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外科治疗解读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外科治疗解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解读《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中有关外科治疗的部分,为肺癌的临床外科治疗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参考。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肺癌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手术方式与操作流程、术后处理与随访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肺癌外科治疗指导。
本文将以《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最新的肺癌外科治疗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对肺癌外科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热点问题,如肺癌的早期诊断、微创手术的应用、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等,以期为临床医生和肺癌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诊疗信息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期望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肺癌外科治疗的相关知识,提高肺癌外科治疗的水平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文的普及和传播,能够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为肺癌患者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未来。
二、《指南》概述《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是一部集结了国内外肺癌临床研究与治疗经验的权威文献,旨在为医生提供全面、科学、实用的临床指导。
本指南着重强调了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对肺癌的外科治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在概述部分,本指南首先明确了肺癌的定义、分类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指出了肺癌的高发性、致死性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接着,本指南回顾了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包括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适应症的拓宽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优化等方面。
本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倡构建包括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在内的多学科治疗团队,以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
本指南提出了肺癌外科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精准手术、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综合性治疗进展
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1月第15卷第1期67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综合性治疗进展王树军综述一、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cally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LANSCLC)是指已伴有纵隔淋巴结(N2)和锁骨上淋巴结(N3)转移、侵犯肺尖部和纵隔重要结构(T4),用现有的检查方法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8maucelllungcancer,NSCLC)。
侵犯纵隔重要结构是指侵犯心包、心脏、大血管、食管和隆凸的NSCLC。
按照国际抗癌联盟1997年国际肺癌分期标准,LANSCLC为ⅢA期和ⅢB期肺癌。
约占NSCLC的60%一70%,占全部肺癌的50%左右。
关于LANSCLC的分类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
周清华…从选择治疗方法的角度出发,把LANSCLC分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两大类;从治疗结果看,把LANSCLC分为“偶然性LANSCLC”、“边缘性LANSCLC”和“真性LANSCLC”3类。
“偶然性LANSCLC”(incidentallyLANSCLC)包括术前临床分期I、Ⅱ期,但术后病理检查才发现已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边缘性LANSCLC”(marginallyLANSCLC)是指影像学上有淋巴结肿大,术前临床诊断为mA期,以及肿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食管和隆凸的HIB期肺癌。
“真性LAN·SCLC”(reallyLANSCLC)是指通过剖胸探查术证实为广泛侵犯心脏大血管,已不能切除的肺癌。
由于其手术根治切除率低和术后远期效果差,传统上多被视为外科禁忌。
近20年来,随着高科技医疗设备的进步、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这类患者经严格选择,可以通过扩大手术范围完全切除肿瘤,同时根据具体需要和可能,辅以不同方式方法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从而获得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效果。
如何恰当的选择手术指证、手术方法、切除范围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关键。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胸壁 切除。⑤切 缘 阳性 的 Ⅱ期推 荐冉 次
