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2018下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1.D 2.D 3.A 4.A 5.C 6.B 7.B
8.(1)示例:①雾霾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②重庆市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
(2)示例:①绿色出行,提倡坐公交、骑车或步行。
②节假日不燃放烟花爆竹。
③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3)示例:老爷爷,您好!您知道吗,焚烧秸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再说,我市正在创建省级生态城市,您焚烧秸秆,还会影响我市的创建工作。
请您不要烧,好吗?
二、(一)、 9、(1)枳花明驿墙。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到乡翻似烂柯人。
(4)肯将衰朽惜残年。
(5)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10.(4分)(1)命名(2)聚拢(3)背(4)摆(每小题1分)
11.(4分)(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或“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或“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
”)(每小题2分,其中每分句1分)12.(3分)D(作者思想并非“极度消沉”)
13.(4分)可适当发挥想象,合理即可。
示例: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
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1分)
14.(4分)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4分。
)
15.(4分)(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答到其中两点即得2分)(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答到一点得2分。
)
16.(5分)(1)委婉含蓄,(1分)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
(1分)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1分)(2)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
(1分)
17.(4分)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2分)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2分)
18.(4分)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2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分)
(二)(19分)
19.(4分)指抗坏血酸。
(2分)抗坏血酸就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1分)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保护体内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1分)
20.(4分)(1)直接被氧化,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2分)(2)促进亚硝酸盐与肌红蛋白反应,加快“发色”过程。
(2分)
21.(4分)(1)“可能”表不确定性,说明了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时,才有致癌的风险。
(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分)
(2)“败家”运用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抗坏血酸很容易被氧化,从而生成一种物质——脱氢抗坏血酸。
(1分)
22.(3分)举例子,(1分)具体地说明了抗坏血酸作为食品添加剂运用广、作用大。
(2分)
23.(4分)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害,有的食品添加剂有营养价值,有的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风味、口感,增加视频稳定性,不必谈“剂”色变。
(2分)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
(2分)(如果答成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不给分)
四、作文;参考中考作文标准。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2.(1)明朗润泽(2)比喻姿态优美(3)(天空)晴朗无云
4C
5.(1)触觉(2)视觉(3)嗅觉(4)听觉
9.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意思是: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很温软。
10.比喻排比11.(1)春风图(2)春雨图(3)迎春图
12后悔寻春(责怪自己)(1分)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 (1分,意近即可)
13①“飞”是“轻盈的飞翔”的意思,(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1分)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1分)
14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等。
15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16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寒冷的季节里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并联想到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有放眼未来,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
(2分)
【解析】(1)此题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答题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如此答:后悔寻春(责怪自己),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答案意近即可)考点:人物的情感。
(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
①答题时要注意从字词本身的意思、特点去思考,体会作者的字词里蕴含的感情。
示例:“飞”是“轻盈的飞翔”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
解题时要把握文段内容表达的意思,文中提到的“阴霾、霜雪”好比是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只要心里有“春天”就往前走,那么“春天”就好比是目标、希望、理想等。
按照此思路去解题,故答案可以是: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考点: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4)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读懂内容,把握情感。
作者去寻春,但“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作者知道“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
春天必在那里。
”示例: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意思接近即可)
考点:作品内容和主题。
(5)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但答案脉络要清晰。
答题时要从作者眼前看见的,联系作者想到的。
示例: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寒冷的季节里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联想到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有放眼未来,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
考点: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