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与边界|1994年卢旺达100天种族大屠杀尸横遍野谁之过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族群与边界|1994年卢旺达100天种族大屠杀尸横遍野谁之
过错?
前言:
26年前,非洲“千丘之国”的卢旺达发生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屠杀惨案,受害者是图西族人,百日内近百名平民遇难,犹如人间地狱。
这场杀戮,可怕的并不仅仅是胡图族举起的刀,还有大多数人是由于熟人的举报与揭发才未能幸免,甚至昔日的邻居就是刽子手之一。
没有人阻止这场杀戮,国际社会无人发声,竞相沉默,
而卢旺达曾经的殖民主——比利时,以10名维和士兵遇害为由,也撤走了驻军。
这场杀戮看似是卢旺达内部民族矛盾,其实祸根是比利时殖民者埋下的,若不是他们强行把胡图族和图西族分出阶层,也不会有后来胡图族和图西族大大小小的冲突和矛盾。
我们先跳过1994年这场屠杀惨案,先从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历史由来逐一说起。
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历史由来
电影《卢旺达饭店》剧照
说起胡图族和图西族,其实我觉得要分两个时期来说:卢旺达沦为殖民地前和沦为殖民地后(为什么这么分后面会讲)。
1.卢旺达沦为殖民地前,也就是1884年之前。
卢旺达当时已经存在胡图族和图西族了,还有个特瓦族。
据资料记载,当时的胡图族是由尼罗特人迁入了班图族(最大族群),而图西族的祖先就是班图族,
但是据现代的Y染色体的遗传研究,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有血缘关系。
也就是说,不管这两个民族祖先是不是一个,到了后来,他们已经互相融合了。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傻傻分不清。
有人说,当初比利时殖民者可是拿尺子挨个量他们鼻子宽度来区分他们的,这样说并不准确,当时比利时确实有这个举动,但最后也没通过鼻子分出来,这在后面我会写到。
而当时统治卢旺达的是图西族,我个人认为还是图西族更土著的原因,当然这个问题好多人说的不一样。
胡图族主要从事农耕,图西族则以游牧为生。
也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的,没有什么民族矛盾,而且“图西”和“胡图”的称呼应该都来源于之后的殖民者。
(这段没考证,但看资料据历史学家研究,“图西”一词的含义指的是大畜牧主,而“胡图”一词的含义则是指乡下人、行为粗鄙的人,可能基于地位和阶层的描述。
)
但这一切在殖民者到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卢旺达沦为殖民地后。
欧洲的殖民者到来后,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殖民文化。
在沦为德国和比利时殖民统治那段时期,图西族人由于肤色白一些,身材相对高大一些,外表接近欧洲人或白种人,
因此被殖民政府认定其人种优于胡图族人,所以选定他们来进行间接统治。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分两段来说的原因。
现在我们说的图西族和胡图族,其实是被殖民者划分阶层后的两个族群,而不是最初的那两个民族。
1918年沦为比利时殖民地后,比利时殖民者除了从身高、肤色、五官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族群划分之外,还根据家里财产进行划分,占有10头牛的人就是图西人,剩下的根据职业再分为胡图人和特瓦人,自此之后,种族身份就被固化了。
财富变化决定一个人的种族和阶层:
原本一个“胡图人”家里若是有10头牛,那就被认定为“图西人”;
相反尽管你是“图西人”,家里如少于10头牛,那就被认定为“胡图人”。
这就是殖民者种下的祸根。
而在卢旺达为德国、比利时的殖民地时期,18%图西族的始终统治着占约80%左右人口的胡图族。
以上,就是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历史由来。
人一旦有了阶层之别,必然会产生矛盾。
胡图族和图西族矛盾的祸根:比利时殖民者
上面说到欧洲殖民者由于看图西人比较“顺眼”,力捧他们上位,或许也可能是因为这片土地原本也是图西人统治的,总之,他们先划分了种族,又制定了不同的区分政策:
最高阶层——比利时人;
第二阶层——图西人;
底层——胡图人。
并且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殖民政府规定所有人必须携带身份证,上面注胡图族或图西族。
在上面我已经写到殖民者各种区分的办法,就不重复写了。
那么,图西人和胡图人待遇有什么天壤之别?