手 术 , 他 任 何 原 因 无 法 再 次 手 术 的 患 其 者 , 荐术后化疗加放疗 。 推 Ⅲ期 N C 的 综 合 治 疗 : 取 综 合 SI C 采 治 疗 模 式 是 Ⅲ 期 N C 治 疗 的 最 件 选 SI C 择 。将 Ⅲ期 N C 为 可 切 除 和 不 可 切 SI C分 除 两 大 类 。 可 切 除 的 N C C 包 括 :1 SL ( ) TN 的 N C C患 者 , 选 手 术治 疗 , . SL 首 术 后 行 辅助 化疗 。() , 患 者 的 手 术 切 除 2N 期
行 肺 门 和纵 隔 各 绀 淋 巴结 ( 和 N N 淋 巴 结 ) 除 并 标 明 位 置 送 病 理 学 检 查 。 最 切
少 对 3个 纵 隔引 流 区 ( , ) N 站 的淋 巴 结 进 行 取 样 或 行 淋 巴 结 清 除 , 量保 证 淋 巴结 尽
整 块 切 除 。⑥ 术 中 依 次 处 理 肺 静 脉 、 动 肺 脉 , 后 处 理 支 气 管 。⑦ 袖 状 肺 叶 切 除 术 最 在 术 中快 速 病 理 检 查 保 证 切 缘 阴 性 的 情 况 下 , 可 能 行 保 留 更 多 肺 功 能 , 后 患 尽 术 者生 活 质 量 优 于 全 肺 切 除 术 患 者 。⑧ N C 全 性 切 除 术 后 6个 月 复 发 或 孤 SI C完
的看法 , 以外 科 手 术 为 辛的 综 合 治 疗 将 著 提 高 N C 科 治 疗疗 效 。 SI C外 逐 渐 取 代 单 纯 手 术 或 单 纯 化 疗 的方 法 , 能
适 于 手术 切 除 。部 分 病 例 叮 采 用 胸 腔 镜
胸 膜活检或胸膜同定术 。
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目前肺癌的手术切除率提高到80.4%-91.4%,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10%左右,手 术死亡率也下降至3%以下,术后5年生存 率达30%--40%,其中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 率达80%--85%。
影响肺癌术后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有:
1.肿瘤的大小与外侵 2.淋巴结转移情况 3.手术类型,是否为根治性切除 4.特别是病理类型和病理分期。 5.术后是否化疗和放疗 。
全肺。
▲T4 任何大小肿瘤直接侵犯以下部位 之一:
1. 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 管、椎体、隆突
2. 恶性胸水或心包积液, 3. 在原发肿瘤的同一肺叶伴有卫星病
灶。
★ N 区域淋巴结
♥ Nx 未确定区域性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 N0 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 N1 支气管旁和(或)同侧肺门淋巴 结
• 为达到这一目的,特将肺癌根治术分为 以下4个等级: ①根1(R1):原发癌和1站淋巴结切除 者; ②根2(R2):原发癌和1、2站淋巴结清 除者; ③根3(R3):原发癌和1、2、3站淋巴结 切除者;
④根4(R4):原发癌和1、2、3、4站淋巴 结切除者。应当指出的是, 上述4个等级的根治是指手术 清除淋巴结的范围,并不代 表根治术后的效果。
1.最大直径>3cm; 2.侵犯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 3.侵犯脏层胸膜;原发肿瘤扩展至肺门
区,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但未 达全肺。
▲T3 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侵犯以下列 部位之一:
1. 胸壁、膈肌、纵隔胸膜、壁层心 包或肿瘤侵犯主支气管。
2. 距隆突小于2cm,但未累及隆突。 3. 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范围达
★ 对部分伴有合并症的晚期患者,如 肿块压迫引起呼吸道梗阻,阻塞性肺炎, 肿瘤侵蚀引起出血,如身体一般情况允 许,应争取尽快手术,术后加以化疗或 放疗,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并发症,提 高晚期病例的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进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04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现代治疗的观点是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就nsclc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论述。
nsclc外科理论和观念的进展nsclc外科治疗的原则:根据2011年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中规定:对于nsclc外科治疗应遵守以下原则:①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均应当在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完成。
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②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健康肺组织。
③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主要适用于ⅰ期nsclc 患者。
④如患者状况允许,应当行解剖性肺切除术。
如状况不允许,则行局限性切除。
⑤完全性切除手术(r0手术)除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外,应当常规进行肺门和纵隔各组淋巴结(n1和n2淋巴结)切除并标明位置送病理学检查。
最少对3个纵隔引流区(n2站)的淋巴结进行取样或行淋巴结清除,尽量保证淋巴结整块切除。
⑥术中依次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最后处理支气管。
⑦袖状肺叶切除术在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尽可能行保留更多肺功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全肺切除术患者。
⑧nsclc完全性切除术后6个月复发或孤立性肺转移者,在排除肺外远处转移情况下,可行复发侧余肺切除或肺转移病灶切除。
⑨心肺功能等机体状况经评估无法接受手术的ⅰ期和ⅱ期的患者,可改行根治性放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药物治手术适应证:①ⅰ、ⅱ期和部分ⅲa期(t3n1~2m0t1~2n2m0;t4n0~1m0除)nsclc。
