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施工作业危险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钻井施工作业危险源分析
摘要:在钻井作业中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控制、消除险情的措施。

钻井作业HSE风险削减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涉及到钻井施工过程中管理的各个方面,既需要有削减风险措施的保障体系,也需要各级领导的承诺和人、财、物的支持。

同时,当有多种措施可用时,应通
过综合经济分析来选择,使风险削减程度与风险削减过程的时间、难度和代价之间
达到一种平衡,即将风险降低到“合理实际并尽可能低” 的水平。

关键词:石油钻井;危险源;分析;对策
钻井施工危险源存在于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大,安全隐患比较多,要安全
顺利的进行施工作业,就必须对钻井施工作业存在的危险源和产生的危害进行具
体详细的分析,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环境的影响,提高生产管理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石油钻井施工的特点
1.1施工环境恶劣
石油钻探主要在户外作业,施工条件差。

石油开采是一个技术密集的工作,
钻井工程面临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过程包含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有安全
生产的要求。

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类型,技术水平较高。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种类
繁多。

此外,还有一些钻井管道,化学材料,水泥和混凝土等,杂乱摆放导致安
全事故很容易发生。

另外,钻井设备和一些大型交通设施作业在转移设备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设备碰撞,坠落甚至电击。

1.2高危项目多
钻井施工复杂,日常的立体交叉作业,高空作业和电力检修都属于高危项目,这些高危项目使得石油钻井在现场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

影响石油钻井安全的因
素通常难以把控,比如地质状况,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人为
因素也会造成安全影响。

石油钻井工程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需要一些更多的特种
设备,这也将对石油钻井产生安全影响。

1.3从业人员专业性差
许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业务素质较差,从业水平低,也给钻井施工的
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许多临时雇佣人员缺乏专业操作技能,没有经过专业的石油
钻探工作培训,安全意识,对突发情况的预防和处理意识能力比较差,对他们的
约束和管理难度较大。

钻井施工还包含较多的重体力劳动,容易造成疲劳施工,
这些人员因素都存在石油钻井施工风险。

2石油钻井施工作业危险源分析
钻井施工作业是一项包括人员、设备、协作配合、作业环境和作业信息的复
杂系统工程。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协作配合沟通信息不畅、作业
环境不安全因素、风险识别不及时、不到位,都是钻井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


对钻井施工的实际和作业特点,基于经验分析方法,结合本人工作经历,通过对
照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对钻井施工主要危险源做一分析。

2.1在工程设计方面。

工程设计不合理是钻井作业的危险源,在工程设计中,如果对前期收集的地质资料或邻井资料不准确,钻井作业过程中发生井下事故的
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前期探井以及预探井,只能依靠前期地震资料进行地
质设计和工程设计。

如果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发生井下复杂情况或工程事故,在处
理复杂情况或工程事故作业中就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

比如:设计预告不准确钻
遇高压油气层,就有可能导致井涌或者井喷,甚至导致井喷失控,井喷失控就有
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2.2在地面装备设施方面。

设备设施配套标准、安装的缺陷,设备运行的复杂性是钻井作业的危险源。

钻井设备设施露天布置、搬迁移动频繁,搬迁安装和运
行中的维修以及正常作业时,时常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和井下工程事故。

其中,主
要设备的机械状况、井控装备的配备等级、高压管汇的承压能力以及井场的机械
动力源、电源和工业用火(火源)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都是引发钻井过程中事故
发生的影响因素,比如:在岗位员工操作和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长时间的排除,钻具在井下不能自由活动,可能会导致卡钻等工程技术事故的发生;登高作
业未配备防坠落器,可能会导致员工高空坠落;在用火作业时,未采取防范措施
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发生;在含有硫化氢区域未配备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防
护设备设施。

2.3在钻井施工物资材料方面。

钻井施工中的物资材料的使用也是钻井作业的危险源。

钻井施工现场处理钻井液需要用到钻井液添加剂,动力机运转需要用到
易燃易爆的柴油、润滑油,在完井测井声波测井过程中还会用到放射源。

这些物
质材料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源,如果存放和使用方法不当,作业人员不能够严格执
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引发环境污染和造成人员的
伤害,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

比如:在添加氢氧化钠过程中,防护不到位就有可
能造成皮肤灼伤等伤害;柴油等燃料使用不当,就有能发生火灾或爆炸。

2.4在环境影响方面。

钻井施工是露天作业,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作业现场会布置在高原、滩海、沙漠等极端恶劣的地方,季节性的雷电、飓风、
严寒、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使钻井作业面临较高的风险,如果在钻井作
业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这种风险,就会引发钻井的安全事故。

比如:在
滩海施工,潮汐以及风暴潮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在雷电、雨雪天气登高
作业容易造成高处坠落、雷击、触电等。

2.5在员工操作方面。

钻井施工作业工种多、劳动强度大、连续作业,作业过程中需要多人员、多工种协调、交叉作业,如果作业人员自身的技术不够熟练、
技能水平低、相互之间的协调不一致、作业人员的疏忽大意以及操作人员的侥幸
心理,都有可能威胁到钻井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比如:在搬迁吊装作业时,吊
装指挥信号不明确或未严格执行吊装信号,操作员工精力不集中,有可能造成人
身伤害。

2.6在协作配合沟通交流方面。

钻井施工作业是一项多工种、多部门、不同专业技术领域人员来共同完成,需要有效地信息传递和交流,如果钻井施工过程中
信息识别的不准确、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以及信息共享的不充分都会给钻井施工
作业,特别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比如:在录井过程
中发现井下异常,未及时与工程技术人员汇报,在钻台与泵房联系、钻台与二层
台联系时信号错误或不明确,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井下事故。

3 石油钻井施工作业危害控制措施
3.1在工程设计方面。

工程设计部门应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和邻井资料,认真分析研判,审慎做好钻井工程设计。

如存在由于目前技术水平、设备的限制,保证不了钻井作业在安全情况下进行,或钻井作业结果达不到地质设计的要求,
应尽早明确提出,以便地质部门修改地质要求或调整井位位置。

施工单位严格按
照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组织施工,严格执行HSE专篇要求。

3.2在地面装备设施方面。

井场布置应符合SY/T5466-2013《钻前工程及井场
布置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规定。

在设备配套方面,严格执行SY 5974-2014《钻
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

加大硬件配置,尽量满足
钻机设备配套标准要求,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保养设备,
确保设备本质安全化。

3.3在钻井施工物资材料方面。

采购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物资材料,严格检验程序。

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正
确佩戴和使用防护器具;按标准配备安全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以及消防器材,危险场所、危险设备设施按标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 结束语
石油钻井作业的风险分析和事故预防即是对风险进行辩识与评估,对这些风险
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形式、种类)、参数特征,估计其概率分布大小、风险率的大小、后果严重程度,以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并根据这些结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
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应。

参考文献
[1]谷凤贤,刘桂和,周金葵等.钻井作业[M].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09).
[2]李强.钻井作业硫化氢防护[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09).
[3]吴苏江.HSE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