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功 能监测
1、神志 重度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多汗,严重 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2、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节律、幅度、胸腹式呼吸活动 3、皮肤粘膜颜色的观察急性二氧化碳潴留可见皮肤粘膜充血潮红、 多汗、眼结膜充血水肿;缺氧时皮肤粘膜紫绀。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1、呼吸道感染 2、尿路感染 3、血行感染 4、各种引流管的逆行感染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1. 加强口腔护理 2. 防止误吸,促使分泌物排出。应强调每2小时变换1次体位,以防止坠积性肺
炎。鼻饲后至少应侧卧或高斜坡卧位1小时,以防误吸。 3. 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 4. 严格无菌操作 5. 对相关器具做好消毒处理。 泌尿道感染的控制 1、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留置尿管时,根据医嘱适当膀胱冲洗,及早拔出管路。 3、妥善固定导管。 4、选用全封闭无菌贮尿袋,并将引流管、贮尿袋放在能确保尿液向下畅通引流
4、观察口腔粘膜情况,异常时报告医生给予 相应处理。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眼部的 护理
预防结膜、角膜炎。滴氯霉素 4qh. 经常清洁眼内分泌物眼睛不能闭 合的病人,涂红霉素眼膏,用湿纱布 盖住双眼,以保护角膜。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高热护理
1.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1)局部冷疗:冰袋、冰帽、化学致冷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分布处。 (2)全身冷疗:擦浴全过程不宜超过 20min。①温水擦浴:水温32~34℃; ②酒精擦浴:浓度 25%~30%,温度30℃;禁忌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 足心部位。
3. 妥善固定:导管要固定牢靠,避免随呼吸运动使导管上、下滑动,以损伤气管 粘膜。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选用适当的牙垫,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将导管 咬扁。每班记录刻度并做好交接班。
4. 防止漏气:人工辅助通气需给气囊充气,气囊压力适当过高气管黏膜易缺血、 溃疡,甚至引起气管狭窄。每班监测气囊压力。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1. 插管前护理:充分给氧,备好、插管器械和吸引装置。清醒患者解释,给予镇 静剂,减少患者痛苦,防止躁动,减少物理损伤。
2. 正常位置:气管插管的尖端位于气管隆突上 2-3cm,相当于第3至4后肋水平。正 常为具门齿 22-24cm. 可通过X线了解位置深度,如听诊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则 提示过深,可适当回拨。
2.加强病情观察:每 4h测量体温一次,行降温措施 30min 后测量并记录体温。 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的变化。 3.补充营养及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每日饮水量以 3000ml为宜。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一、气管插管的护理
于胸腔60—100厘米。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四、胸腔引流管护理
4.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按照病情需要,每天或每小时观察记录。引流 液 为血性液体,大于200/h,连续3h以上,则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因报告医生, 做好开胸手术准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及引流液的情况。
5、保持引流管通畅 ,取半坐卧位,经常挤压引流管,鼓励患者咳嗽,注意水封 瓶的波动情况。倾倒水封瓶内的血和液体时应先将引流管夹住,以免空气进入 胸腔。引流瓶必须经过消毒才能使用。一般每天更换 1次。
致使空气进入胸膜腔时,应重新连接或调整水封瓶引流装置。 2、引流管阻塞。引流量逐渐减少或数小时内无变化,一般说明引流自然停止,但
也有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可自上而下连续挤压导管,使阻塞物排入水封瓶内。 如玻管内液面无波动,还须排除引流管弯曲受阻。 3、胸腔引流管滑脱 导管脱出可致大量气体进入胸腔,应立即用无菌凡士林纱布 放于胸壁导管插入处,用手牢牢压住,使其密闭,并通知医生重新置管。 4、皮下气肿 轻者切口周围肿胀,有压痛、捻发音;重者则从切口周围向外 扩散,可波及颈部、面部、胸腹部。绝大多数是因引流管周缝合不严所致,应 重新缝合管周组织。其次,要注意引流管的通畅,若胸内排气引流不畅而致压 力升高气体外逸亦可形成皮下气肿。
危重患者的护 理管理
危重患者: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
1 ICU的护理人员 2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3 I危CU重患症者患的者基的础管护路理护理
