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化学实验中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以避免浪费
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滴出,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C 、给烧瓶里的物质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
D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但要及时盖上灯帽
2、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了如下方法: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面(纸条
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
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体周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
B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
C 、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
D 、该测量方法正确
3、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高度为2.5厘米,
插入沸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
那么,当这支温度计液柱的高度为5.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 ▲ ) A 、20℃
B 、33℃
C 、36.7℃
D 、50℃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 、20毫米=20毫米×
1000
1
米=0.02米 B 、0.05米=0.05×106
纳米=5×104
纳米 C 、19升=19×1000厘米3
=1.9×104
厘米3
D 、3吨=3×1000=3000千克
5、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该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
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宜的含水量约为70%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6、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B、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C、生物都能运动
D、生物都能从外界摄取食物
7、如图所示,一杂技演员骑一辆独轮车先沿粗糙的水平面以v1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后运动到一光滑水平冰面上,仍沿原方向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2,
比较v1、v2的大小关系是:(▲ )。
A. v1一定大于v2
B. v1一定小于v2
C. v1一定等于v2
D. 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变形虫的个体就是一个细胞
B、番茄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银杏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D、肝脏属于消化系统
9、右图为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亲缘的关系近
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
D、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
10、下列选项中,1、2、3之间能构成右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
1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
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
最大D、一样大
12、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
烧杯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
1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一药匙食盐放入装有10毫升水的三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
底部都有少量食盐。
为了让食盐完全溶解,甲同学对烧杯进行加热,乙同学在烧杯中继续加入10毫升水,丙同学往烧杯中再加入10毫升酒精,结果甲、乙同学都达到了目的,丙同学未达到目的。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是不同的
B.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C.物质的溶解能力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不同种类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14、下图是一束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一部分光折射,一部分光反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极其微小,只能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C、液体蒸发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引起的
D、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空隙一定减小
16、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航员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C、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17、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
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
B、甲的密度为0.5×103 kg/m3
C、乙的密度是甲的4倍
D、甲、乙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
18、已知ρ铝=2.7×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若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相同体
积的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铜球不可能是空心的
C、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体积比铜球的空心体积大
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
19、下列应用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大无关的是(▲ )
A、利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将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为房间供暖
C、冬季的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秧苗冻坏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造水电站,用水发电
20、下列对图1~4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1: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B、图2: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冰棍,表面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图3: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
D、图4: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形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21、(4分)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若改
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该物体的长度,则测
量结果是▲。
22、(8分)下图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滴的液体是▲。
(2)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这是由于图中所示的
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3)右图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
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填序号)。
(4)若要将视野左下方的一个细胞进行高倍镜观察,需进行下列操作中的几项: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将装片向右上方适当移动;④将装片向左下方适当移动;
⑤调节光圈;⑥转动物镜转换器。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23、(6分)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复杂的结构是细胞▲的结果。
图中过程2的意义在于▲。
(2)被蚊子叮咬时,人能感觉到并会用手拍打,这是通过图中▲(选填“甲”、“乙”或“丙”)所示的细胞来传递信息的。
第23题图第24题图
24、(4分)如图,A、B、C、D四种生物都属于▲生物,其中属于动物的是▲。
25、(6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当t=1秒时,物体处于▲状态。
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牛。
26、(4分)如甲图所示,在金属框
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
使金属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
P和Q两部分肥皂膜刺破,棉线
圈的形状将转变为乙图中的▲(填字母编号);这是由于▲引起的。
27、(6分)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小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
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
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2)调节完毕,小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操作中他再次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
当是▲。
(3)最后,小鹏用调好的天平准确地称得物体的质量为62.6克,他在右盘中放了50克和10克的砝码各一个,请你在右图的横梁标尺上画出此时游码的位置。
28、(8分)如图所示,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
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
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加热时需要搅拌沙子,
目的是▲。
(2)在两只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出现。
用手摸两块玻璃片,发现装▲(选填“沙子”或“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较高,原因是▲。
29、(4分)有下列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①蔗糖能溶于水;②滴水成冰;③氢气燃烧;④镁
可以燃烧;⑤鸡蛋发臭;⑥玻璃破碎;⑦酒精易挥发;⑧铁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生锈。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三、实验与探究(共20分)
30、(4分)小晶同学通过观察发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
刻(即叶片边缘上的凹陷)小;而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
她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
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成相
似的6段,埋入装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
②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只花盆中,分为A、B两组,每组3盆;
③将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B组花盆放在荫蔽处,在相同条件下,正常管理一段时间后,观察
结果。
【预测结果】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那么小晶的实验结果应是▲。
【交流讨论】小莹认为小晶的设计不够严密,还应选取▲同时进行实验。
31、(8分)暑假期间,小宝同学在某古镇旅游时,发现很多小店卖米酒和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
量取,但量取米酒所用器具比量取相同质量的酱油所用器具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图(甲)所示现象作出解释。
▲
(2)小宝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
回家后,按图(乙)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
由图(乙)所示数据测得的米酒密度为▲ kg/m3。
(3)按照小宝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32、(8分)学校的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
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右图所示的折光系统。
问:
(1)这位李老师的视力已患上▲ (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
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
▲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作用。
四、分析与计算(共10分)
33、小丁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3.2m3。
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
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空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
试计算:
(1)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2)这堆稻谷的总质量有多少吨?
34、2011年2月21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抵近南极中山站,考察船与中山站之间是一层海冰。
科考队员打算驾驶履带车驶过冰层前往中山站,载人履带车的质量为25t,每条履带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
为探测冰层的承受极限,科考队员把质量为280kg、底面积为400cm2的钢锭压在水平冰层上,冰层恰好处于极限状态(有微小裂缝但无明显破裂)。
问:
(1)载人履带车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压强,防止冰层破裂;
(2)冰层能承受的极限压强是多少?
(3)通过计算判断履带车能否安全驶过冰层?
杭州西溪中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考
初一科学参考答案
一、我能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答案
二、我能填空(每空2分,共54分)
21、2.64~2.66cm均可;2.6或2.7cm
22、(1)清水;(2)③;(3)①和④;(4)④⑥⑤①
23、(1)分裂、生长和分化(不全不给分,顺序错误扣1分);形成组织(2)甲
24、单细胞;B(或草履虫)
25、(1)加速(2)2N,2N 26、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7、(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向右盘添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略
28、(1)沙子的比热比水小;使沙子受热均匀
(2)水;水蒸气液化放热
29、③⑤;①⑦
三、我能探究(共19分)
30、【预测结果】A组的蒲公英长出叶片较大、叶缘缺刻小的叶;B组的蒲公英长出叶片较小、叶缘
缺刻大的叶。
【交流讨论】长在荫蔽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
31、(1)米酒的密度比酱油小,米酒的体积就比相等质量的酱油的体积大,所以量取米酒所用的器
具比量取相同质量的酱油的器具要大一点。
(2)0.96×103
(3)偏大;按B→C→A的顺序进行实验
32、(1)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2)凸透镜会聚
四、我能计算(共7分)
33、(1)1.25×103kg/m3;(2)4吨
34、(1)增大受力面积
(2)解:F=G=mg=280Kg×10N/Kg=2800N
S=400cm2=0.04m2
P=F/S=2800N/0.04m2=70000Pa=7×104Pa 答:
解:m=25t=25000kg=2.5×104kg
F=G=mg=2.5×104kg×10N/Kg=2.5×105N
S=2m2×2=4m2
P=F/S=2.5×105N/4m2=6.25×104Pa<7×104Pa
∴履带车能安全驶过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