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本决策.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各国经验,当手工操作占75%,机器操作占 25%时,学习率一般为80%;手工操作占50%,机器 操作占50%时,学习率一般为85%;手工操作占25%, 机器操作占75%时,学习率一般为90%。
例:某企业接受顾客订单分批生产甲产品,每批 生产5件,已累计生产160件,有关资料如下:
调查显示,当累计产量达到200件时,产品成本 将趋于稳定。要求测算产量在200件时的产品单位成 本。解:根据学习曲线模型y=axb可得如下方程:
固定性制造 = 1+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率 × 技改前固定性
费用单位成本
1+产量变动率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
⑷改造后的废品损失单位成本
废品损失 =(1+废品率)× 技改前废品损失
单位成本
变动率
单位成本
4、判断工程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如果测算出来的改造后产品单位成本比改造前要低, 这说明在成本方面改造工程是可行的。当然,判断改造 工程是否可行,需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产品质量 等级的变化,等等,决策时应综合权衡。
学习内容
1. 工程项目中的成本决策 2. 产品设计中的成本决策
一、工程项目中的成本决策(改造项目)
(一)改造工程项目成本决策的基本程序
1、收集、分析与技术改造有关的资料 包括历史成本资料和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 济指标主要有: ⑴改造前的材料、燃料、动力的单位消耗水平及预 期变动程度; ⑵改造前的材料、燃料、动力的单位价格水平及预 期变动程度; ⑶改造前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及预期变动程度; ⑷改造前的工资率水平及预期变动程度;
⑵ 改进模型:TC(Q)=F+V1·Q1+V2·Q2 其中:Q1-产量;Q2-作业量;V1-单位产量变动 成本;V2-单位作业量变动成本
2、经济批量模型
3、学习曲线模型
累计 平均 单位 成本
学习曲线
累计 产量
学习曲线模型:y=axb
其中:y-累计平均单位成本;a-初始生产时的平 均单位成本;x-累计产量;b-反映学习进度的指标, 取值为负,b的绝对值越大,学习潜力越大。
价值(V)=功能(F)/成本(C)
各个部件的功能可以通过重要性对比评分的形式加 以量化,各个部件的功能得分之和就是产品的功能得分。 对于产品而言,其价值越高越好,但由于要保证质量, 产品价值的提高仍有其限度。对于功能部件,因为实现 功能的必要成本与功能是成正比的,越重要的功能需要 花费越多的成本。所以好的产品设计应使各个功能部件 的价值大体均衡(即都接近产品的价值,当然产品的价 值应尽可能地高)。部件价值过高,意味着实现该功能 的投入不足,导致产品质量没有保障;部件价值过低, 意味着实现该功能的投入太多,导致产品盈利下降。总 之,每个功能与其成本的匹配都应该恰当。
⑸废品损失单位成本 =(1-50%)×10 = 5
⑹改造后的产品 = 60.72+47.46+47.50+27+5 单位成本 = 178.68 < 200
结论:改造方案可行。
二、产品设计中的成本决策
(一)产品设计改造中的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是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要的成本,企业可结 合产品的市场定位、企业的盈利要求等,合理确定产品 的目标成本。
一级
40
5.5
20
二级
30
6
24
三级
24
6.5
27
要求:企业应该选择何种等级的甲材料。
解:A产品所耗不同等级甲材料的单位成本计算表
材料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单位产品 材料成本
220 180 156
单位产品 材料加工费
110 144 5.5
与材料有关 的单位成本
330 324 331.5
结论:选择二级甲材料为宜。
2、成本决策的分类:短期与长期;确定性和不 确定性;重复性(程序化)和一次性(非程序化); 战术性与战略性。
通常短期成本决策同时也是确定性决策、重复性 决策和战术性决策;而长期成本决策同时也是不确定 性决策、一次性决策和战略性决策。
3、短期成本决策的主要内容 ⑴ 采购环节的短期成本决策 ⑵ 生产环节的短期成本决策 ⑶ 销售环节的短期成本决策 ⑷ 其他
