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医学验动物学课后题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1.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概念是什么?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2.实验动物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哪些?实验动物解刨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比较医学、动物实验
3.对实验动物如何分类?
(1)传统的动物学分类方法(2)按实际用途分类:实验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观赏动物(3)按遗传学控制分类: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封闭群动物(4)按微生物学控制分类:无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清洁动物、普通动物
4.什么是3R原则?研究3R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减少、优化和替代,统称为3R。
具体而言,“减少”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实验中所用动物的数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精确度;“优化”即是减少动物的精神紧张和痛苦,比如采用麻醉或其他适当的实验方法;“替代”就是不再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而是以单细胞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脑模拟来加以替代。
“3R法则”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并被许多国家列入了保护动物的法律
及修正案中。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和遗传质量控
制
1.近交系动物、亚系和支系的概念。
封
闭群和杂交F1代动物的定义。
近交系动物:遗传上达到高度一致
的动物群,又称纯系动物。
采用兄妹交
配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而培
育成的实验动物
亚系:在近交繁殖过程中,部分个
体遗传组成发生改变,不同于原品种的
特性,而由这个近交系中分离出来的种
群
支系:当饲养环境改变,或对动物
进行某些技术性处理时,可能对某些生
物学特性产生影响。
这些特性可能是遗
传的,也可能是非遗传的。
对这一类品
系进行区分而形成的复合株
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
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
的血缘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四代以上
杂交F1代动物:由两个无关的近交
品系动物杂交而繁育的第一代动物
近交系动物如何命名
近交系动物的命名规则是根据动物
的来源、历史和培育经过而命名的,用
一系列的字母和数字表示
一般用1-4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有些品系在大写间可加写1-2阿拉伯
数字
非正规命名:129、101、615
关系相近、同来源的不同品系,其名称
基本相似
近交代数表示
书写品系符号要写全,应使用公布的全
称,不能随便乱写
封闭群和杂交F1代动物在生物医学研
究上的应用价值
封闭群: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
力,生长快,成熟早,寿命长,可大量
供应,广泛用于预实验和学生实验及一
般实验中。
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
和毒性试验等方面起替代作用,突变种
带有突变基因是生理学、胚胎学和医学
研究的模型
杂交F1代动物:干细胞研究、移植
免疫、细胞动力学研究、单克隆抗体研
究
2.为什么要对近交系动物进行质量检
测?
在长期的繁殖实验动物的过程中,由
于杂合基因的未完全排除,由于变异的
存在,由于遗传污染,由于遗传漂变等
的存在,实验动物的基因结构也会发生
变化,而影响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所
以要对近交系动物的遗传质量进行监
测和控制
3.近交系大、小鼠遗传质量监测常用的
方法有哪些
按国内标准,要先进行皮肤移植法检
查,合格后进行生化位点检查,然后根
据遗传概貌进行其他方法检测。