②经新辅助治疗(化疗或化疗加放疗)后有效的n2期nsclc。
③部分ⅲb期nsclc(t4n0~1m0)如能局部完全切除肿瘤。
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4.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适用于中央型肺癌, 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开口<2cm),即可行 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型术。多用于右肺及左肺上叶 肺癌,这样可以避免全肺切除。术中必须做术中 冰冻保证切缘阴性。 支气管和肺动脉袖状成型行中央型肺癌切除术: 主要是上叶中心型肺癌,尤其是在左上叶中心型 肺癌,除造成支气管腔的阻塞外,肿瘤外侵可直 接侵及肺动脉干。手术可行双成型术,先吻合支 气管,再吻合血管,肺动脉切除长度4-5cm为佳。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IIIb(T4任何NM0、任何TN3M0)的外科治疗 : 1.扩大上腔静脉切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是晚期肺癌最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多在3个月内死亡,放置血管内支 架或旁路术可减轻症状,但未去除肿瘤,患者多在短期内 死于转移或再狭窄。 手术方法:①. 以人工血管或大隐静脉等重建,一般控制在 30-40min内无严重并发症;②先架桥,然后连同病变及腔 静脉一并切除,以人工血管置换;③经右心房向无名静脉 内插入一根近端有侧孔的硅胶管,并在病变的远端分别阻 断,保证静脉血流,然后切除腔静脉壁上的病变并加以修 补。 2.扩大左心房切除:肺癌侵及心包或沿肺静脉平基底部左心 房汇合处均可侵及左心房,扩大左心房切除应在保证肿瘤 能彻底切除的情况下进行,且要注意不要超过左心房容积 的1/3,否则会影响血流动力学。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肺癌术后复发或第二次原发性肺癌的手术
治疗。 不管是复发还是再发,只要有根治性切除的 可能,无远处转移的临床证据,心肺功能 和全身状况许可,特别是临床分期较早的 患者,原则上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手术 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双叶切除术、支气 管成型术、补充性全肺切除术。
外科肺癌总结汇报材料范文
外科肺癌总结汇报材料范文外科肺癌总结汇报材料范文:1000字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医院的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关于外科肺癌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将对外科肺癌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接着重点讲解了目前外科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最后总结经验、分享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展望做出了一些思考。
一、外科肺癌的基本情况外科肺癌,是指肺组织中恶性肿瘤的一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
单纯手术切除治疗已成为外科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近年来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也在不断发展。
二、外科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技术1. 早期诊断技术:随着放射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外科肺癌的早期诊断有了更多的手段。
如高分辨CT(HRCT)和PET-CT乃至超微核磁共振(ultra-high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UHF-NMR)等检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早期肺癌的发现率。
2. 手术技术:目前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有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
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肺癌的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患者的首选,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3. 辅助治疗技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为外科肺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特别是免疫治疗,通过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肺癌的抗击能力,提高了治疗效果。
三、总结经验、分享进展1. 多学科团队协作:在外科肺癌治疗中,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外科医生、放疗医生、化疗医生以及护士、营养师等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2.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外科肺癌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只有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积极发展新技术:外科肺癌治疗中,积极发展新技术是关键。
不断引进和应用新的诊断技术、手术技术、治疗方式等,可以提高外科肺癌治疗的水平和效果。
肺癌外科临床研究的进展、问题和展望
与肺 癌联 合切除。M 忸 o 19 ) a Ⅲ (93 等报道 3倒在离 心泵支持下 完成 肺切除 、 人造血管 置换术 , 获长期生存 。 13 肺癌并发上腔静脉综合征 根治术 . 上腔静 脉 (V ) 累 , SC受 导致 S C梗 阻 , V 引起 一 系列 症 状 称 为 上 腔静 脉 阻 塞 综 合 征
4 %。周清华等(O0 报告 28 8 20 ) 4 侧肺 切除联 合受 累心 脏大血 管 切除 、 成形术治疗晚期肺 癌 , 全组 手术死 亡率 o4 , 、o 生 .% 5 1 年
病死 率 现 已 降 至 2 以下 , % 术
后 5年生 存率 达 3 % 一5% 。 0 0 术式 也 由全 肺 切 除 发 展 到 目
