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17课《猫》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猫》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以及对我的影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
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知识衔接
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与瞿秋白、耿济之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他和茅盾、叶圣陶、耿济之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文学革命活动.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2、背景资料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
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三、课前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污涩(sè)相称(chèn)红绫(líng)怂(sǒng)恿(yǒng)一缕(lǚ)
怅(chàng)然蜷(quán)伏惩(chéng )戒妄(wàng )下断语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②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
畏罪:犯了罪怕被制裁。
③提心吊胆:形容非常害怕,不敢去做某一件事,就好像手里提着自己的心,自己的胆悬在半空中一样。
3、本文作者郑振铎,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三、整体感知: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作者养第一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
填写下表
5、找出作者养第二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
填写下表.
6、找出作者养第三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家人对它的态度、结局和家人对此的反应。
填写下表。
四、精读课文“芙蓉鸟事件",解读课文内容
1、解读冤案,完成学案
案发现场情况: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犯罪嫌疑人:丑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
案发前的表现: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
着.2、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案发后的表现: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案件真凶:一只黑猫
案件定性:冤案
2、解读作者心情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ﻫ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ﻫ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ﻫ(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 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3)找出前两次失猫后作者心情句子,并分析其含义。
A、“我心里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B、“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C、“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
不养了.
D、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五、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第三只猫,你会对作者或是人类说些什么呢?
“我终于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了!”
“希望你们能善待我们!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
”
“你伤害了我,我恨你们!人类太自私了,太残酷了!”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你代表作者或人类对第三只猫说些什么?
“我错了,请原谅我吧!虽然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了,但是我从此学会了珍视每一个像你这样的小生命,不会因为弱小、残疾等原因无视或歧视你们。
”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所以人和动物之间、人和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都需要宽容和理解,都应该尊重与被尊重、都应该相互信赖.
六、深层感悟
请填空:对于作品中的“我",我想说:.
示例: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以事实为依据;对人对事不存偏心私心,要同情弱小者!
七、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八、作业布置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 ladderofhuman progress." Ihope yo u can makeprogress with the help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 stillhave such a sma 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 Whe n thecomplexworld leads us to chase out, reading an arti cle ordoing a problemmakes us calm 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activateour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pure spiritual world and resistthe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