其他方
法如统计学方法、肿瘤移植法、血清反
应法、毛色基因测试法、细胞遗传学方
法等
第三章(简略)常用实验动物及其管理
小鼠:
生物学特性
1嘴尖,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共
-1
有19根触须。
尾约与体长相等,尾部被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
被毛颜色有白灰棕黄黑色等 2体型小、易于饲养3易捉拿 4昼伏夜动,喜欢啃咬 5性情温顺,胆小怕惊 6体质娇嫩,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7雄性好斗 8杂食性动物,胃容量小,饲料消耗量少,有随时采食习惯,对饮水量不足更为敏感
解剖及生理学特点:
1下颌骨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形态有品系特征,遗传力较高。
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和六个臼齿。
2无汗腺,体温调节不稳定,背腹面各有一条静脉,两侧各有一条动脉。
尾有散热、平衡、自卫等功能。
3食道细长,约为2cm;胃容量小(1.0—1.5ml);小鼠没有腭或咽扁桃体,无呕吐反应:肠道较短,盲肠不发达,肠内能合成维生素C。
肝脏分左、右、中、尾四叶组成。
有胆囊;雄鼠脾脏明显比雌鼠大,胰腺分散在十二指肠,胃底及脾门处,似脂肪组织。
4淋巴系统很发达,性成熟时胸腺最大。
外来刺激可使淋巴系统增生,因此易患淋巴系统疾病。
5心脏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组成。
心尖位于近胸骨端第4肋间,此处为小鼠心脏采血的进针部位。
6气管及支气管腺不发达,无咳嗽反射。
此外,小鼠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对吗啡产生兴奋作用(对处猫以外其他动物起镇静作用),对钩端螺旋体不敏感,对化学致癌物敏感。
7对蛋白质的要求较其他动物高20%,对维生素E缺乏敏感,可影响受孕,可以体内自生合成维生素C。
8雌性子宫“Y”字型,卵巢有系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无宫外孕;乳腺发达,胸部3对、鼠鼷部
2对乳头;雄性为双睾丸,幼年时藏于
腹腔内,性成熟后下至阴囊。
前列腺分
背腹两叶9成熟早,繁殖力强
大鼠
生物学特性
1外观与小鼠相似,个较大,成年体长
18-20cm,尾上有短毛和角质磷片,数
量多于200片。
有白色、野生色、淡黑
色、沙色等。
2性情温顺,易于捉拿,
但比小鼠凶猛;易受惊,门齿较长,激
怒时容易咬人,尤其哺乳期母鼠更为凶
猛。
3昼伏夜行性动物,喜安静环境,
喜啃咬,对新环境适应性强,人工饲养
下群聚而息,晚上活动量大,吃食物多,
食性广泛。
4杂食,对营养缺乏敏感。
喜熟肉,易发生典型缺乏症。
5嗅觉灵
敏,对粉尘、氨气和硫化氢敏感,易患
肺部大面积炎症6湿度要求严格,较低
时易患环尾病,并存在哺乳母鼠食仔现
象
7对外界刺激敏感,噪音→内分泌系统
紊乱、性功能减退、食仔、死亡;不适
光照→影响繁殖8生长发育繁殖快:性
成熟6-8周龄——妊娠期19-23d——
平均每窝产仔6-12只
解剖及生理学特点
1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和六个臼齿,门
齿终生不断生长。
眼窝后有哈氏腺,眼
角膜无血管,有棕色脂肪组织2食道长
约4-5cm,与十二指肠相距很近,胃分
为前胃和胃体,由界限嵴隔开。
不会呕
吐肝再生能力强,无胆囊3左肺一大
叶,右肺4叶。
汗腺极不发达,仅在掌
垫上有汗腺,尾巴是散热器官。
4心脏
和外周循环与其他哺乳动物稍有不同。
5长骨长期有骨垢线存在,不骨化。
6
右肾比左肾靠近头侧,蚕豆形,右侧稍
高。
单乳头肾,肾脏前端有一粒米粒大
的肾上腺。
豚鼠
生物学特性
1体型粗短,头大,颈粗,耳朵和四肢
短小,尾巴只有残疾,全身被毛,紧贴
体表,前肢有四肢,后肢有三趾,趾端
有尖锐短爪,眼睛明亮,耳壳薄而血管
明显;上唇分裂,皮厚而不易注射,血
管神经不易分离。
有白色、白花、黑花,
沙色或两到三种杂色。
2喜群居,成群
活动、休息或集体采食、紧挨躺卧。
习
性温顺。
喜欢干净清洁安静的生活环
境,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
3严格的草
食性动物,日夜采食。
喜欢蹲在食盆中
休息、排泄。
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
嗅觉听觉发达,能识别多种不同的声
音。
当有尖锐的声音刺激时,常表现耳
廓微动,称为听觉耳动反射。
解剖及生理学特点
1门齿锐利呈弓形深入颌部,终生生
长,臼齿发达。
2胃壁薄,肠管长,食
量大,对变质的饲料敏感,夜间少时少
动,盲肠发达。
3肝脏5叶,胆囊位于
乳头尖突起的下方,胰腺位于十二指肠
的弯曲部肠系膜上,乳白色片状物。
4
肺分为7叶,气管及支气管不发达,只
有喉部有气管腺。
5抗缺氧,耐低氧;
淋巴系统发达6对抗菌素敏感7补体高
第三章(详细)!!!
