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带设计意图(2课时)六年级语文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竹节人(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4.学习作者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入们带来的乐趣,感受作者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入们带来的乐趣,感受作者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把你的玩具介绍介绍吧(可以从名称、材质、用途等方面介绍)。
2. 你有动手制作玩具的经验吗?想一想,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与同学们分享。
二、介绍作者
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少年传奇小说和童话作品的创作,并有“范锡林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
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
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七律·长征》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
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
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
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单元重点:
(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有意安排了这一训练点。
《竹节人》阅读要求中安排了三个任务,即(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课文要求按照三个任务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宇宙生命之谜》在课后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没有生命的?(2)人类能否移居火星?这样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读书目的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故宫博物院》一课的两个任务是(1)为家人设计故宫参观路线。
(2)为家人介绍景点。
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方法来有侧重点地阅读。
(2)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竹节人》一课,作者在描写玩竹节人和老师也在玩竹节人两段内容时,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
少年大传奇系列”(五卷本)出版。
主要作品:《她和她的爸爸》《你不是灰姑娘》《睁开吧,长长睫毛的眼睛》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豁开威风凛凛疙瘩冰棍孙悟空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橡皮擦雕刻跺脚颓然沮丧趴下抽屉
(重点指导生字“凛、棍”为前鼻音,“裁”为平舌音,“筹”为翘舌音等。
)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2)学习多音字:哄(hònghōnghǒng)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今天爸爸在家看小弟弟,弟弟号啕大哭,他一点儿也不会哄。
②读一读: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围观的人群一哄(hòng)而散。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风靡紧紧地埋入。
课文中指鞋线紧紧地拉进桌上的裂缝里。
嵌入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威风凛凛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别出心裁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技高一筹激烈的战斗。
鏖战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沮丧形容怨恨失落的样子。
悻悻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嵌、凛、裁、筹、蹲”,学生练写。
豁:左右结构,左边是“害”,右边是“谷”,上面是“八”,捺变点,下面是“人”。
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右下部“示”第一横短,第二横稍长。
裁:读cái,左下部是“衣”,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1.阅读课文,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回忆小时候制作竹节人。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竹节人令我们痴迷。
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老师没收了竹节人,却也偷偷在玩竹节人的趣事。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另外,读完课文,让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孩子们玩竹节人非常开心。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2.学习作者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入们带来的乐趣,感受作者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词。
1.出示生字:豁开威风凛凛疙瘩冰棍孙悟空别出心裁技高一筹
橡皮擦雕刻跺脚颓然沮丧趴下抽屉
2.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竹节人》,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你还记得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
(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老师也喜欢玩竹节人)
3.说一说,自己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你记住了些什么细节?
二、品读释疑。
(一)自由读课文,请将你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说说你的感受。
1.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
思考:
(1)制作竹节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照竹节人的制作顺序描写)
(2)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从“寸把长的一截”“一对”“八截”“一根”等数量词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制作竹节人时候非常用心,写出了作者对竹节人的珍惜。
)
2.“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火。
”
思考:
(1)“我”真的把毛笔弄丢了吗?
(我们将毛笔拿来做竹节人了。
)
(2)童年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淘气顽皮)
3.“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
思考:
(1)这句话并没有直接写竹节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们可以从围观者的表现看出来,这是什么写法?(侧面描写)
(2)课文是写竹节人的,为什么要写围观的小伙伴们?
(因为从围观的小伙伴们的动作“攒着”“跺脚拍手”“一哄作鸟兽散”等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喜爱竹节人,每一次的“搏斗”都不放过,所以要写围观。
)
4.“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
思考:
(1)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的老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
)
(2)从全文的中心意思来看,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老师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说明竹节人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不只是孩子们才喜欢。
)
三、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我对童年趣事和爱师尊师有了很深的认识,我要找到相关的文学作品读一读。
2.推荐阅读:《爸爸的鸽子》(林清玄)《月迹》(贾平凹)《小桔灯》冰心《三味书屋》鲁迅《和时间赛跑》(林清玄)《童年》(高尔基)
3.在网上搜一搜,传统玩具还有哪些?你最喜欢什么传统玩具,将它介绍给大家听。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传统玩具——竹节人,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
表现了作者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
五、学习写作方法:
1.学一法:融情于事
要想让阅读者对作文中叙述的事情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须努力用“放大镜”放大细节,选取鲜活、典型、感人的细节去表现文章的中心。
这篇课文通过记叙竹节人的制作和玩耍的事来抒发对童年的怀念和尊师爱师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在事件的描述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感动。
这样的真情实感,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描写的对象之中,渗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
2.举一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那样引起作者的注目;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把慈父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练一练: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按照融情于事的写作方法写一写。
示例:
伞下的爱
每个人都认为母爱是伟大,但我认为母爱的伟大更体现在她爱的无私。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我上完课坐在自行车后面快乐的唱着。
正如俗语所说:“夏天的天气娃娃的脸”,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哗哗哗”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上倾泻而下,妈妈急忙停下车从包里拿出了唯一的雨伞,对我说“宁宁,快撑起伞。
”我毛手毛脚地撑起伞放在了妈妈的头上,结果一阵风大风,伞吹反了,单薄的我也差一点被风吹得飞了起来。
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郑淮宁,自己打。
”我无奈的把伞移开了,只见雨水顺着妈妈的头了和脸颊流了下来。
雨,不知不觉地停了,这时我发现妈妈的全身湿透了。
回到家,妈妈一个喷嚏接着一个喷嚏。
第二天,她就发高烧了,在这发烧的期间,妈妈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药。
一看到药,我就很难受,若不是妈妈把伞给我,也就不会生病了。
啊,原来母爱是时刻不在,无处都在的,母爱将会陪伴我们一身!
六、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激动人心的时刻》。
七、当堂检测(选做)
八、课后作业(选做)
板书设计
制作竹节人
“金钩大王”竹
节
人妙趣横生爱师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