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海潮》赏析
(大全)
一、【《望海潮》原文全文】
《望海潮》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二、【《望海潮》原文注释】
望海潮:词牌名,为柳永所创,是柳永将观潮时的感受谱入乐曲而创制的新声。
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古时候吴国的一个郡,即今浙江杭州。
参差:大约,一说是形容楼阁高下不齐的样子。
霜雪:这里用来形容浪花。
本句与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异曲同工。
天堑:天然形成的大沟。
形容长江的地势险要。
无涯:无边。
市:集市。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
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户:本义是单扇的门,在这里指人家。
盈:充满,盈余。
罗绮:泛指精美的织品。
竞:竞争。
豪奢:豪华奢靡。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大山上的小山。
清嘉:清秀俊美。
羌管: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
菱歌:指采莲时唱的歌曲。
叟:老人。
高牙:高耸的牙旗。
牙旗,是将军的旌旗,长竿上有象牙雕饰。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后多用此指朝廷。
三、【《望海潮》原文翻译】
杭州作为东南地区的名胜与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这里有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中间大约住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结成阵列,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好像是在比较谁更奢华尊贵一样。
再看那清秀美丽的里外两湖与重叠的山岭,在秋天桂花飘香,到夏季则有十里荷花。
晴天有羌笛的吹奏,夜晚有采菱的歌声,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无不喜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他在微醉中伴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赋来歌咏这繁华之景。
他日一定要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待到回京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一番。
四、【《望海潮》原文赏析】
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想要通过他帮忙举荐,进入仕途。
但柳永是一介布衣,一时找不到见面的机会,于是他就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
后来一切顺利,柳永终于见到了孙何,但这位老朋友仅仅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实在有些对不起这华美的辞章。
抛去干谒的意思,柳永这首词对杭州的赞美也是发自内心的,上片描
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重点写西湖的人事景致,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全词可以称得上是描摹杭州全貌的神品。
具体来看,开头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重要与历史的悠久,用“自古繁华”领起全词内容。
接着柳永把镜头聚焦到繁华的城市之中,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两个对仗的名词句,展示了居民区最具特色的美景,接着以“参差十万人家”来整体概括人家户口的众多与富庶。
说了城区,自然也少不了郊外。
钱塘江上树木参天,绕江而列,仿佛坚毅刚强的哨兵一般;而钱塘八月之潮更是天下奇景,故有“怒涛卷霜雪”一句,深得潮水澎湃浩荡之神韵。
景物描写到此已经达到了极点,柳永笔锋一转,开始叙述集市的热闹与人们的富裕。
他写最显富贵的珠宝与锦绣充满了市场与人们家中,仿佛是人们在斗富一般。
这样一来,杭州的繁华富庶也就显而易见了。
到了下阕,柳永开始搞“重点突击”,针对杭州最负盛名的景点西湖来写。
他先以“清嘉”二字概括景观的特点,接着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个高度凝练的短句,把西湖最美的一面给展示了出来。
西湖不只有美丽的景,更有快乐的人。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的笙歌从未停歇,人们的欢声笑语也从不间断。
而精明强干的地方官也在成群车马的簇拥中饮酒赋诗,与民同乐,好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面对这么美的风景,难怪官员们要绘成图本,以期待回朝向同僚夸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