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
1. (2分)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 . 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C . 反应中每消耗1molO2转移2mol电子
D . 过氧化钠与氧化钠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
2. (2分) (2019高二上·宜丰期末) 可逆反应mA(s)+nB(g) 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φ(C)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的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 . 达到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为n>e+f
D .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 (2分)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②H2(g)+O2(g)===H2O(l) ΔH2=-285.8 kJ/mol
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3=-870.3 kJ/mol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 . ΔH =+244.1 kJ/mol
B . ΔH =-488.3 kJ/mol
C . ΔH =-996.6 kJ/mol
D . ΔH =+996.6 kJ/mol
4. (2分) (2019高二上·福州期中) 把一定量的X气体和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5min达到平衡状态,消耗Y为,这段时间用W表示的平均速率为,则n的值()
A . 1
B . 2
C . 3
D . 4
5. (2分) (2016高二上·望江期中) 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A . 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 . 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 . 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 . Cu与浓硫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6. (2分)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A . 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 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 .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 . 合成氨工业使用高压以提高氨的产量
7. (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生成H2的速率不变
B .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H2的速率
C .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 . 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 .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 ,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C . 电离平衡常数(K)只与弱电解质本身有关,与其它外部因素无关
D . 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H+)+c(Na+)=c(OH﹣)+c(HS﹣)+c(S2﹣)
9. (2分)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其表达式为。
室温下,实验室里用0.1 mol·L-1 的盐酸滴定10 mL 0.1 mol·L-1 M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OH为强碱
B . C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等于10 mL
C . 若B点加入的盐酸体积为5 mL,所得溶液中:c(M+)+2c(H+)=c(MOH)+2c(OH-)
D . 滴定过程中从A点到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
10. (2分)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 NH4+、Ba2+、OH﹣、CO32﹣
B . Cl﹣、SO32﹣、Fe2+、H+
C . K+、Mg2+、SO42﹣、Cl﹣
D . Na+、H+、NO3﹣、HCO3﹣
11. (2分)金属铝分别和O2、O3发生反应生成Al2O3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l(s)与O3(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O3(g)=Al2O3(s) ΔH =-1559.5 kJ·mol-1
B . 等质量的O2比O3的能量低
C . 1 mol O2完全转化为O3 ,需吸收142 kJ的热量
D . 给3O2(g) 2O3(g)的平衡体系加热,有利于O3的生成
12. (2分)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B . 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就静止不动了
D .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13. (2分)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达到化学平衡时,NH3(g)、O2(g) NO(g)、H2O(g)的浓度比为4:5:4:6
D .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14. (2分)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 O2(g)═4CO2(g)+5H2O(l)△H=﹣2 878kJ•mol﹣1
②C4H10(g)+ O2(g)═4CO2(g)+5H2O(g)△H=﹣2 658kJ•mol﹣1
③C4H10(g)+ O2(g)═4CO(g)+5H2O(l)△H=﹣1 746kJ•mol﹣1
④C4H10(g)+ O2(g)═4C O(g)+5H2O(g)△H=﹣1 526kJ•mol﹣1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 . △H=﹣2 878 kJ•mol﹣1
B . △H=﹣2 658 kJ•mol﹣1
C . △H=﹣1 746 kJ•mol﹣1
D . △H=﹣1 526 kJ•mol﹣1
15. (2分) (2017高二上·荆州期末) 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n(H2O)/n(CH4)=Z,在恒压下,平衡时φ(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焓变△H<0
B . 图中Z的大小为a<3<b
C . 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 =3
D . 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16. (2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期中) 已知反应:CO2(g)+H2(g) CO(g)+H2O(g) ΔH>0 某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1,在该条件下,向某体积恒定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g)和H2(g),反应到1min时,测得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依次为:c(CO2)=1mol/L,c(H2)=1mol/L,c(CO)=0.5mol/L,c(H2O)=0.5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min时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 . 反应从开始到1min内的平均速率V(CO)=1mol/L.min
C . 1min时降低温度,反应逆向进行
D . 1min时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17. (2分)将一定体积的SO3(g)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并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相同体积的SO3(g),达到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下列值减小的是()
A .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 . SO3(g)的转化率
C .
D .
