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的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指标评价考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目标多元性,从多 个侧面来考察企业的业绩和管理者的贡献,更加综合 地反映经营业绩。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
内部指标是指来自企业内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企业的 财务指标,也包括一些涉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技术 和人员方面的非财务指标。外部指标主要是指外部利 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反映和评价,包括投资者对企业的 反映,对上市公司而言,主要是指股票价格,另外还 有顾客满意度,社会的反映等。这两类指标各有优劣, 内部指标尤其是财务指标数量众多,既有绝对指标又 有相对指标,运用得当的话,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 经营业绩,但是内部指标存在着被操纵的可能性,在 信息的获得上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人有两种不同 的需要,即避免不愉快或不满意的需要和要求 个人发展或自我实现的需要。
激励理论是设计激励方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必须研究如何把物 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巧妙地结合起来,从 而使采取的各项激励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和实效性,从而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理论基础, 也是研究管理者业绩评价问题的基础,正是由于现 代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才使得对企业管理者 进行业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 制变得十分必要。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中,委托代理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委托人与代理人订立或明 或暗的契约,授予代理人某些管理决策权并代表其 从事某种经营活动。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契 约是不完全的,必须依赖于代理人的“道德自律”, 而这是一种风险,因为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 身效用时可能作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这种风险 被称作“道德风险”。
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相比更为客观,它反 映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不易 受到内部人员的控制,但缺陷是外部的 利益相关者不能完全了解企业的实际情 况,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3、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指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 的指标,传统的业绩评价大多使用财务指标,用财 务指标来评价业绩简单明了,但是仅用财务指标来 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存在以下缺陷:(1)财务指标 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 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2)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 过分注重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使得企业管 理当局采用各种方法操纵利润。(3)财务指标主 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不包含大多数影响企业长期 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
第九章 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 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 管理会计一直把业绩评价问题作为内部管理控制
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管理会计中, 只有责任会计在责任预算的编制和责任报告中 才对此有一些说明,却不清晰和系统。随着管 理理论(如委托代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 的发展,管理会计必须将业绩评价的理论研究 和实务推进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进行进一步的 研究,以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务。
在设计企业管理者业绩评价指标时,必须遵循以下原 则:(1)指标的选择必须具有促使企业的管理者关 注企业目标,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2)指标的 选择必须容易从企业的公开资料中获得;(3)指标 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各指标之间在涵盖的经济内 容上不重复,在解释功能上要互相配合;(4)指标 的选择必须简便易行,指标的数量不能太多,指标 的含义要准确。这几个原则中,第一个原则是最重 要的。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 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 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 行为目标。而激励作为人的一种内心活动,起 着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的作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 等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管理层存在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偷 懒行为,即管理者所付出的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 二是机会主义,即管理者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 己而不是所有者的利益,也就是说其努力是负方向 的。之所以产生道德风险,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管理者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来逃避监督,追求自身 利益的最大化目标。二是由于不同行为者(或所有 者或上级管理者或相关管理者)行为目的性的不一 致性,即它们在企业这一资源的利用上是为了实现 自己的目标。为了解决企业委托代理中存在的上述 问题,需要对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并以之为基础 建立激励机制,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 励管理者既为自己也为所有者(或企业)谋取最大 利益。
(二)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有以下几点值得研究:
1、单指标与多指标
单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点是:(1)若选用适当,单 指标能够反映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成绩;(2)简化评 价过程,并且易于理解;(3)易操作,避免多项指 标转换成最后单一业绩指标时的主观判断。在国外, 投资报酬率(ROI)是最常用的单一业绩评价指标, 而我国上市公司则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单一业绩评价 指标。单一指标评价的缺陷是明显的,“你评价什么, 他做什么”,使得管理者目标仅局限于提高所评价的 指标,而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规划。
第二节 业绩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业绩评价系统的核 心部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构建 是由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决定的,企业 管理者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能体现 管理者的自身能力和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业绩评价指标
(一)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是 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之间、 不同方面的管理者之间同样也是一种委托-代理 关系。股东作为资本所有者是委托人,经理层 作为管理者是代理人;高级管理层是委托人, 较低级别的管理层是代理人。如果把委托人与 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用契约予以约束的话, 那么在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 系和影响的契约网络。这种契约关系能否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契约订立、履行、监 督和奖罚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