侧心房受 累患者 , 施行 了 双侧心房 、 房间 隔切 除和人 造材料 重
肺上沟瘤 又称 pr o t , 因该 作者于 13 aca 瘤 是 .s 9 2年首先 发现 报道而得名 , 特点是发 生在肺 尖部 上脊 肋 沟处 , 其 易侵 及 交感 神经节 、 丛 和椎 体发 生一 系 列相 关 症 状。过去 常 因 外侵 严 臂 重 、 以根 治而放弃手术 。近年 来采用术 前放疗 (0G ,0d , 难 3 y 1 )
期和 I期早期肺癌行 “ v , 、 期疗效 均 较满 意 , 近 远 患者大 多不用 体外 循 环。
D r vl (9 1报 告 2 at ee19 ) e l 2例 , 组术后 死亡 率 4 5 5年 生存 率 全 %,
作者单 位: 50 1 河北 医科大学第 匹医院 0 1 0 作者 筒介 : 杜喜群 ( 2 一) 男。教授 . , S . 1 9 主任 医师 原河北 医科大学 第 四医院院长, 河北 省肿 瘤所所 长。多年 来 从事胸 外科 、 部肿瘤 专 胸 业 。多年 来在省 级 以上期 刊 公开 发表 论 文百 杂篇 参 缩< 食瞥 外科 学) < 、 肿瘤学) 等专著 五部 , 该二 部书分别 获国家 出版 署全 国优秀 图书
肺癌的外科治疗现状
肺 癌 是 目前 最 常 见 的恶 性肿 瘤 ,其 病 死率 在 世 界上 居 第 1位 。随着 外科 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 ,手 术 已 经成 为 其 首选 的治 疗 方 法 。非 小 细 胞肺 癌 (NSCLC) 为肺 癌 的 主要 类 型 ,治疗 上 以 手术 为 主 。 由于小 细 胞肺 癌(SCLC)易 出现早 期转 移且 对 化疗 高度 敏感 的 原 因 .故 化疗 、放 疗 是其 主要 治疗 方法 。但 现在也 有 人认 为 。手 术 能 切 除原 发 灶 ,配 合 术 后 放 化 疗 可 以 降低 肿瘤 局部 复发 和 向远处 转移 的发 生率 。所 以现 在 的肺 癌 的治 疗强 调 多 学科 综 合 治疗 ,以期待 疗 效 不 断提高 。在 这里 分别 予 以阐述 。 l 诊 断
方 法在 不 断更 新 。微 创 外 科 技 术 已经逐 渐 应 用 于肺 癌 的 外科 诊 断 和 治 疗 。肺 癌 的外 科 治 疗从 最初 非 解剖 性 的肿 瘤 烧 灼切 除 .发 展 到 了全 肺 切 除 以及 肺 叶 、支 气 管袖 式肺 叶 、支 气 管 肺 动 脉 袖 式 肺 叶 切 除 、气 管 隆 突切 除 重 建 等 多种 术 式 。 该文 对 肺 癌 外 科 诊 断 和 治 疗领 域 的 最新 进 展 进 行 综 述 。 【关 键 词 】 肺 癌 外科 手 术 微 创 技 术
外科 治 疗原 则 仍是 争 取 及早 择期 手 术 ,对 中 、 晚 期肺 癌 病 例 ,可先 行 化疗 或放 疗 ,待 肿 瘤 病 灶缩 小后 再择 期手术 ,或 是先 做 手术 ,再 化疗 或放 疗 。对 部 分伴 有合 并 症 的 晚期 病人 ,例如 肿瘤 压 迫 引起 呼 吸道梗 阻 、阻 塞性 肺 炎 ,肿瘤 侵 蚀 引起 出 血 ,如身 体 一 般 情况 允 许 ,应 争取 择 期 手术 ,术 后 加 化 疗 或 放 疗 .减 少 合 并 症 及 局部 复 发 ,提 高 晚期 病 人 的生 活 质 量 .但 不能 延长 术 后生 存期 。 由于外 科 技术 的改 进 .积 极 开展 心包 内处理 肺 静 脉 、心房 部 分切 除 ,上 腔 静脉 修 补 、搭桥 和 移植 、心房 部 分切 除 、袖式 肺 切 除支气 管 成形 及 隆 突切 除重 建 等 高难 度 手术操 作 , 还 由于对 老年 病 人术 后 监护 系 统 的完 善 ,使肺 癌 切 除率提 高 到 8O%~94% ,并 发症 发 生 率 降至 10%左 右 。手术 病 死率 也 下 降至 3%以下 ,术 后 5年 生存 率 达 30%~40%。 2.1 手术适应证 ① 临床分期为 I、Ⅱ及 ⅢA的肺 癌。T级不 大 于 3,肿 瘤 仅侵 及 膈 、心包 、胸膜 、胸 壁 及 接 近 隆 突 ;淋 巴结 上 限 为 N:,仅 同侧 纵 隔 内有 淋
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10 0 例行 V T 肺叶切除 患者 的临床疗效 , .%术后无 合 AS 8 7 4
并症 发生 , 中需要输血者 占4 1 , 口复发率 0 5 % ; 术 .% 切 .7 需 中转开胸 者仅 2 5 。表明 V T 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 .% A S
叶裂生长患者 ; 后者主要适用 于中叶或下 叶的 中央 型肺 癌 ,
是相对彻底清除全部癌组织 , 在远处无转移情况下达到 临床
用力呼气肺活量预 测值 >1L者。最典 型的手 术是 支气 管
袖状肺 叶切除术 。值得注意 的是 , 中行支气管袖状肺 叶切 术
除时 , 由于技术或吻合 的原因 , 可能变为全肺切除术 , 此时 手
术并发症 和死亡危险大大 提高。因袖式肺 叶切除是 完整 切 除肿瘤及 清扫淋 巴结 , 不及全肺 切除术干净彻 底 , 故不 能常 规替代肺功能良好患者的全肺 切除术 。 2 15 肺段切除术 .。 此术式适用于 心肺功 能较差 、 病变 位 于肺周 、 病灶较小局 限于某一肺段的肺癌患者。肺段 切除术 治疗肺 癌的疗效分两种情况 , 一是作为因肺 功能不允许 行肺 叶切除术时的妥协性 手术 , 二是作 为 T N 肺 癌的计划 性 。: 。
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计 划系统计算 放射粒子 在病灶 内
的分布 , 是一个 理想化 的分布模 式 , 但在 实际操作 中难 以实
现, 尤其是在肺癌治疗 中 , 由于有肋骨 的遮挡和肺 呼吸移动
的影响 , 穿刺点 的选定 常受到 限制 , 故实 际植 入 的粒子与理 想的分布模式存在一定差距。另外 , 中有坏死液化 的患 肿瘤
外科手术大体分两类 , 即传统开胸 手术和微创 手术 [ 包 括 电视胸腔镜 手术 ( A S 和微 创开胸 手术 ] 目前 , 叶 VT) 。 肺 或全肺切除加肺 门、 纵隔淋 巴结清扫术是肺癌外科手 术治疗
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手术治疗(附18例报告)
u o e e t n o a t ft elf a ru i r a me to 8 p t n swih t i id o ie s swa m rr sc i fp r h e t tim n te t n f1 a i t t hsk n f s a e s o o e d
除 2例 ; 术中发 现 1 3例患 者的肺静脉根部有癌侵犯或有癌栓 , 在心包外元法常规处理肺静脉 , 在切开心 包后 可较满意 地处理肺静脉 , 开心包后发现其中有 9 明显有左心房侵犯 , 切 例 行肺 切除的 同时切除部分左 房 ; 5例虽 可在心包 外处
理, 但癌肿离肺静脉根部太近处 理肺静脉 困难 , 而切开心包后处理肺静脉很轻松 。结果 1 8例均无手术 死亡 , 后有 术 2例发生心 律失 常, 2例并 发肺炎 , 年生存率 6 . %( 1 1) 3年生存率 3 . (/ 8 、 1 12 1/ 8 、 8 8 7 1) 2例生存 >5年 。结论 晚
[ btat Obet e Toi rv h h rp ui efc o u gcl t o o oal a v n e A src ] jci v mp o etetea e t f t fs r i h d frlcl d a cd c e a me y