小鼠
解剖生理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2
小鼠外观:嘴尖、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共有19根胡须。
尾约与体长相等(散热、平衡、防御),尾部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尾有4条血管)。
下颌骨和牙齿:下颌骨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形态有品系特征,遗传力较高(可判断品系)。
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和六个臼齿,齿式为:∣1003/∣1003=16。
门齿终身不断生长,需要不断啃咬有一定硬度的食物,以磨损门齿维持适当的长度。
内部脏器:食道细长,约为2cm;胃容量小(1.0-1.5ml),胃分为前胃和腺胃(不会呕吐);肠道较短(不耐饥饿),盲肠不发达。
有胆囊;胰腺分散在十二指肠,胃底及脾门处,似脂肪组织。
(脾脏,雄鼠大于雌鼠50%)
没有腭或咽扁桃体。
心脏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组成。
心尖位于近胸骨端第4肋间,此处为小鼠心脏采血的进针部位。
雌性子宫呈“Y”字型,卵巢有系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故无宫外孕。
乳腺发达,胸部3对、鼠鼷部2对乳头。
雄性为双睾丸,幼年时藏于腹腔内,性成熟后下降至阴囊。
前列腺分背、腹两叶。
生长发育:成熟早,繁殖力强,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系动物。
小鼠多为发情动物,6-7周性成熟(♀35-40日龄,♂45-60日龄),妊娠期19-21d,哺乳期20-22d。
性周期4-5d。
每胎产仔6-15只,年产仔胎数6-9胎;出生时仅1.5g 左右,生后1-2h可吃奶,3d脐带脱落,皮肤变为白色,开始长毛,3周后可独立生活断奶。
(新生小鼠无毛,全身通
红。
夜间分娩,4分钟1个)雌鼠交配
后2-4h在阴道口形成一个白色的阴道
栓,防止精子倒流,可提高受孕率,阴
道栓常作为受孕成功的标志,依次计算
交配日期。
生活习性:体型小,易于饲养管理。
饲
料消耗量少,饲养条件简单,饲养占地
小。
成熟体重♀18-25g,♂20-40g(哺
乳一月后可达12-15g),哺乳饲养
1.5-2月可达20g以上,体重增长的快
慢与品系、营养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
般以其体重判断周龄。
(表格见书P25
作了解)
性情温顺,易抓拿;对外来刺激及为敏
感;喜居于较暗的安静环境,昼伏夜动,
喜欢啃咬,喜食香脆、有一定硬度的食
物。
胆小怕惊。
体小娇嫩,不耐饥渴,
不耐冷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对饮水
量不足更为敏感,饮水量4-7ml/d,食
量4-8g/d。
气管及支气管腺不发达,
无咳嗽反射。
无呕吐反应;缺乏汗腺,
体温调节不稳定。
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
化病变。
营养对蛋白质的要求较其他动
物高,应高于20%比例,对VE缺乏敏
感,可影响受孕,可体内自身合成VC。
(喜群居)常用生理生化指标:详
见书,不考这条。
P26
大鼠
解剖生理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个体较大,成
年体长18-20cm,尾上有短毛和角质鳞
片,数量多于200片。
下颌骨和牙齿:大鼠上下颌各有2个门
齿和6个臼齿,门齿终生不断生长,需
不断啃咬磨损维持恒定。
齿式为∣
1003/∣1003=16。
内部脏器:无扁桃体;味觉不发达;无
胆囊,来自各叶的胆管形成胆总管。
食
道长约4-5cm;不会呕吐,胃分为前胃
(非腺胃)和胃体(腺胃),由界限嵴
隔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1个褶进入胃
小弯。
胃容量约为4-7ml。
肝有六叶(中
叶、右叶、左外叶、左中叶、尾状叶和
乳突叶),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
仍有再生能力。
肺结构特别,左肺为1
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中、副、
后叶)。
长骨长期有骨骺线存在,不骨
化。
肠道较短,盲肠较大,盲肠功能不
发达。
垂体位于视交叉之后,较脆弱地
附着在漏斗的下部,不需要很大吸力就
可除去而不破坏鞍膈和脑膜,适于做去
垂体模型。
双子宫,呈“Y”形。
胸部
和鼠蹊部各有3对乳头。
胰腺很分散,
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弯曲处。
寿命2.5-3