根据计算价值的公式,企业有五种方法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提高产品的价值:
1000=a×5b 900=a×10b 810=a×20b
…… 任选其中两个方程联立方程组,解得: 2b=0.9,a=1277.15,b=-0.152 即y=axb=1277.15x-0.152,令x=200,解得: 累计平均单成本y200=1277.15×200-0.152=570.80
令x=199,解得: 累计平均单成本y199=1277.15×199-0.152=571.24 第200件的单位成本=200×570.80-199×571.24
=483.86
二、短期成本决策的基本方法
1、定性决策方法 2、定量决策方法
⑴专家会议法 ⑵德尔菲法
⑴差别成本法(确定) ⑵成本转折点法(不确定) ⑶决策树法(概率)
三、短期成本决策的主要内容
1、选购等级材料的决策 例:企业生产A产品需耗用甲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材料 材料单价 材料单耗 材料加工费
等级 (元/千克)(千克/件)(元/千克)
产品成本虽然发生于生产过程,但其实早在设计阶 段就被基本锁定。因此,为了保证未来成本的合理性, 在产品设计阶段,要以目标成本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及改 进,要将产品的设计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
例:某汽车制造公司准备投资10亿元开发经济型家 用小汽车。公司要求的税后投资回报率为19.5%,企业 所得税率35%,根据市场情况,设计生产能力控制在年 产10万辆。价格定位在每辆8万元以内(不考虑增值税 及其他税费)。预计实际产量为设计生产能力的80% (即实际年产8万辆)。产品投产后,预计每年需要管 理费2亿元,每辆车的营销与售后服务费1000元。在上 述条件下,进行汽车设计和生产线设计时,每辆汽车的 单位生产成本应该控制在多少元以内?
2、分派追加生产任务的决策 例:企业现有一年内追加生产2000件甲产品的任务, 其下属的第一、第二分厂均可利用各自不可转移的剩余 生产能力独立完成该项任务。第一分厂的预计生产
成本为32元/件,其中单位变动成本21元,分担与剩余
生产能力有关的固定成本为8元/件,分担额外追加固定
成本6000元;第二分厂的预计生产成本为28元/件,其
⑸改造前的制造费用总额及预期变动程度; ⑹改造前的产量及预期变动程度; ⑺改造前的废品损失比率及预期变动程度。
2、计算技术改造前的平均单位成本及项目构成
3、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变动测算改造后的单位成本
⑴改造后的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1+材料单耗)(1+材料单价)× 技改前直接
单位成本
变动率
变动率 材料单位成本
第二章 成本决策
2.1 成本决策概述 2.2 短期成本决策 2.3 长期成本决策
第一节 成本决策概述
学习内容
1. 成本决策的含义与内容 2. 成本决策中评价方案优劣的判断标准 3. 成本决策的程序
一、成本决策的含义与内容
1、成本决策的含义: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与成本 相关的问题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3、选择何种生产方式的决策 例:企业生产甲产品,固定成本50000元,产品单 位变动成本20元。如果租赁一套设备,年租金30000元, 产品单位变动成本可以降到12元,企业在什么情况下租 用设备比较合适? 解:成本转折点=30000/(20-12)=3750件 结论:当产销量超过3750件时,租用设备较好。
4、长期成本决策的主要内容 ⑴ 项目投资中的成本决策 ⑵ 老产品改造与新产品设计中的成本决策 ⑶ 成本长期变动趋势预测 ⑷ 其他
二、成本决策的目标
成本决策的目标也就是在成本决策中用来评价方 案优劣的标准,与成本控制的目标相对应,分为:
1、成本最低 2、利润最大 3、竞争优势
三、成本决策的程序
当x=2时,xb即为2b,表示累计产量每增加一倍时, 累计平均单位成本下降为原成本的某个程度。2b被称 为学习率。显然,学习率越小,意味着成本随着经验 的积累而下降的幅度越大,学习效应越明显;反之, 学习率越大,成本下降的幅度越小,学习效应越不明 显。
只考虑加工领域,一般而言,手工操作程度越高, 学习效应越明显,学习率越小;而自动化比例越高, 学习效应越不明显,学习率越大。生产过程越复杂 (无借鉴时更甚),学习效应越明显,学习率越小。
中单位变动成本25元,分担与剩余生产能力有关的固定
成本为2元/件,分担额外追加固定成本4000元。
要求:企业将追加的生产任务分配给那个分厂生产
较为合适?