l n a c r h l i l x e in ea o th n l g t ep l n r en fe p n n h e ia d— u g c n e ,t eci c p re c b u a d i h u mo a yv isatro e ig t ep rc r i n a e n
610) 70 0 ( 大理 学 院 附属 医院 胸 心 外科 , 南 大理 云
【 要 】 目的 摘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最新进展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最新进展肺癌是呼吸系统最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出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对于临床治疗肺癌,主要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法为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但是随着生理学、生物学、麻醉学等多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肺癌外科理论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发现该术式在治疗肺癌时存在较多的不足。
因此,采用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报道逐渐增多。
另外,随着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应用的增加,临床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越来越多。
本研究就近年来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进行了综述。
标签: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癌;进展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以及新的肺癌分期方法的出现,使得临床医生能够选择较好的解剖性肺切除。
对于肺段切除术而言,该术式主要应用于肿瘤直径小于2cm且肺功能较差的患者[1]。
随着该术式在临床广泛的应用,发现肺段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胸管的引流量,降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2-3]。
随着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进行手术的报道越来越多。
研究认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能够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4-5]。
但是,目前胸腔镜肺段切除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6]:①无论是进行肺段切除术还是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影像学诊断显得十分重要;②腹腔镜肺叶切除与肺段切除术比较,哪种术式在治疗肺癌时更具有优势。
1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开胸肺段切除术的比较近年来,关于胸腔鏡肺段切除术与开胸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多。
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肺癌时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7]。
但是,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8]。
另外,有研究发现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患者的全身感染及肺部感染情况发生较少,而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短,引流量较少[9]。
Leshnower等人研究显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后30d患者的死亡率为0%,而开胸肺段切除术后则为5.6%。
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E SF A活检 , U —N 可弥 补纵 隔镜 的不 足 。E SF A 对 U —N
淋 巴结 的诊 断敏感 性 为 9 % , 2 特异 性 9 % 。该 检 查 3
安 全性较 高 , 发 症 较 少 而 轻 微 , 约有 1 % 的 病 并 但 0 例 无法 得 到 诊 断 , 要 原 因是 标 本 量 太 少 。E S 主 U—
F A 不失 为肺癌 分 期 准 确 而安 全 的辅 助 手 段 , 弥 N 可 补纵 隔镜 检 查术 的部 分 盲 区和 空 白。
二、 早期 N C C 的外科 治疗 SL
早期 N C C 的标 准 切 除 方 式 仍 是 肺 叶 切 除。 SL
纵 隔镜 检查 是评 估肺 癌 手术 前纵 隔淋 巴结 状况
( o —m l clJn a cr N C C) n ns a e gcn e , S L 的外 科 治 疗 、 l lu 肺
感 染 的发 生率 <3 , 重并 发 症 如 大 血 管 损 伤 、 % 严 食 管撕 裂 、 管撕 裂 的 发 生 率 0 2 ~0 5 , 亡 率 气 .% .% 死 几乎为 零 , 属于 相 当安全 、 熟 的手 术 。 成 胸腔 镜 对 纵 隔 肿 物 活 检 的准 确 率 为 9 . % 。 19 对临床 N 。和 N.患 者 , 腔 镜 的 假 阴 性 率 高 达 胸 2% , 5 应用 意义 不大 , 而对 l N 晦床 患者 , 腔镜 的诊 胸 断准 确 率 为 6 % , 腔 镜 的 相 关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为 3 胸 8 5 % j 另外 , 腔镜 必 须 双 腔 气 管插 管及 单肺 .7 。 胸 通气, 操作 相 对纵 隔镜 而 言较 为复杂 , 而检 查 范 围局 限 于单侧 纵 隔 , 于 肺癌 纵 隔淋 巴结 分 期 显 然 不 及 用 纵 隔镜 完整 。但对 隆 凸后 淋 巴结 、 纵 隔淋 巴结 而 下 言 , 出纵 隔镜 可及 范 围, 超 当然优 先考 虑 胸 腔镜 。从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
肺癌诊治的新进展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恶性肿瘤。