4 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 5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6 ICU的仪器配备管理
1 ICU护理人员
合理人员配置:按照 重症护理人员要求比 例为:1:2.5-3
口腔护理
1、每日口腔护理三次,选用合适的护理液, 以防口腔炎的发生。
2、行经口气管插管者,可将牙垫取出,用开 口器撑开一侧牙齿,进行口腔护理后改置于另一 侧牙齿,口腔护理完毕后再放入牙垫固定好导管。 清洗过程中,注意防止气管导管脱出。
3、在进行口腔清洁时,要将气管导管套囊封 闭,以防清洁液进入气管。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 我们要的理想icu病房:
1、空气消毒装置。 2、良好的通风装置。 3、占地面积18~25M2/每床。 4、呼吸机废气排放设施;能排出至室外。 5、每床有1个洗手池(新建),或全病房至少须有 2个洗手池;应有非
手触式的出水和干手装置。 6、应设置中央护士站 7、每一个护理单元应多为单床设置,但不应超过 2张为宜,每间(每床)
? ICU的仪器设备应由专职技师负责保养维修和管理,技师人数可视设备的多 少而定。
? 凡精密仪器必须登记入帐,定期维修保养。(每周一次)
6.拔管护理。引流量小于50ml/d,无渗血即可 拔管。对于脓胸患者,引脓量小于 15ml/d 时在拔管,拔管嘱患者尽量深吸气后屏气,快速拔管,用油砂覆盖, 24h内注意患者呼吸情况,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和漏气,及时处理 。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五、胸腔引流管护理
意外情况的处理 1、若因连接处松脱、水封瓶玻璃管未插入液面以下、水封瓶倒翻或打破等原因,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四、胸腔引流管护理
胸部闭式引流管包括心包、纵膈、胸膜腔三种 常规护理
1、保持胸腔引流装置的无菌和密闭,各衔接口衔接良好。接患者胸腔导管的长 管应始终保持在水封瓶液面以下,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2.维持一定的负压胸腔内的负压是靠调节管浸入水面的长度来维持的。 3.妥善固定,定时检查和挤压,防止脱落、扭曲与堵塞。水封瓶放置要得当,低
消毒,每班更换无菌纱布。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创口及周围皮 肤有无感 染、湿疹。若使用金属带套管导管,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 2次。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二、气管套管的护理
5.及时吸痰:护士应进行肺部听诊和叩诊,以判断吸痰时机,有痰及时吸痰,吸 痰前要加大氧浓度,时间﹤ 15s。痰液粘稠根据医嘱雾化及使用湿滑液。
一、气管插管的护理
5.保持通畅:按需吸痰,保持通畅。吸痰动作轻柔,时间﹤ 15s,同时要清理口 腔内分泌物。
6.防止喉头水肿发生:对留置时间 72h以上者,或小儿,应尽早气管切开。防止 自行拔管,引起重度喉头水肿或缺氧,拔管前推地塞米松 5mg,拔管后行雾 化吸入。
7.心理护理:插管后患者当即失声,故应该做好心理安慰,通过手势或纸笔与 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需要。
6.保持气道湿化:目的是替代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经湿化的气体相对湿度 应达 100%,温度达到35~37℃。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三、脑室引流管护理
1.保持引流装置密闭无菌,连接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不能在引流 管上任意穿刺,以造成脑脊液的渗漏及细菌感染。每天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注 意无菌,严谨拎起引流袋造成逆行感染。
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
体温 监测
体温监测的标准是连续、准确、最小侵入、易于使用和便宜。 长时间的高热和低温均可损害人的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高热容易损 害中枢神经系统,低温导致循环障碍、缺氧,甚至发生室颤。因此对 体温的监测及其重要。 动态监护中心体温、皮肤温度及两者温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
2.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打折或压在患者头下,若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患者诉头痛 或患者意识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密切观察敷料情况,及时发现导管有无 脱出,及时处理。
3.防止脑脊液丢失过多,首次放脑脊液不宜过多,以免突然改变颅内压。引流袋 置于患者床头,引流管的最高位置因高于脑室前角 10-15cm,不能用负压吸引。 脑脊液超过 500ml, 因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
1.做好入科皮肤评分 2.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3.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 明确交班程序,发生问题接班护士要及 时处理,不允许不管不问导致情况恶化。 建立皮肤交接班制度。 使护士掌握不同皮肤损伤的处理方法。 不断创新,改进护理方法,对疑难病例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危重症患者 Nhomakorabea基础护理
