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五分子和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市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五分子和原子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8九上·兰州期末)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物质的构成
B . 性质与用途
C . 化学之最
D . 化学与生活
2. (2分)(2018·河北) 下列应用于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 . 防毒面具—活性炭吸附有毒物质
B . 利用声呐探知海洋深度—回声定位
C .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D . 船闸--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 (2分) (2017九上·盐城期中)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 . 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间隔变大
C . 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D . 地面气球飘到空中胀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B .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 .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一定改变
5. (2分) (2018九上·广东月考)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 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 室温下,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C . 室温下,1g木炭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碳
D . 室温下,1g红磷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五氧化二磷
6. (2分) (2017九上·常熟月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尚湖里清澈的湖水
B . 冰水混合物
C . 人呼出的气体
D . 净化后的空气
7. (2分)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 . 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D . 氧气和臭氧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8. (2分) (2016九上·秀洲月考)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原子
9. (2分) (2016九上·北京期中) 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
A .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C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D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0. (2分)(2017·平南模拟) 已知X+、Y2+、Z- 三中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Y、Z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大小应为()
A . X<Y<Z
B . Z<X<Y
C . Y<Z<X
D . Y<X<Z
11. (2分) (2017九上·苏州月考) 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 131
B . 127
C . 78
D . 53
12. (2分)(2018·河南)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右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 . 图中n的值为8
C .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 . 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13. (2分)(2018·长春模拟)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 N2、O2等均匀混合
C . N2、O2的体积比为5:1
D .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共3题;共9分)
14. (3分) (2016九上·宁都期中) 某阴离子的结果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________
A.9
B.10
C.12 D.________.
15. (2分)(1)汽车常用的燃料主要有汽油和柴油,组成汽油和柴油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 ,柴油车尾气有较重的黑烟,原因是________ .
(2)针对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专家建议人们佩戴含有活性炭的专用口罩,这种口罩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等原理减少人们对可吸入颗粒物与有害气体的吸收.
(3)举例说明治理空气中有害气体污染的有效方法________ .(一点即可)
16. (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
(3)右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
(4)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若8 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________ g。
物质A B C D
微观示意图
三、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17九上·垦利期中) 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1)
该原子有________个电子层,X的值是________,M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
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
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空,下同)
(4)
M元素和第(2)小题的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9分)
14-1、
15-1、
16-1、
三、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