近年来,肺癌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展,新的技术和药物的出现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早期诊断技术进展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晚期患者。
因此,早期诊断对于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近年来,医学界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出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早期诊断肺癌的有效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利用 X 射线将肺部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从而精确识别肺癌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获得了显著的诊断效果。
此外,螺旋CT扫描技术也是一种可靠的肺癌筛查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X射线检查,螺旋CT扫描更加准确和敏感,能够发现更小的肿瘤。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风险人群的肺癌筛查。
二、新型药物治疗传统的肺癌治疗通常采用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对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前,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 ALK(无小细胞肺癌融合基因)等靶向药物已经被应用于 2 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肺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此外,免疫疗法也是一种新型的肺癌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抑制肺癌的生长和扩散。
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治疗中,并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三、精准医疗应用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化基因检测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医疗模式。
通过分析患者的自身特征和治疗反应,精准医疗可以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例如,ALK融合基因检测可以有效指导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
在检测到 ALK 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中,靶向药物的应用明显优于化疗。
这种精准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并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概述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向分 开 ,保 留背 阔肌 的完 整性 ,不 切 断肌 肉和胸背 、胸 长神 经 ,开 胸
( RATS ) 近年 ,机 器 人被 引入 外科 手术 中。 因胸 腔 的解 剖特 点非 常适合 置
由于不 同的医学 中心 vT 肺 叶 As 切除技 术操 作差异 很大 ,切 口数量 分别 为2 个 ,切 口长度 4 1 c ~5 ~ Om
源于 1 3 年 G a a 为 一例肺 癌患者 9 3 r hm
首都 医科 大 学 宣 武 医 院胸 外 科 支 修 益
陈 东 红
肺癌 在 当今世 界 是对 人类 健康 够 的安全性 。
与 生命危 害最大 的恶 性肿瘤 之一 , 目前 已占据 我 国城市人 口恶 性肿瘤
死 亡 原 因 的 首位 。 外 科 治 疗 肺 癌
机 器 人 辅 助 胸 腔 镜 手 术
不等 ,还涉及 是否 撑开肋 骨 ,因此 入器 械进 行手术 操作 ,故机 器人在 导致对 此技术 进行 客观评 价非 常 困 胸 外 科 领 域 的 应 用 领 先 于 其 他 外 科 专 业 。机 器 人 品 牌 主 要 有 宙 斯
(es Z u )和达 芬奇 ( a i c )两 D V n i
和 关胸 时 间明显缩 短 。病 人术 后疼
法 ,主 要的疑 虑在 于两较好 的手
7 1 . ,重8 3g . 和 最 早报 告V T 肺叶 切除术 ,之 后此 数 量分 别 为3 . 和 1 2 AS
肺癌的外科治疗
肺癌根治术:
肺楔形切除术
肺良性肿瘤及转移瘤 部分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
局限于一个肺段的病变
右肺上叶切除术 右肺中叶切除术 右肺下叶切除术 左肺上叶切除术 左肺下叶切除术
左全肺切除术 右全肺切除术
肺楔形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常做下叶背段和左上叶舌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城市
农村
癌症部位
1991 2000 变化(%) 1991 2000 变化(%)
全部 鼻咽 食管
胃 结直肠
肝 肺 乳腺 宫颈 膀胱 白血病
123.92 146.61 2.17 2.14 8.94 9.06 19.69 19.94 8.53 11.19 19.63 22.19 32.53 42.08 3.11 4.32 1.49 1.08 1.83 2.26 3.60 3.82
实验室检查
▪ 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癌的最基本方法。 ▪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 磁共振(MRI) ▪ 痰脱落细胞检查 ▪ 纤维支气管镜 ▪ 经皮肺活检 ▪ 纵隔镜、胸腔镜、开胸肺活检等
实验室检查
▪骨γ闪烁显象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
▪癌标志物检测
肺癌的TNM分期:
▪ 按照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有无远处转移(M)将肺 癌进行分期。
18.31 -1.38 1.34 1.27 31.18 13.04 29.38 38.91 -27.52 23.50 6.11
101.39 112.57 1.70 1.78 16.32 15.24 22.55 20.94 5.14 6.04 22.25 26.06 14.29 21.11 1.51 2.11 2.31 1.91 0.89 1.11 3.31 3.18