应有信息终端。 8、备有隔离(应急)床位 。 9、应急供气、供电系统。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 我们可以做的:
1.限制人员的出入 2.严格更衣、换鞋制度 3.养成洗手习惯 4.力求使用可弃制品 5.重视室内卫生 对室内消毒效果要定期监测,要求空气中菌落数<
200cfu/m3 6.加强床单位的终末处理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二、气管套管的护理
1. 切口前准备:解释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备气切护理包、负压吸引、无影灯、 型号合适套管。
2. 体位:颈部伸展,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的居中位置。 3. 妥善固定:用寸带固定套管,要松紧适当,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度。导管与呼吸
机管道相连后适当支撑管道,不要把重力压于导管,以免压迫气管而造成坏死。 4. 预防感染:每天紫外线消毒 2次,每次30分钟。气管切开皮肤周围用 1%的碘伏
分层护士人员培训:
培养护士的专科知识 、
专科的监护技术、仪器 设备的使用
员人理护的量质高
1、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 2、高度的责任心与慎独精 神 3、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 敏捷、头脑清醒 4、团队合作精神 5、有效护患沟通 6、有效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 基础护理质量不仅与患者康复息息相关,而且也体现医院 的整体护理水平。 制度化:明确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针对性:评估临床体征,采取个体化的基础护理措施。 延续性:落实各项护理制度,保持高质量护理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不断评估基础护理效果,纠正错误,制定预 防措施等。
的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水平,严禁贮尿袋倒向放置。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血行感染的控制 应十分强调无菌操作。因所用器具一般均经过严密消毒,污染环节主要在操作
过程,故应重视正确的操作训练。 各种引流管应保持通畅。只要引流通畅,感染一般就不致蔓延。
ICU的仪器配备管理
? ICU需要设置许多仪器,除一般病房必备的诊疗仪器外,还应拥有:①监护仪: ≥1台/每床,应备有机动。监护仪至少应具备心电、呼吸、 SPO2、无创血压与双 有创压力六道,EKG示波>6个/桢。②呼吸机:1台/每床,有创呼吸机>80%(> 60%为合格), RICU可酌减。③输液泵:容积泵 1.5台/床、注射器泵 3台/床。④ 心排量测定装置:≥ 1套。⑤血气分析仪:≥ 1套(必备)应含血乳酸、电解质指 标。(由检验科负责质控监测)。⑥纤维支气管镜:≥1套。
1、神志 重度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多汗,严重 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2、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节律、幅度、胸腹式呼吸活动 3、皮肤粘膜颜色的观察急性二氧化碳潴留可见皮肤粘膜充血潮红、 多汗、眼结膜充血水肿;缺氧时皮肤粘膜紫绀。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1、呼吸道感染 2、尿路感染 3、血行感染 4、各种引流管的逆行感染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1. 加强口腔护理 2. 防止误吸,促使分泌物排出。应强调每2小时变换1次体位,以防止坠积性肺
炎。鼻饲后至少应侧卧或高斜坡卧位1小时,以防误吸。 3. 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 4. 严格无菌操作 5. 对相关器具做好消毒处理。 泌尿道感染的控制 1、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留置尿管时,根据医嘱适当膀胱冲洗,及早拔出管路。 3、妥善固定导管。 4、选用全封闭无菌贮尿袋,并将引流管、贮尿袋放在能确保尿液向下畅通引流
4、观察口腔粘膜情况,异常时报告医生给予 相应处理。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眼部的 护理
预防结膜、角膜炎。滴氯霉素 4qh. 经常清洁眼内分泌物眼睛不能闭 合的病人,涂红霉素眼膏,用湿纱布 盖住双眼,以保护角膜。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高热护理
1.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1)局部冷疗:冰袋、冰帽、化学致冷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分布处。 (2)全身冷疗:擦浴全过程不宜超过 20min。①温水擦浴:水温32~34℃; ②酒精擦浴:浓度 25%~30%,温度30℃;禁忌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 足心部位。
3. 妥善固定:导管要固定牢靠,避免随呼吸运动使导管上、下滑动,以损伤气管 粘膜。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选用适当的牙垫,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将导管 咬扁。每班记录刻度并做好交接班。
