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国旗下讲话_9月21日升旗仪式上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月21日国旗下讲话_9月21日升旗仪式上讲话9月21日国旗下讲话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经常性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的怎么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每一种答案和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随地吐痰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为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
再简单的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文明礼貌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那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人呢?归结起来,主要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遵文明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知道,良好的纪律是学好文化知识的保障。
因此,做文明的学生首先要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尊师爱友,自律自强;诚实守法,文明礼貌;遵守公德,爱护公物。
第二,行文明路。
你会走路吗?每个小朋友都会说:谁不会走路。
但我发觉不是每个人都会走路。
在学校走廊、教室不能奔跑;上下楼梯要靠右走;在马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马路……这才叫真正的会走路!
第三,讲文明话。
不讲粗话、脏话。
遇见老师要问好。
要学会多用“请”、“谢谢”、时不起”等敬语。
第四,做文明事。
其实,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在教室里,在马路上,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果皮、纸屑。
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喊大叫,不妨碍其他人学习、工作或休息,不在建筑物上或课桌椅上乱刻乱画。
对人友好,做到“与人为善,心中有他人”。
同学们,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留给记忆,明天将交给梦想,你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让我们珍惜今天这美好时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最后,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监督自己,使自己率先成为一个文明的阳光人吧!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9月21日国旗下讲话篇二
各位老师,全体同学:早晨好!
很高兴在这温煦的阳光里与大家共享今晨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进步的阶梯,习
惯成就未来。
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小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十大学习好习惯。
1、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
因此,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
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2、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在课上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
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3、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
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后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4、多思、善问的习惯。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
“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敢于质疑。
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
5、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6、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
7、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
作业写完后,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8、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
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9、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
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自己去完成。
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10、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
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要打破习惯养成的神秘感。
只要有意识地锻炼,我们每个人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势。
第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
我们同学更应在少年时期就制定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规划,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循序渐进地养成学习习惯,持续稳定地促进自身发展。
第四,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创造了条件。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同学们,就让我们去为好习惯的缆绳缠上恒心的索链吧。
当他牢不可破之时,让我们拉杆起航,成就生命的精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9月21日国旗下讲话篇三
同学们,老师们: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专注成为一种习惯
什么是专注呢?大家都听过大物理学家牛顿的一则小故事:有一天,牛顿请一个朋友吃饭。
朋友来了,牛顿还在实验室里工作。
朋友等了很长时间,肚子饿了,可还不见牛顿从实验室里出来,于是就自己到餐厅里把煮好的鸡吃了,然后离开了。
过了一会,牛顿出来了,他看到碗里有很多鸡骨头,不觉惊奇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
”于是,牛顿又回到了实验室工作。
这就是牛顿的专注,正是这种专注精神,使牛顿在科学的领域里建立了丰硕的成果。
古往今来,各行各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学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一样,但是成功者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专注!“专注”就是思想高度集中,“专注”就是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一起,让学习、工作的效率提到最高,把从事的事做到最好。
对我们同学学习而言,专注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课专注可以透彻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自习专注可以快速解题而且不容易犯错,早读专注可以熟读课
文,记住一连串的英语单词。
在周末或假期的自主学习中,专注一小时就会复习完一个章节的内容,专注学习一天,就会把一周遗留下来的学习问题全部弄懂。
不论对儿童、青少年学生还是成年人,专注都是成功的品质,有位心理学家说,看一个儿童有没有出息,上学前看他玩的是否专注,上学后看他听课是否专注,拥有了专注就可以拥抱成功。
一个学生拥有了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做作业的习惯,专心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成功是个必然,成绩好只是一种结果,日后还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他们并不缺乏聪明才智,但是他们就是缺乏专注的习惯,全神贯注听一堂课对他们来说是件难事,集中精神晚自习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煎熬,这样的学习状态哪可能成功!
专注一半是痴迷,一半是追求;让我们专注听课、专注学习,专注做事吧,把“专注”培养成自己的一种良好习惯,让成功离我们不再遥远。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