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这 种 手 术 方 式 主 要 适 用 于 上 叶 中央 型 肺 癌 , 别是 心肺 功能 特 代偿 的 患 者 。 得 注 意 的 是 , 值 由于 袖 式 肺 叶 切 除 术 需 要 支 气 管及 血 管 的 重 建 , 术 上 的 原 因很 可 能 失 败 导 致 全 肺 切 除 , 术 的风 技 手
的方 式治 疗肺癌 , 越来越 受 到重视 。 文对 外科 手术 治 疗非小细 胞肺癌 的治 疗原则及 手术 方法进行 了总结 , 本 对各 种肺 切除 手术 以及微 创
手术 进行 了总 结 , 并强调 了多学科 协作 治疗 的重要 意 义, 以帮助 广大 医生和患 者 更好 的 了解 这种 治疗方 式 。 【 关键 词 l 小细胞 肺 癌 N C C 外科 手术 肺 切除 微 创 手术 非 SL 【 图 分 类 号 】R 4 2 中 7 . 3 【 献 标 识 码 lA 文 l 章 编 号 】 7 —0 4 ( 0 10 () 0 2 文 1 4 7 2 2 1) 9c- 1 —0 6 8 2
险性 较 大 , 此 , 慎 重 使用 。 因 要
2. 4 全 肺 切 除 术【 】
全肺切除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 , 其术 后 呼 吸 系统 障 碍 及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明 显 升 高 , 患 者 带 来 了 给 新 的痛 苦 。 种 手 术 方 式 适 用 于 中央 型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累及 其 他 组 这
采 用 这 种 手 术 方 式 。 肺 段 清 除 手 术 比较 , 形 切 除 术 适 用 于 个 与 楔 别 少 数 患 者 , 体 质较 差 , 体 功 能 不 佳 , 变 范 围 大变 , 可 以选 择 肺 叶 切 除 或 者 肺 段 切 除 的 情 况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Ⅳ期(任何T任何NM1)的外科手术治疗
适应症:①术中发现有胸膜转移或不同肺叶内转移,仍可行 肺叶切除或部分切除,同时行转移淋巴结清扫以及不同肺 叶内转移病灶切除,并用电烧处理肉眼可见的胸膜及肺表 面的转移结节,术后再进行化疗,这种减瘤手术仍有一定 的价值;②对于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如反复咯鲜血,随时 可能大咯血窒息时,如估计原发肿瘤可姑息切除并能控制 出血时应进行外科手术;③一些患者因肿瘤堵塞支气管或 坏死导致反复发热不能控制,也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④ 对一些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仅合并单纯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 癌患者,争取外科手术切除是有益的;⑤对发生单发的肝 脏转移,行病灶的局限切除可以提高生存期。
6.肿瘤累及左侧喉返神经发生声嘶的外科治疗: 其手术的难易与声嘶的时间存在一定的联系:① 如声嘶时间小于1个月,则术中探查肿瘤时多见肿 瘤或淋巴结对大血管的侵犯较浅,容易剥离,但 因对侧声带代偿不足,术后常影响患者咳嗽,咳 痰,增加呼吸道管理的难度;②如声嘶大于3个月, 肿瘤常侵犯较广泛,需体外循环,由于对侧声带 已经代偿,术后呼吸道管理相对较好管理。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新辅助化疗与肺癌外科手术的结合: 术前化疗的优点为:可评价化疗的疗效,增加肿
瘤的切除率,患者依从性好,可能的抗微转移作 用使得5年生存率提高10%左右。 目前主要用于IIIa期肺癌,降低肿瘤的分期, 变不可切除为可切除,以2-3周期为宜,大于3个 周期的化疗造成的肺胸膜粘连,纤维化会提高手 术难度,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一个周期不能明显 下调分期,另外只是对化疗敏感者进行。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4.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适用于中央型肺癌, 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开口<2cm),即可行 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型术。多用于右肺及左肺上叶 肺癌,这样可以避免全肺切除。术中必须做术中 冰冻保证切缘阴性。
支气管和肺动脉袖状成型行中央型肺癌切除术: 主要是上叶中心型肺癌,尤其是在左上叶中心型 肺癌,除造成支气管腔的阻塞外,肿瘤外侵可直 接侵及肺动脉干。手术可行双成型术,先吻合支 气管,再吻合血管,肺动脉切除长度4-5cm为佳。
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史。 ①.肺癌的外科治疗始于19世纪来,1895年Macewen采用热凝固
法分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全肺切除术,开始了人类用外科 方法治疗肺癌的历史 ; ②1908年,德国医生Sauerbruch首次采用肺叶切除方法治疗肺 癌。
③1912年Davis报告了经肺门结扎血管的肺叶切除方法。 ④1933年Graham和Singer用全肺切除治疗左上肺鳞癌的患者存
8.自体肺移植在肺癌切除术中:在肿瘤侵犯肺动脉或支气 管范围较广时,需切除较长的肺动脉或支气管,由于下肺 静脉牵扯,支气管或肺动脉的两断端不能并拢而无法完成 吻合时,采用自体肺移植 。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肺癌术后复发或第二次原发性肺癌的手术 治疗。
不管是复发还是再发,只要有根治性切除的 可能,无远处转移的临床证据,心肺功能 和全身状况许可,特别是临床分期较早的 患者,原则上应积极争取手术治疗,手术 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双叶切除术、支气 管成型术、补充性全肺切除术。
肺癌外科治疗时的规范化操作
4.术中遵循“无瘤操作”技术,术中尽量不用手 和手术器械去挤压肿瘤组织,解剖肺裂,肺根, 纵隔胸膜以及扫除淋巴结,尽量使用电凝和电切, 切除淋巴结须完整地摘除,手术结束时应以无菌 注射用水甚至化疗药物冲洗并浸泡胸腔,以最大 限度地减少医源性癌细胞播散和种植;
5.手术应仔细操作,减少术中和围手术期出血和 输血,力争做到肺切除后不输血,以减少输血引 起的免疫问题、传染病问题,以及输血引起的癌 肿复发。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3.心包内扩大切除:晚期中央型肺癌在临床上占 相当比例,对于肺门呈冰冻状、心包外无法处理 肺血管者,切开心包不仅安全,而且可达到切除 彻底,但在行心包内扩大切除时应防止心脏疝的 形成。
手术适应证:①中心型肺癌侵及包绕心包外血管 干、心包外无法常规处理血管者;②肺门淋巴结 广泛转移,肺门冻结,侵及心包,或沿肺血管侵 至肺血管根部或心房者;③术中意外损伤肺血管, 心包外无法处理者。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7.体外循环的应用:对某些晚期肺癌,尤其是累及心脏大 血管者,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病灶,需要在体外循环下,将 肿瘤切除。