4. 防止漏气:人工辅助通气需给气囊充气,气囊压力适当过高气管黏膜易缺血、 溃疡,甚至引起气管狭窄。每班监测气囊压力。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1. 插管前护理:充分给氧,备好、插管器械和吸引装置。清醒患者解释,给予镇 静剂,减少患者痛苦,防止躁动,减少物理损伤。
2. 正常位置:气管插管的尖端位于气管隆突上 2-3cm,相当于第3至4后肋水平。正 常为具门齿 22-24cm. 可通过X线了解位置深度,如听诊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则 提示过深,可适当回拨。
2.加强病情观察:每 4h测量体温一次,行降温措施 30min 后测量并记录体温。 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的变化。 3.补充营养及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每日饮水量以 3000ml为宜。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一、气管插管的护理
于胸腔60—100厘米。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四、胸腔引流管护理
4.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按照病情需要,每天或每小时观察记录。引流 液 为血性液体,大于200/h,连续3h以上,则考虑有活动性出血,因报告医生, 做好开胸手术准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及引流液的情况。
5、保持引流管通畅 ,取半坐卧位,经常挤压引流管,鼓励患者咳嗽,注意水封 瓶的波动情况。倾倒水封瓶内的血和液体时应先将引流管夹住,以免空气进入 胸腔。引流瓶必须经过消毒才能使用。一般每天更换 1次。
致使空气进入胸膜腔时,应重新连接或调整水封瓶引流装置。 2、引流管阻塞。引流量逐渐减少或数小时内无变化,一般说明引流自然停止,但
也有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可自上而下连续挤压导管,使阻塞物排入水封瓶内。 如玻管内液面无波动,还须排除引流管弯曲受阻。 3、胸腔引流管滑脱 导管脱出可致大量气体进入胸腔,应立即用无菌凡士林纱布 放于胸壁导管插入处,用手牢牢压住,使其密闭,并通知医生重新置管。 4、皮下气肿 轻者切口周围肿胀,有压痛、捻发音;重者则从切口周围向外 扩散,可波及颈部、面部、胸腹部。绝大多数是因引流管周缝合不严所致,应 重新缝合管周组织。其次,要注意引流管的通畅,若胸内排气引流不畅而致压 力升高气体外逸亦可形成皮下气肿。
危重患者的护 理管理
危重患者: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
1 ICU的护理人员 2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3 I危CU重患症者患的者基的础管护路理护理
4 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 5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6 ICU的仪器配备管理
1 ICU护理人员
合理人员配置:按照 重症护理人员要求比 例为:1:2.5-3
口腔护理
1、每日口腔护理三次,选用合适的护理液, 以防口腔炎的发生。
2、行经口气管插管者,可将牙垫取出,用开 口器撑开一侧牙齿,进行口腔护理后改置于另一 侧牙齿,口腔护理完毕后再放入牙垫固定好导管。 清洗过程中,注意防止气管导管脱出。
3、在进行口腔清洁时,要将气管导管套囊封 闭,以防清洁液进入气管。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 我们要的理想icu病房:
1、空气消毒装置。 2、良好的通风装置。 3、占地面积18~25M2/每床。 4、呼吸机废气排放设施;能排出至室外。 5、每床有1个洗手池(新建),或全病房至少须有 2个洗手池;应有非
手触式的出水和干手装置。 6、应设置中央护士站 7、每一个护理单元应多为单床设置,但不应超过 2张为宜,每间(每床)
? ICU的仪器设备应由专职技师负责保养维修和管理,技师人数可视设备的多 少而定。
? 凡精密仪器必须登记入帐,定期维修保养。(每周一次)
6.拔管护理。引流量小于50ml/d,无渗血即可 拔管。对于脓胸患者,引脓量小于 15ml/d 时在拔管,拔管嘱患者尽量深吸气后屏气,快速拔管,用油砂覆盖, 24h内注意患者呼吸情况,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和漏气,及时处理 。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五、胸腔引流管护理
意外情况的处理 1、若因连接处松脱、水封瓶玻璃管未插入液面以下、水封瓶倒翻或打破等原因,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四、胸腔引流管护理
胸部闭式引流管包括心包、纵膈、胸膜腔三种 常规护理
1、保持胸腔引流装置的无菌和密闭,各衔接口衔接良好。接患者胸腔导管的长 管应始终保持在水封瓶液面以下,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2.维持一定的负压胸腔内的负压是靠调节管浸入水面的长度来维持的。 3.妥善固定,定时检查和挤压,防止脱落、扭曲与堵塞。水封瓶放置要得当,低
消毒,每班更换无菌纱布。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创口及周围皮 肤有无感 染、湿疹。若使用金属带套管导管,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 2次。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二、气管套管的护理
5.及时吸痰:护士应进行肺部听诊和叩诊,以判断吸痰时机,有痰及时吸痰,吸 痰前要加大氧浓度,时间﹤ 15s。痰液粘稠根据医嘱雾化及使用湿滑液。
一、气管插管的护理
5.保持通畅:按需吸痰,保持通畅。吸痰动作轻柔,时间﹤ 15s,同时要清理口 腔内分泌物。
