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新文化运动杨增荣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 1、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 人物、性质、旗帜、内容、意义。(重难 点)
• 2、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 运动,从而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
• 3、感悟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 的时代价值。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 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 用,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 感。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晦涩难懂的文言
提倡者: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 始标志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任务三、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后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宣传马克思主 义的论著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 康、梁、孙等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陈、李、 鲁、胡等
作业
• 请写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 及代表作、口号、评价
史海泛舟
请你选择:
1.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
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C))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
时间: 1915---1919年
新 目的:检讨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救亡图存 文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化 阵地: 《新青年》 运 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动
内容 前期: 后期:
地位和作用: P47第二段(大字)
中国的近代化是如何起步?
洋务运动
(技术)器物 洋务派
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胡适④鲁迅⑤孙中山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3.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面旗帜是 (c)
A.自由和平等
B.民权和民生
C.民主和科学
D.新道德和新文学
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B )
A、人文主义
Bபைடு நூலகம்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5、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
• 7、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 对的好。 ——毛泽东
任务四、评说新文化运动:
性质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
积 科学两面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
极 想展开彻底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
影 响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条件。
局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 限 绝对否定 性
任务一、探源新文化运动背景:
1、袁世凯卖国求荣,接受日本的“二十一 条”,更是逆潮流而动,公然称帝
2、北洋军阀混战,人们怀疑和失望情绪一天 天增长
3、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检讨中国传统,引 进新思想为主要目标的新文化运动
任务二、感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
新 文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主要阵地
• 4、从1916年开始,仅用短短4年的时间,在学校以白话文代替文 言文的改革已基本完成……。——《中国史话》
• 5、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北洋军阀 政府的卖国行径,掀起“五四爱国运动”。
• 6、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国学大师钱玄同甚至提出废除 汉字汉语,要农村的老头老太太见面说,“How are you .”
义的是 (C)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6、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化 运 旗 帜: 民主和科学
动
前 期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的
概 况
内容:
三个提倡 三个反对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民主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 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新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文
化
运 动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的
主
要 内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读材料,评说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 1、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成为以后十几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两 个词
• 2、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 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 蔑和戏侮的态度。这个名词就是“科学”——胡适
• 3、女子解放、女子学校、婚姻、自主……,逃婚成为当时一种时 尚……,人们穿起了高跟鞋、丝袜……。——《中国史话》
• 1、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 人物、性质、旗帜、内容、意义。(重难 点)
• 2、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 运动,从而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
• 3、感悟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 的时代价值。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 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 用,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 感。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晦涩难懂的文言
提倡者: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 始标志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任务三、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后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宣传马克思主 义的论著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 康、梁、孙等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陈、李、 鲁、胡等
作业
• 请写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 及代表作、口号、评价
史海泛舟
请你选择:
1.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
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C))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
时间: 1915---1919年
新 目的:检讨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救亡图存 文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化 阵地: 《新青年》 运 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动
内容 前期: 后期:
地位和作用: P47第二段(大字)
中国的近代化是如何起步?
洋务运动
(技术)器物 洋务派
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胡适④鲁迅⑤孙中山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3.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面旗帜是 (c)
A.自由和平等
B.民权和民生
C.民主和科学
D.新道德和新文学
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 (B )
A、人文主义
Bபைடு நூலகம்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民主和科学
5、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
• 7、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 对的好。 ——毛泽东
任务四、评说新文化运动:
性质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民主
积 科学两面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
极 想展开彻底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
影 响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
了条件。
局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 限 绝对否定 性
任务一、探源新文化运动背景:
1、袁世凯卖国求荣,接受日本的“二十一 条”,更是逆潮流而动,公然称帝
2、北洋军阀混战,人们怀疑和失望情绪一天 天增长
3、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以检讨中国传统,引 进新思想为主要目标的新文化运动
任务二、感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
新 文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主要阵地
• 4、从1916年开始,仅用短短4年的时间,在学校以白话文代替文 言文的改革已基本完成……。——《中国史话》
• 5、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北洋军阀 政府的卖国行径,掀起“五四爱国运动”。
• 6、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国学大师钱玄同甚至提出废除 汉字汉语,要农村的老头老太太见面说,“How are you .”
义的是 (C)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6、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
A、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 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化 运 旗 帜: 民主和科学
动
前 期
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的
概 况
内容:
三个提倡 三个反对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西方的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
民主
自然科学和看待 客观事物的科学 观点。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 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新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文
化
运 动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的
主
要 内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 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 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读材料,评说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 1、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成为以后十几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两 个词
• 2、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 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 蔑和戏侮的态度。这个名词就是“科学”——胡适
• 3、女子解放、女子学校、婚姻、自主……,逃婚成为当时一种时 尚……,人们穿起了高跟鞋、丝袜……。——《中国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