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历史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2.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册封制度
C.实行三省六部制 C.设置理藩院
3.主父偃曾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分别是()A.郡县制、设置中朝B.郡国并行制、“推恩令”
C.郡国并行制、“封异姓王”D.郡县制、设刺史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5.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6.“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此语讽刺的可能是()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D.八股取士
7.一位西方人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指出:“这个城中,男女比例为1:2,很多人新近才从外地迁来,与我先前看到的中国城市不同。

此地的妇女徒步或骑马公开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一点也不害怕外国人。

”这应当是何时何地的情况?()
A.1750年的北京
B.1810年的上海
C.1860年的南京
D.1900年的广州
8.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文化大革命
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

”“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省及省外之人来采。

”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C.②
③④ D.①③④
10.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
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11.“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
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德意志帝国
D.独立后的美国
12.参加美国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
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段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够收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
13.在法国政权中,更迭顺序正确的是()
A.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帝国、第三共和国
B.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C.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
D.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
14.有学者说: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一党制”即“民共党”——但却伪装为两党制(即民主
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的投“民共党”的票。

这段话说明美国的()
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
B.两党制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15.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
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6.2011年9月,日本野田新内阁大臣公开称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而中国政府则将钓鱼岛
主权定义为中国核心利益。

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源于哪一条约内容:()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
民主政治史”。

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8.“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
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9.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革命统一战争的建立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0.有诗写道:“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

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

初战
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

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 D.遵义会议
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
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22.17世纪至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 B.建立方式多样化
C.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D.都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3.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

”“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A.号召俄国人民推出世界大战 B.发动七月革命
C.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建立苏维埃政府
24.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

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源是()A.伴随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法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
C.马克思主义没有被公社社员接受,而且缺乏革命政党领导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25.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礼部中书省
御史大夫中书省吏部
皇帝丞相皇帝政事堂尚书省户部皇帝枢密院
太尉门下省兵部
刑部宣政院
工部
图示一图示二图示三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7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7分)
27.(30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抛弃西方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模式;在世界史进程中,不以某一国家的进步代替全球的发展;社会交流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批评欧洲中心论……同时,全球史……忽视了各个社会内部的发展动力;把跨文化互动作为全球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文化和跨文化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等。

——摘编自刘新成学术讲演
(1)材料一反映了何种史观?根据材料分析用这一史观进行学习、研究的利弊(不
得摘抄材料原句)(8分)
材料二: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2) 材料二这种史观认为推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一史观,可能会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5分)
材料三: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

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变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40年以来“接踵而来外力冲击”是指什么?材料中“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中的“独特性”指什么?(9分)
(4)请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的相关史实(至少两个实例),论证材料三中“在‘接踵而来外力冲击’下中国社会内部‘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

”的观点(8分)
参考答案:
1-5 BABDC 6-10 DCBBD 11-15 CDBBA 16-20 BDADD 21-25 DACDD
26.(1):图一:秦朝、图示三:元朝;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6分)
(2):“上”是指秦始皇。

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

(4分)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3分)
(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分)
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2分)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3分)
27.全球史观;(2分)利:宏观全面,以整体世界或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重视文明间交流的意义;批判、否定了欧洲中心论;弊:忽视各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全球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不准却;对跨文化的概念认识不清(意思对即可,答对3个即可得6分)
(2) 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2分);评价较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分)
(3)外力冲击(2分)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学东渐或西方的技术、制度、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的传播(4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更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3分)
(4)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清末新政、五四运动均可。

每个例子要求原因两个角度、事件、反封影响;(4分)要求例子两个;(4*2=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