活动如期举行。

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4. (2分)(2017·濮阳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

①河南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对于那些研究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河南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

②又有“中原”“中州”之称。

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河南也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推出了以历史为载体的旅游活动。

④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产资源、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A . ④②③①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④①②
5. (2分)(2019·广安)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 . 《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 .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

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 .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

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二、古诗文默写。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6九上·常熟期末)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

( ________《凉州词》)
②求之不得,________。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
③________,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④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晏殊《________》)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________。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复行数十步, 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44分)
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
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B . 竟不可得(竟然)
C . 凡河中失石(大凡,凡是)
D . 如其言(依照)
(2)翻译下列句子。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
8. (22分)(2020·河北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出卧室,走到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

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

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是的,不止一次。

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我们家姐妹五人,在那个困难年代出生的人,都品尝过生活的艰难。

春节前的母亲是最忙碌的。

一进腊月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⑤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

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

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

”她没有抬头。

“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

”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年年如此。

⑥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

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

⑦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

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

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

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

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

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⑧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

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

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

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

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

”他没有看我。

“没咋,那咋不睡?”我又
问。

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

”“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

“多了。

”他说。

“多了,那好呀!”我说。

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⑨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

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一定会受人尊重,更不会步入歧途。

⑩1982年,我上了高中。

虽然那时学校有了电灯,但晚上是要定时关灯的。

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

我也不例外。

上了三年高中,如果说有几件东西是不能离开的,那么,这盏小油灯就是其中之一。

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

当笔中的墨水冻得不能写字时,是这盏灯帮我融化。

瑏瑡“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

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我觉得,多读点书,心里会点亮一盏灯,因为这盏灯,人的心里会少了阴暗多了光明,少了计较多了宽容,少了忌恨多了悲悯,少了浮躁多了深沉……也许这是我相思灯的又一缘由。

(选文有改动)
(1)阅读文章② ~⑩段,按时间顺序概括补充出“我”经历“灯”的主要过程。

一盏煤油灯→________→安装电灯→________
(2)第③段的作用是什么?
(3)你对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怎么理解的?
(4)从选文来看,父亲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5)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9. (10分) (2017九上·青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①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经过一个民宿群,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跌宕起伏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

③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替换原有的玻璃墙面,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

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

④外围原本平直的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这座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⑤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diāo细zhuó”: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

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

⑥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⑦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80多座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

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

接待中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

通过接待中心连接两翼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以“乌镇”为名,可容纳3000人。

另外还有18个会议室,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枕水、雨读、慈云、垄行……
⑧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

所以,这里密集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⑨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

走近看,5.1万根不锈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以三层、五层重叠的方式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

⑩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
(选自《浙江日报》,有改动)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diāo zhuó
精________细________
(2)第③段的“藏”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对⑦⑧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第⑦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B . “3000”是以准确的数字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
C . 举几个会议室名称为例说明了会议中心的“乌镇气质”
D . 与人民大会堂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建筑体量之大
(4)有人觉得第⑥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四、名著导读。

(共2题;共11分)
10. (4分)名著填空。

①《绿色蝈蝈》是________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

②《伊索寓言》往往以短小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

其中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的故事是________。

(请写出篇名)
③《________》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④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________》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11. (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

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

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

(a)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

”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

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

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

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b)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

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

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

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出自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这部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B . 选文描写的是武松醉打蒋门神的著名故事,故事的起因是施恩的快活林被蒋门神夺走,武松得知此事后要为施恩报仇。

C . 《水浒》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斗杀西门庆” 这些事迹而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D . 武松醉打蒋门神后被其陷害,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除恶蜈蚣岭,一步步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2)结合选文中a、b两处划线的语句,具体分析“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五、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七下·西城期末)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父亲像一叶小舟,无怨无悔,载着儿子从人生的一个阶段划向成长的另一个阶段;老王像一棵枯树,外表粗拙,历经苦难,始终保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也许你身边的某个人也会让你想起暖阳、明月、小草、雄鹰……
请将“他(她)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请以“在祖国百年华诞的那一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②字数500—800。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古诗文默写。

(共1题;共10分)
6-1、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44分)
7-1、
7-2、
7-3、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四、名著导读。

(共2题;共11分)
10-1、
11-1、
11-2、
五、写作题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