差别成本分析计算表
成本 一分厂
二分厂
变动成本 42000
50000
固定成本 6000
4000
总成本 48000
54000
结论:分配给一分厂为宜。
差别成本 -8000 2000 -6000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如下:
⑴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1-8%)×(1+10%)×60 = 60.72
⑵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 1+12% ×50 = 47.46 1+18%
⑶单位产品固定性 = 1+14% ×50 = 47.50
制造费用
1+20%
⑷单位产品变动性 =(1-10%)×30 = 27 制造费用
解:目标利润(税后)= 1000000000×19.5%
= 195000000(元)
目标利润(税前)= 195000000/(1-35%)
= 300000000(元)
目标销售收入 = 100000×80%×80000
= 6400000000(元)
单位产品 = 6400000000-300000000-200000000 -1000
目标成本
80000
= 72750(元/辆)
考虑到未来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中相关因素会发生变化, 将目标成本适当调低,如70000元/辆左右为宜。
(二)产品设计改造中的价值工程分析
A. 价值工程分析的基本原理 产品是由各个功能部件构成的,只有控制了各个功 能部件的成本,才能最终控制作为整体的产品的成本。 这就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应将产品整体的目标成本恰当 地分解到产品的各个功能上去,求得各个功能部件的目 标成本。通过不断调整设计,使每个功能与其成本都能 恰当地匹配,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目标成本。 分配目标成本到产品的各个功能上的有效方法,就 是价值工程分析。价值工程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产品 功能与成本的比较,以便选择合适的产品设计方案。产 品的功能与其相应成本的比值,在价值工程分析中被称 为“价值”,计算公式为:
4、其他短期成本决策(略)
练习:利用学习曲线模型进行成本预测。 企业不同累计产量下的累计生产总成本如下:
累计产量 (件)
累计生产总 成本(元)
10 10000
20 18000
40 32400
80 58320
160 104976
要求:根据学习曲线模型预测累计产量达200件时 的累计平均单位成本。
第三节 长期成本决策
1、确定成本决策的目标 2、设计备选方案 3、进行成本预测 4、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5、确定行动方案 6、组织实施成本决策结果
第二节 短期成本决策
学习内容
1. 短期成本决策的基本模型 2. 短期成本决策的基本方法 3. 短期成本决策的主要内容
一、短期成本决策的基本模型
1、成本性态模型
⑴ 传统模型:TC(Q)=F+V·Q 其中:TC(Q)-总成本;Q-产量;F-固定成本 总额;V-单位变动成本
(二)案例
企业生产甲产品现准备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改造前 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成本 直接 直接 固定性 变动性 废品 合 项目 材料 人工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损失 计
年均单 位成本
60
50
50
30 10 200
根据改造方案,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将发生以下变化, 请判断技术改造方案是否可行。
⑴预计材料单耗下降8%,材料单价上涨10%; ⑵预计工资率水平将上升12%; ⑶预计产量将提高20%; ⑷预计劳动生产率将提高18%; ⑸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将提高14%; ⑹预计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将降低10%; ⑺预计废品率将下降50%。
⑵改造后的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直接人工 = 1+工资率变动率 × 技改前直接
单位成本 1+劳动生产率变动率
人工单位成本
⑶改造后的制造费用单位成本
A.改造后单位产品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 = 1+单位产品变动性 × 技改前变动性 费用单位成本 制造费用变动率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
B.改造后单位产品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