年。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繁殖快,性成熟为
6-8周龄;性周期4-5d;妊娠期19-23d;
平均每窝产仔6-12只,为全年多发情
动物。
一般新生体重5.5-10g,出生时
无毛,两耳关闭,12-16d睁眼,7-10d
全身长满被毛,20-21d断奶,大鼠的
生长速度与品系、营养状态、环境有密
切关系。
成年鼠300-600g,雌性
250-500g。
大鼠在交配后2-4h,在雌
鼠250-500g。
大鼠在交配后2-4h,在
雌鼠阴道内形成阴道栓,可在阴道内停
留12-24h。
生活习性:昼伏夜动,喜啃咬,对新环
境适应性强;性情温顺,易于捉拿,但
-3
较小鼠凶猛;体型比小鼠大,易饲养管理。
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
视觉、嗅觉较灵敏,做条件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
对营养、维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
(雌鼠缺乏VE,生育能力下降)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
对炎症反应灵敏,特别是踝关节。
常用生理生化指标:详见书,不考这条。
P30-31
豚鼠
解剖生理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豚鼠外观:体形粗短,头大,颈粗,耳朵和四肢短小,无尾;全身被毛,紧贴体表,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趾端有尖锐短爪,眼睛明亮,耳壳薄而血管明显;上唇分裂,皮厚二不易注射,血管神经不易分离。
内部脏器:门齿锐利呈弓形深入颌部,终生生长,臼齿发达。
齿式为∣1013/∣1013=20。
胃壁薄,容量约为
20-30ml。
肠管长,为体长的10倍,盲肠发达。
肝脏分5叶:外侧左叶、外侧右叶、内侧左叶、内侧右叶和尾状叶(尾状突起和乳状突起),胆囊位于乳头尖突起的下方。
胰腺位于十二指肠弯曲部得肠系膜上,乳白色片状物。
肺分为7叶:右肺分为上、中、下叶及从中叶分出的侧叶共4叶;左肺分上、中、下3叶。
气管及支气管不发达,只有喉部有气管腺,支气管以下即无气管腺,全部在颈部,位于下颌骨角到胸腔入口中间,为两个光亮、淡黄色、细长成椭圆形、充分分叶的腺体。
淋巴系统发达,对浸入的病原维生素敏感。
雌性卵巢呈卵圆形,位于肾后端。
子宫有两个完全
分开的子宫角,连接输卵管末端,两个
子宫角会合后形成子宫颈,开口于阴
道,阴道具有无孔的阴道闭合膜,发情
时张开,非发情时闭合。
雌性只有一对
乳头,位于鼠蹊部,左右各一。
雄性有
位于两侧突起的阴囊,内含睾丸,另有
附睾、精囊、输精管、副性腺和阴茎,
阴茎端有两个特殊的角状物,呈圆锥
形。
生长发育:豚鼠性成熟早,雌性一般
60日龄左右开始排卵,雄鼠30d左右
有性活动,5月龄时性成熟。
雌性发情
周期为13-20d(平均16d),发情时间
可持续1-18h,躲在下午5点到第二天
早晨,排卵是在发情结束后。
孕期长,
为65-70d,哺乳期15-21d,每胎产仔
1-7只,多数为3-4只。
为长年多发情,
并有产后性周期。
豚鼠属晚成熟动物,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完全,初生豚鼠全身
即覆有被毛,眼耳张开,初生1h后就
可行走,有牙,数小时就能进食,出生
时50-115g,生后2-3d后可边食乳边
吃饲料,母鼠泌乳能力强,母鼠间有互
相哺乳的习惯。
生长发育很快,出生后
2个月内平均每天增重2.5-3.5g。
成年
豚鼠体重为350-600g;寿命一般为4-5
年。
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习性温顺,不抓
人,不会攀登和跳跃,胆小易惊,受惊
时发出吱吱叫声;喜欢干燥清洁安静的
生活环境;喜群居,成群活动、休息或
集体采食、紧挨躺卧。
严格的草食性动
物,喜食纤维素较多的禾本科嫩草,日
夜采食。
一般拒绝苦、咸和过甜的饲料,
对限量饲喂饲料和饮水不适当,易于将
食物扒散或将饮水溅出,且经常喷射含
有唾液和食入物的水,弄脏吸管和饮
水。
也喜欢蹲在食盆中休息,拍粪排尿。
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要注意补充。
维生素C缺乏时出现坏血症,后肢瘫
痪。
嗅觉、听觉发达,耳蜗管敏感,对
700-2000周/s纯音最敏感,易做听力
实验;对声音、震动和环境变化极敏感,
易受惊,甚至流产。
耐低氧,抗缺氧,抗缺氧能力比小鼠强
四倍,比大鼠强二倍。
易引起变态反应,
易被抗原性物质所致敏,引起过敏变态
反应,如给豚鼠注射马血清很易复制成
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
对抗菌素特别敏感,对青霉素敏感性比
小鼠高1000倍。
可引起小肠炎和结肠
炎,发生死亡。
豚鼠皮肤对毒物刺激反应灵敏,其反应
接近人类,常用于局部皮肤毒物作用的
实验。
第一题!!