适应症:①肺癌伴左心房癌栓形成,或侵犯左心房的范围 超过左心房容积的30%以上,扩大左心房切除术后需要人 工材料重建左心房者;②肺癌侵犯大血管;③肺癌伴严重 心脏病变需同时行心脏手术者;④肺癌侵犯气管需行气管 切除重建术,而又不能行气管麻醉者。
肺癌外科治疗时的淋巴结清扫
2.系统性纵隔淋巴清扫术:除上述淋巴 结外,还包括2、3、5、6组淋巴结的切除 (见图),认为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可 呈跳跃式转移,而且部分在胸膜外看不见, 摸不着的不大淋巴结也有转移,因此使肺 癌的术后病理分期更为准确,也能提高长 期生存率和减少局部复发率,手术并发症 和死亡率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系统 性的胸内淋巴结清扫应列为非小细胞肺癌 的规范性术式。
活20年,被誉为胸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⑤1942年Rienhoff和他的同事发展了肺门三条血管分别结扎,主
支气管缝合术。从而建立了肺切除的现代手术技术。
⑥1946年Allison首次提出根治性全肺切除术,以后10年成为被 广泛接受的治疗NACLC的标准术式。
⑦1959年Chamberlain首次提出扩大性切除的概念 。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对肺部病变表现 在“局限性”,分期在I期T1-2N0的患者, 可酌情施行手术切除,但是对这一类患者 不能排除在术前已经出现胸外转移,术后 要再化疗。对于II-IIIa期则先行化疗,相当 部分初治者完全缓解,但再化疗则效果不 佳,放疗同样也能达到局部控制,但能产 生放疗耐受性,容易胸内复发,因此再手 术;IIIb-Ⅳ期只能放化疗为主。
4.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主要指发生于左右主支气管,切 除隆突处肿瘤,行右主支气管或左主支气管隆突重建,术 中注意避免损伤食管,这是一种要求技术水平高,而风险 又大的特殊术式,尤其是对术中麻醉条件要求高,术中再 次单侧插管,单肺通气 。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5.扩大胸主动脉切除,尤其是左上肺癌,容易直 接侵及胸主动脉,术中无法分离,可以在体外循 环下行左全肺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降主动脉 人造血管置换术,周清华报告1例存活9年。
肺癌外科治疗时的规范化操作
1.手术时应最大限度的清除肿瘤,最大限度的保 留健康肺组织,以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提高 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2.术中应尽可能遵循依次结扎肺静脉-肺动脉-支气 管的肺癌手术顺序,最大限度减少癌细胞播散。
3.病肺切除后必须清扫相关胸内淋巴结及肿大可 疑淋巴结,以达到根治目的和统一的术后病理分 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提高5年生存率。
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我国肺癌外科的发展: ①我国肺癌外科治疗始于1941年,北京协和
医院张记正进行了国内首例全肺切除术。
②1963年吴善芳提出扩大性肺叶切除或全肺 切除的概念。提出了“两个最大限度”, 即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和最大限度保留 肺组织,为我国肺癌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③1976年上海胸科医院行气管隆突切除成功。 1979年北京辛育龄施行了首例人肺移植。 目前我国的肺癌肺切除死亡率降至2%以下, 术后5年生存率达30%-50%。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3.微创小切口技术,包括腋下直切口,腋下横切口, 保留前锯肌的后外侧切口,主要限制在于手术区 域小,对于组织解剖以及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困难, 且难以进行系统性淋巴清扫为其缺点,同时对术 者有较高的操作技术要求。
4.电视胸腔镜:又称“微创肺外科”,Ia、Ib和IIa期 是主要的适应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 输血少、对心肺功能损伤小;开、关胸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如果与小切口结合,则与开胸手 术一样彻底,其5年生存率已达到甚至高于传统切 口的效果。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2.肺上沟瘤手术治疗:肺上沟瘤位于胸廓入口处 的周围型肺癌,很容易累及其周围的神经、肋骨 和胸椎,因此过去的经验认为无论是外科还是放 疗其平均生存时间都只有10-14月,现在改为术前 放疗10天,2-3周后施行扩大性切除术,切除范围 包括第1肋全长、第2、3肋的后部,上3个胸椎的 椎体部分,以及相应的横突肋间神经根和第8颈神 经根、臂丛神经的下束,部分星状神经节和交感 链、受累的肺叶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等,术后 追加放疗。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IIIb(T4任何NM0、任何TN3M0)的外科治疗 : 1.扩大上腔静脉切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是晚期肺癌最严重的
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多在3个月内死亡,放置血管内支 架或旁路术可减轻症状,但未去除肿瘤,患者多在短期内 死于转移或再狭窄。 手术方法:①. 以人工血管或大隐静脉等重建,一般控制在 30-40min内无严重并发症;②先架桥,然后连同病变及腔 静脉一并切除,以人工血管置换;③经右心房向无名静脉 内插入一根近端有侧孔的硅胶管,并在病变的远端分别阻 断,保证静脉血流,然后切除腔静脉壁上的病变并加以修 补。 2.扩大左心房切除:肺癌侵及心包或沿肺静脉平基底部左心 房汇合处均可侵及左心房,扩大左心房切除应在保证肿瘤 能彻底切除的情况下进行,且要注意不要超过左心房容积 的1/3,否则会影响血流动力学。
肺癌外科治疗时的淋巴结清扫
肺癌的纵隔淋巴结切除包括两种术式: 1.采样术:指仅切除可转移的淋巴结,包括
肺门淋巴结(10-12组)和气管支气管淋巴 结(4、7组)(见图)。纵隔淋巴结的作用 主要在于更为准确的临床病理分期,对长期 生存率没有积极影响。把手术并发症和死亡 率问题提在更重要的位置,这在肺癌的外科 治疗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