举个例子:
若是“图西人”,从文化到语言等方方面面享受着“高等”教育;
如是“胡图人”,那么,对不起,继续种地劳作吧。
除此之外,两族不准通婚,胡图族打图西族要被处死、图西族打胡图族仅被罚款等等。
这一系列的举措,加深了这两个民族的矛盾。
想想不过几十年,当人们有了阶层的认知,意识到自己被“区别对待”后,不可能不去憎恨这一切不公,
而他们把这些理念又灌输给下一代,年少的孩子都对自己阶层的“高低贵贱”深信不疑。
以至于后来明明还年少的胡图族孩子都对图西族憎恨无比。
若说比利时殖民者仅仅做了这些也就罢了,但是更可恶的是1962年。
1962年卢旺达独立。
比利时殖民者归还主权,但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把主权归还给了一直受压迫的胡图人!
有句俗话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直在底层受压迫的胡图人一旦成了统治者,新仇旧恨就这样悉数还击给了图西族,
从此以后,卢旺达先后发生过好几次种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屠杀已经不是突发性的历史上的唯一一次,
但是前几次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很快就会化解了,
直到1994年这一次,就是根本无法收场了,最后是在联合国的军事干预底下,联合国的维和部队的干预底下,这个冲突才被最后平息下去。
1994年,卢旺达惨案
起因是1994年4月,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赴坦桑尼亚开会,飞机在卢旺达总统府附近被击落,遇难。
至于飞机是被谁击落的,至今是谜。
但胡图族人把矛头指向了图西族,他们声称是图西族的阴谋!
就这样,总统遇难不到20小时,卢旺达开始了长达100天的种族大屠杀,所谓的屠杀,是胡图人屠杀图西人,据说约有80万人死于这场屠杀,而图西人反击后,又有十几万胡图人遇难。
尽管都说胡图人和图西人是从外表区分,但我上面也说了,其实这两个民族之前已经融合,实际上这区分不了的。
但是,因为比利时殖民者的区分政策,每一个卢旺达人都知道自己的种族,也清楚左邻右舍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用种族身份来指代人,譬如“住在那儿的图西族人”。
在大屠杀开始后,有许多图西族人原本躲藏了起来,却不幸被熟人举报,
甚至一些与胡图族人,为了自保或者个人利益,选择揭发自己图西族亲友的潜藏地点。
对这点来说,想起曾看过的一部电影《他人之子》,女主也是被邻居举报后,最终死于集中营。
帮助过图西族、和图西族联姻的胡图族人很多时候也会成为攻击的对象。
同年7月,图西族武装联合乌干达(也是图西族掌权),进攻卢旺达,击败了胡图族政府。
200万胡图族人害怕报复逃离自己的家乡到邻国,而这中间逃亡的胡图族除了一部分的迫害者,更多的是胡图族难民。
族群与边界
在挪威作家费雷德里克·巴特的《族群与族群边界》一书中,提出“族群边界”这个概念。
简短点说,巴特所说的这个"边界",并不是地理上的,而是指一
种"社会界限"。
回顾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历史,两个种族到底有多大的仇恨?
其实没有。
事实上,他们可能血脉相融,语言相通,甚至习俗和文化都一样,他们原本就是无差异的两个族群,直到殖民时代的到来。
殖民者,生生根据人的相貌、财富把原本平等的两个种族,划分出两个新的种族。
而“优异”的图西族,享受着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资源;
而“劣等”胡图族,被压迫在底层苦苦挣扎。
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他我之别,这实际上就是分类,边界就产生了。
这是怎样一种边界?
面对欧洲殖民者,卢旺达居民本能的与他们这样陌生的种群保持着距离;
而他们内部,又因为被植入的等级观念,胡图族和图西族同样保持着距离。
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分类下,如对自己族群受到的待遇不满,就会产生大量的族群性积怨。
这种积怨更进一步就是疯狂的报复。
所以说,胡图族和图西族的矛盾元凶,是欧洲殖民者的权力介入和政治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