18. (2分)下列化学反应△H最小的是()
A . NaOH(aq)+ H2SO4(aq)═ Na2SO4(aq)+H2O(l);△H1
B . NaOH(aq)+ H2SO4(浓)═ Na2SO4(aq)+H2O(l);△H4
C . NaOH(aq)+HCl(aq)═NaCl(aq )+H2O(l);△H2
D . CH3COOH(aq)+NaOH(aq)═CH3COONa (aq )+H2O(l);△H3
19.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A2(g)+3B2(g)⇌2AB3(g)的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如图所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反应速率:a>b>c
B . 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大小:b>a>c
C . 若T2>T1 .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达到平衡时,n( AB3)的大小:b>a>c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4分)
20. (7分)(2018·海南) 过氧化氢(H2O2)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绿色化学合成、医疗消毒等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H2(g)+ O2(g)=H20(1) △H1=-286kJ·mol-1
H2(g)+ O2(g)=H2O2(l) △H2=-188 kJ·mol-1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2H2O2(l)=2H2O(l)+O2(g)的△H=________kJ·mol-1。
不同温度下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313K________K298K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00℃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纯过氧化氢24h的分解率见下表:
离子加入量/(mg·L-1)分解率/%离子加入量/(mg·L-1)分解率/%
无__2Fe3+ 1.O15
Al3+102Cu2+O.186
Zn2+1010Cr3+0.196由上表数据可知,能使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活化能降低最多的离子是________。
贮运过氧化氢时,可选用的容器材质为________(填标号)。
A.不锈钢 B.纯铝 C.黄铜 D.铸铁
(3)过氧化氢的Ka1=2.24×10-12 , H2O2的酸性________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研究表明,过氧化氢溶液中HO2-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
常温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率与pH求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pH增大分解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相同pH下,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分解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_。
21. (10分)(2018·内江模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SO2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①NO2+CO CO2+N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下同),每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NO2CO CO2NO
812kJ1076kJ1490kJ632kJ
②N2(g)+O2(g) 2NO(g) △H=+179.5kJ/mol K2
③2NO(g)+O2(g) 2NO2(g) △H=-112.3kJ/mol K3
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
K2、K3表示)。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 与足量的碳,让其发生反应: C(s)+ CO2(g) 2CO(g) △H>0。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T℃时,在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气体,v(正)________v(逆)(填“>”“<”或“="),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下同);若充入等体积的CO2 和CO,平衡________移动。
②CO体积分数为40%时,CO2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Kp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925℃时,Kp=________(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3)直接排放含SO2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可用NaOH吸收,所得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是0.1mol/LNaOH 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 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___。
22. (10分) (2016高二上·遵义期中) 某一元弱酸(用H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A⇌H++A﹣,回答下列问题:
(1)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A固体,以上平衡将向________(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________.(2)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Cl溶液,以上平衡将向________(填“正”、“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c (A﹣)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c(O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已知室温时,0.1mol•L﹣1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 0.1% 发生电离,回答下列各问题:
①该溶液的pH=________.
②HA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升高温度时,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倍.
23. (7分)(2020·榆林模拟) 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包含 NO2 和 NO I.
(1)用 CH4 催化还原 NO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a.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 -574kJ/mol
b.CH4(g)+4NO(g)=2N2(g)+CO2(g)+2H2O(g) ∆H2= -1160kJ/mol
①这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
②有利于提高 NOx 的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至少答一条)。
③在相同条件下,CH4(g)+2NO2(g)=N2(g)+2H2O(g)+CO2(g) ∆H2=________kJ/mol
(2)为了提高 CH4 和 NO 转化为 N2 的产率,种学家寻找了一种新型的催化剂。
将 CH4 和 NO 按一定比例、一定流速通过装有上述新型催化剂的反应器中,测得 N2 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OA 段 N2 产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
AB 段 N2 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3) N2 的产率与,由图可知最佳约为________
II.有人利用反应 2C(s)+2NO2(g) N2(g)+2CO2(g) ΔH=-64.2kJ/mol 对 NO2 进行吸附。
在T℃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 C 和一定量的 NO2 气体,图为不同压强下上述反应经过相同时间,NO2的转化率随着压强变化的示意图。
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 Kp);在T℃、 1100KPa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p=________ (计算表达式表示);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34分)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22-1、
22-2、22-3、23-1、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