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魏政权与北方民族关系概论
淝水之战以后,北方的前秦政权瓦解,以前为苻坚所征服的各族纷纷独立,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北方的短暂统一被彻底破坏。

自此,北方又陷入分裂,公园386年,拓跋鲜卑部落的首领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何)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后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

史称“北魏”,孝文帝改汉姓后也成“元魏”。

北魏建立以后,便着手进行统一战争,当时的北方多个政权并存,它虽然面临诸多敌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时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随着战争的深入,北魏逐渐统一北方。

(北魏建立后,以战争为主,征服其他政权,拓跋焘于公元427年,用3万骑兵攻破了坚不可摧的胡夏统万城。

公元431年灭胡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浑,又于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统一)。

北魏不仅在北方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而且还发动了对南朝的战争,夺去了南朝的几个军事重镇。

(由于南朝的经济实力发展迅速,北魏放松了对南朝的进攻,将主要精力放在北部地区)。

北方少数民族以柔然的力量最为强大。

柔然可汗为掠夺魏境的粮资和雄据大漠南北,连年互相攻战。

北魏为防御柔然,拱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修筑长城,东起赤
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延袤2000余里,并设军镇、置戍卒。

柔然为适应军事上的需要,也建立了一整套军法。

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八月,即北魏拓跋焘即位之初,柔然可汗大檀率6万骑兵疯狂入侵北魏云中(今和林格尔西北)。

拓跋焘力排众议,亲率2万大军赴云中救援,最终以少胜多大败柔然军。

魏帝为彻底摆脱北面柔然与南朝刘宋两面夹击的威胁,并雪云中被围之耻,在大败赫连夏,克其都城统万(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后,决心集中力量打击柔然。

神鹿加二年四月,与众大臣商议击柔然,公卿大臣及保太后担心宋军进攻,均竭力劝阻。

太常卿崔浩认为:宋闻陛下克统万,内心深怀恐惧,必不敢动;柔然自恃遥远,谓我力不能制,防备松懈已久,故夏则散众放牧,秋则聚众南掠,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之。

此战,魏军长途奔袭,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大破柔然,威服高车,为稳定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此,柔然势力削弱。

双方虽仍有交战,但以北魏远袭居多,柔然主动进攻较少,并时有和亲往来。

面临民族众多的统一体,如何有效统治又成了摆在统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拓跋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在战争中,被驱迫当兵的各族人民在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驱逼。

例如,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围攻盱眙时,写信给刘宋将领,信中说到,攻城的不是我鲜卑人,你杀了他们,免得他
们将来造反。

北魏为了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卢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军镇,进行严厉统治。

魏律规定犯谋反大逆者,亲族男女不论少长都会被处死,甚至还在实行原始的车裂法。

仅国史一案中,被灭族的北方汉族大姓就达千余人之多。

北魏孝文帝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此次改革是一次汉化过程,孝文帝使治下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向汉族学习,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过程,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北魏前期为了攻击和防御柔然政权,沿平城(大同)北由西向东依次设置的六个军事据点,即六镇;北魏前期,柔然是其最重要的敌人,六镇将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戍防军人主要是鲜卑人,也有来自中原的“强宗子弟”。

草原另一民族高车受柔然压迫,内附后,也被安置在六镇地区,分屯边境。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主要经营中原,导致六镇地位急剧下降,军镇将领待遇下降,行汉化政策全力拓南,北方便无力顾及,鲜卑上层分子便不愿去边镇,而是将罪犯发配军镇。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柔然是“北朝边境外的强国”,柔然具体是属于哪个民族呢?《宋书》、《梁书》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南齐书》则认为是“塞外杂胡”,欧洲有学者认为太平洋沿岸的阿哇尔族东迁,即柔然。

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柔然上层分子是从
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

北魏前期以北魏征伐为主结合柔然寇边犯塞为中心内容的双方征战关系在中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宋书》中提到的柔然“与中国亢礼”,《南齐书》中“与魏虏为仇敌”的局面不复存在,代之以柔然通使魏廷并有较少次数战争冲突的和战关系。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北魏。

综合分析,北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魏初期是以战争为主,等到各民族被征服后,北魏统治者又开始了缓和民族关系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