6.防止喉头水肿发生:对留置时间 72h以上者,或小儿,应尽早气管切开。防止 自行拔管,引起重度喉头水肿或缺氧,拔管前推地塞米松 5mg,拔管后行雾 化吸入。
7.心理护理:插管后患者当即失声,故应该做好心理安慰,通过手势或纸笔与 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需要。
6.保持气道湿化:目的是替代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经湿化的气体相对湿度 应达 100%,温度达到35~37℃。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三、脑室引流管护理
1.保持引流装置密闭无菌,连接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不能在引流 管上任意穿刺,以造成脑脊液的渗漏及细菌感染。每天更换引流袋,更换时注 意无菌,严谨拎起引流袋造成逆行感染。
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
体温 监测
体温监测的标准是连续、准确、最小侵入、易于使用和便宜。 长时间的高热和低温均可损害人的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高热容易损 害中枢神经系统,低温导致循环障碍、缺氧,甚至发生室颤。因此对 体温的监测及其重要。 动态监护中心体温、皮肤温度及两者温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危重症患者的专科护理
2.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打折或压在患者头下,若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患者诉头痛 或患者意识有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密切观察敷料情况,及时发现导管有无 脱出,及时处理。
3.防止脑脊液丢失过多,首次放脑脊液不宜过多,以免突然改变颅内压。引流袋 置于患者床头,引流管的最高位置因高于脑室前角 10-15cm,不能用负压吸引。 脑脊液超过 500ml, 因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
1.做好入科皮肤评分 2.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3.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 明确交班程序,发生问题接班护士要及 时处理,不允许不管不问导致情况恶化。 建立皮肤交接班制度。 使护士掌握不同皮肤损伤的处理方法。 不断创新,改进护理方法,对疑难病例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危重症患者 Nhomakorabea基础护理
应有信息终端。 8、备有隔离(应急)床位 。 9、应急供气、供电系统。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 我们可以做的:
1.限制人员的出入 2.严格更衣、换鞋制度 3.养成洗手习惯 4.力求使用可弃制品 5.重视室内卫生 对室内消毒效果要定期监测,要求空气中菌落数<
200cfu/m3 6.加强床单位的终末处理
危重症患者的管路护理
二、气管套管的护理
1. 切口前准备:解释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备气切护理包、负压吸引、无影灯、 型号合适套管。
2. 体位:颈部伸展,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的居中位置。 3. 妥善固定:用寸带固定套管,要松紧适当,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度。导管与呼吸
机管道相连后适当支撑管道,不要把重力压于导管,以免压迫气管而造成坏死。 4. 预防感染:每天紫外线消毒 2次,每次30分钟。气管切开皮肤周围用 1%的碘伏
分层护士人员培训:
培养护士的专科知识 、
专科的监护技术、仪器 设备的使用
员人理护的量质高
1、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 2、高度的责任心与慎独精 神 3、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 敏捷、头脑清醒 4、团队合作精神 5、有效护患沟通 6、有效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 基础护理质量不仅与患者康复息息相关,而且也体现医院 的整体护理水平。 制度化:明确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针对性:评估临床体征,采取个体化的基础护理措施。 延续性:落实各项护理制度,保持高质量护理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不断评估基础护理效果,纠正错误,制定预 防措施等。
的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水平,严禁贮尿袋倒向放置。
ICU病房的感染控制
血行感染的控制 应十分强调无菌操作。因所用器具一般均经过严密消毒,污染环节主要在操作
过程,故应重视正确的操作训练。 各种引流管应保持通畅。只要引流通畅,感染一般就不致蔓延。
ICU的仪器配备管理
? ICU需要设置许多仪器,除一般病房必备的诊疗仪器外,还应拥有:①监护仪: ≥1台/每床,应备有机动。监护仪至少应具备心电、呼吸、 SPO2、无创血压与双 有创压力六道,EKG示波>6个/桢。②呼吸机:1台/每床,有创呼吸机>80%(> 60%为合格), RICU可酌减。③输液泵:容积泵 1.5台/床、注射器泵 3台/床。④ 心排量测定装置:≥ 1套。⑤血气分析仪:≥ 1套(必备)应含血乳酸、电解质指 标。(由检验科负责质控监测)。⑥纤维支气管镜:≥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