小鼠:
药物的急慢性毒理试验:进行药品的毒
理试验及三致试验和半数致死量实验
药物的生物效应测定和药效比较实验:
进行食品、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的
安全性测试
各种筛选实验:一般筛选药物首先使用
杂种鼠观察一个药物的综合效果,在用
纯系小鼠或大动物做进一步的肯定
用于生物食品的制造和效价测定:用于
血清、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工
作,以及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实验
微生物学和传染性疾病研究:用小鼠感
-4
染诱发类似于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复制出相应的动物模型,开展病原体的致病力、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研究
肿瘤和白血病研究:许多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发病率很高,与人体肿瘤接近,进行药物筛选比一致性肿瘤可能更为理想。
小鼠对致癌物质敏感,可诱发各种肿瘤。
严重免疫缺陷的小鼠,可直接用于人类肿瘤生长、转移及治疗的研究。
遗传学和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小鼠毛色变化多样,其遗传学基础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因此常用小鼠的毛色做遗传学分析。
此外,许多小鼠具有遗传病,与人类发病类似,可用作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
计划生育研究:小鼠有规律的发情周期、排卵,妊娠有明显指标,易于检测,价格便宜,常用来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实验,很适合进行避孕研究
免疫学研究:常利用
BALB\C,AKR,C57BL等小鼠进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研究。
无胸腺突变系裸小鼠缺乏T细胞用于免疫应答反应等。
老年性疾病研究:由于小鼠寿命短,高龄鼠中老年病明显增多,是老年学研究的极好材料。
常用语研究衰老的起因和机理
大鼠
神经——内分泌实验研究: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应激反应灵敏,可复制应激性胃溃疡模型,也适于做肾上腺、脑垂体、卵巢等内分泌腺无摘除实验。
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大鼠对营养缺陷比较敏感,是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动
物,如维生素ABC和蛋白质缺乏等营养
代谢研究;氨基酸和钙磷代谢研究;动
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
十二指肠溃疡、营养不良等研究。
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大鼠的血压和血
管阻力对药物反映敏感,适于筛选新药
和研究心血管要离;用直接血压描记法
进行降压药丫就,灌流大鼠肢体血管或
立体心脏进行心血管药理学研究;利用
毒扁豆碱引起大鼠升压反应实验模型
研究迎香肾上腺能神经递质释放的药
物等。
几乎所有药物的药理研究都使用
大鼠。
同时,大鼠还广泛应用在各种药
物的毒理学研究中,如急性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药物依
赖实验。
肿瘤研究:可复制各种肿瘤模型,特别
易患肝癌
传染病研究: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
寄生虫
多发性关节炎和化脓性淋巴腺炎,大鼠
足跖浮肿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筛选抗炎
药物的方法。
大鼠踝关节对炎症反应敏
感,可用来进行关节炎的研究
行为表现的研究:大鼠已广泛滴英语高
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大鼠具有行为情绪
的变化特征,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
对心环境易适应,有探索性,易训练,
适于对惩罚和暗示敏感等特性进行行
为学研究和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心血管疾病研究:目前已培育出多种不
同类型的高血压的大鼠品系。
还有自发
性动脉硬化大鼠品系。
通过诱发可使大
鼠出现肺动脉高压症、心肌劳损、动脉
粥样硬化、局部缺血心脏病等。
肝外科研究:大鼠肝脏的枯否是细胞
90%有吞噬能力,所以肝切除69%--70%
后仍能再生,常用于肝外科实验
遗传学研究:毛色变型很多,有很多毛
色基因
口腔医学研究:用变异链球菌接种大鼠
口腔,然后喂给含蔗糖食物,大鼠牙齿
上的珐琅质蛀损在宏观和微观上同人
的蛀牙,可用来研究龋齿
豚鼠
1、药物学研究
⑴皮肤刺激实验:如研究化妆品对局
部皮肤的刺激反应。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
等。
⑵致畸研究:豚鼠妊娠期长,胎儿发
育完全,可用于药物或毒物对胎儿后期
发育影响的试验。
⑶药效评价试验:
①平喘药和抗组织胺药物:豚鼠对组
织胺类药物很敏感,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性哮喘,常用于药物药效的测试模型。
②抗镇咳药物:7%氨气、SO2、柠檬酸
吸入可引起豚鼠咳嗽,常用于镇咳药物
的药效评价。
③抗结核药物研究:豚鼠对结核杆菌
很敏感,是研究抗结核药物的首选动
物。
2、传染病研究:豚鼠对结核杆菌、白
喉杆菌、鼠疫杆菌、钩端螺旋体、布氏
杆菌、沙门氏菌等都比较敏感,是研究
这些疾病的理想动物。
3、免疫学研究
⑴常用豚鼠采补体。
⑵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研究。
