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一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一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提高对宫内感染的
认识。
方法:选取一例新生儿宫内感染患儿,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新生儿患宫内感染性肺炎,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关键词】新生儿;宫内感染;肺炎新生儿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或
母婴传播性疾病,其在我国发生率约为10%[1]。
近年来,我国对优生优育
工作愈加重视,宫内感染对胎儿以及新生儿造成的严重影响在临床上也受到了越
来越多的重视。
现对在某医院收治的一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确诊病例进行分析,
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医院在2015年5月2
日收治的一例患儿,该患儿为早产儿,1周,体重1854g,未见畸形。
患儿
符合新生儿宫内感染的诊断标准[2]。
临床表现为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口吐
白沫、吃奶后青紫,出现呼吸暂停,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肺气肿、两肺纹理增多、点片状阴影。
调查显示,其母亲在妊娠后期曾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上呼吸
道感染,羊膜早破。
1.2宫内感染诊断方法根据母亲的病原菌感染及携带情况,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测结果,同时对该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判定患儿的
感染类型。
该母亲妊娠期间曾患上呼吸道感染,怀疑患儿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3病原学检测1.3.1标本采集住院次日(喂奶前)采集标本,将一次性
无菌痰培养管一端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接,戴无菌手套后,将另一端从患儿的鼻孔
插到咽喉处,用负压吸引取出足量(1至2mL)的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无菌状
态将样品迅速送检,进行细菌学检测、病毒学检验。
1.3.2细菌病原学检测
用5%羊血哥伦比亚琼脂平板以及巧克力平皿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临
床检出病原菌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进行细菌
病原学诊断及耐药分析。
阳性致病菌标准采用标准微生物学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培养,连续2次培养后,同一优势菌株为致病菌。
1.3.1病毒病原学检测(1)细胞涂片制备:用巴氏吸管反复吹打黏液后,2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弃去,沉淀物用洗涤液洗涤2次,再用适量PBS悬浮,然后点在
多孔的2张载玻片上,干燥后采用冷丙酮固定10min,.20℃保存[(2)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对上述细胞涂片标本进行间接免疫荧光筛查检测。
对
筛查阳性的标本再按照要求用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进行病毒分型确定实验。
2结
果2.1诊断结果根据母亲在妊娠后期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上呼吸道感染、羊
膜早破的病史,患儿出现皮肤苍白、口吐白沫、吃奶后青紫、出现呼吸暂停的临
床表现以及出生后24小时至72小时胸片的改变,以上三点可判断该患儿患新
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
母亲分娩前若患过感染性疾病,则病原体可经血行通过胎
盘屏障从而导致胎儿感染;母亲分娩前若发生胎膜早破,导致羊水污染,胎儿可
以吸入污染的羊水或分娩过程中吸入产道中的污染分泌物而引起该疾病。
2.2
病原学检测结果细菌学学检测阳性,进一步检测,发现该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标本
连续2次培养出大肠杆菌,即为大肠杆菌感染。
2.3治疗方法本病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抗感染。
可以根据病原体对相关药物
的敏感试验从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保证充足
的营养供应。
及时纠正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出现严重的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情况要积极抢救。
(1)供氧患儿出现紫绀,故进行供氧处理。
供氧时用湿化瓶将氧加温到31~33℃后供给。
(2)抗生素治疗选用氟喹诺酮及孢菌素类等药物治疗,如环丙沙星、左氧
氟沙星等。
(3)雾化吸入患儿出现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分泌物,
帮助分泌物排出。
(4)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液体喂奶时少量多次,以防止大量喂奶发生呕吐导
致吸入呼吸道。
因食欲差,故间断静脉补充高营养液。
(5)对症治疗3讨论宫内感染主要是通过胎盘传播,主要的病原体为病毒,常由母亲妊娠期间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导致病原体经血行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
引起胎儿心、肺、脑、肝等多系统多脏器。
研究发现,超过40%的早产与宫内
感染有关,并且胎龄越小,宫内感染发生的几率越高[3.5]。
宫内感染最容
易导致胎儿的脑损伤,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等严重发症,说明宫内感染对人类
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生人口的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
严重负担,应当并且已经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内宫内感
染性肺炎呈现为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妊娠后期后经胎盘染胎儿;其次,孕母阴道
内的细菌或病毒上行感染羊膜,导致羊膜绒毛膜炎,污染了羊水,胎儿吸入了被
污染的羊水,从而发生感染性肺炎。
据报道,羊膜早破若超过72小时,羊膜炎
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但是也是
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统计,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病死率大
约为5%至20%。
*
新生儿肺炎可由支原体或原虫和各种细菌、病毒等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引起,
可能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和产后,分别称为产前、产时和产后感染性肺炎因此,感染性肺炎通常为宫内全身感染的一部分,疾病严重的程度与宫内感染时间
有关。
孕母细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支原体或原虫(弓形虫)等感染也
可能经胎盘而感染胎儿,但较少见。
对此病例研究显示,其母亲在妊娠后期曾患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上呼吸道感染,羊膜早破,此与文献所报道的宫内肺炎是通
行传播或吸入被污染的羊水而致病的机理相符[6]。
为此,笔者建议,将生殖
感染列入到婚前检查内容中;育龄期的夫妇妊娠前应当进行生殖道感染以及全身
感染筛查,发现感染后应及时治疗;将宫内感染筛查列入妊娠的早期保健内容中,如发现宫内感染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得治疗措施,必要时可选择终止妊娠,从而达
到减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
参考文献[1]陈同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流行现状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19(4):206.[2]高美
凤.高危妊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