-5
4、耳科学研究:豚鼠耳壳大,器械易进入中耳和内耳,听觉敏锐,常用于听觉和内耳疾病的研究、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耳毒性抗生素的研究等。
5、实验性坏血病的研究:豚鼠体内不能合成V—C,可复制坏血病动物模型。
6、肺水肿研究:切断豚鼠颈部两侧迷走神经可引起肺水肿,复制典型的急性肺水肿模型。
7、其他:豚鼠的血管反应敏感,出血症状显著,适用于观察出血和血管通透性变化实验。
可用于缺氧耐受性和测量耗氧量实验;也用于妊娠毒血症、自发性流产、睾丸炎、悉生生物学的研究。
第四章医学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1.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答:有5个基本原则:
(1)相似性原则,选用与人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的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
如组织结构:猪皮与人皮相似;系统机能:狗的血液与神经与人相似;体液成分:鸟类粪尿混合排除;草食动物尿为碱性,肉食动物尿为酸性;疾病特点:旱獭肝炎病毒感染与人相似等。
(2)特殊性原则,特殊结构与特殊反应。
大鼠肝脏再生能力强,可用肝外科研究;大鼠无胆囊,容易收集胆汁,可作胃部研究,但不能用作胆囊研究;大鼠踝关节易发炎,可作关节研究;大鼠骨骺线不闭合,可作骨骼发育研究;大鼠垂体易取出,可作垂体实验等。
兔,刺激性排卵,可用作避孕药研究;兔皮肤敏感可用化妆品实验,但有硬囊;颈神经血管束中有三根粗细不同的神经,最粗白色为迷走神经,较细灰色为交感
神经,最细为减压神经,独立分支,可
作神经观察实验。
兔的胸腔中央有纵膈
将胸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开
胸后打开心包暴露心脏进行实验时无
需人工呼吸;兔对辐射很敏感,辐射实
验不能用兔。
豚鼠淋巴系统发达吲哚羟
基反应敏感可用作化妆品测敏;因其不
能合成VC,易患坏血病,可作相关实
验;它的抗血氧能力强,可用作缺氧耐
受实验。
(3)标准化原则,根据课题研究的目
的、内容、水平,选用相匹配的标准化
实验动物。
我国已实行了实验动物质量
合格证制度,是标准化实验动物的标
志。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类别选择有近交
系、封闭群、杂交一代,应根据课题内
容要求,综合评价,合理选择。
研究经
费也是选择实验动物必须考虑的因素;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等级选择如对于
一些具有国际交流意义的重大课题,最
好选用SPF动物等。
(4)规格化原则,规格尽可能一致,
年龄一般使用刚成年的,体重选择,如
小鼠一般选择18-25g;性别要求雌雄
各半,除一些实验如研究子宫内膜异位
症等妇科病时,选择雌性鼠。
买回来的
鼠需观察7-10天,看其生理及健康状
况,并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后方可进行实
验。
(5)经济化原则,在不影响实验质量
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最易获得、最经济、
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
2.什么是医学研究的基本途径?
医学科学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
部分,动物实验利用实验室实验条件,
进行包括试管内的、动物离体器官的
组织、细胞,尤其是整体动物实验研究。
第五章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1.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科学研
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
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2.复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是什
么?(展开详见P101)
(1)使用动物模型避免了人体实验造
成的伤害(2)平时不易见到的疾病可
用动物随时复制出来(3)可提供发病
率低、潜伏期长和病程长的疾病资料
(4)可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增加方
法学上的可比性(5)样品易得,实验
分析简化(6)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
病本质
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怎样分类?
(一)按模型产生的原因分类
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是指通过使用物理、
化学、生物学等致病手段,人为地造成
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形成人类疾病动
物模型,在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等方
面有所改变,即人为诱发动物产生类似
人类疾病模型。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是指不加任何人工诱
发,在自然条件下动物自然产生的疾
病,或者由于基因突变的异常表现通过
遗传育种保留下来的动物疾病模型。
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Segative
animal model)是指特定的疾病不会
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可借以探讨为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