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场.院/徜.徉泥淖./绰.约劲.舞/劲.头
B.歆.羡/颀.长涟漪./旖.旎临帖./请帖.
C.采撷./谐.美斐.然/菲.薄间.距/离间.
D.撰.写/钻.石剽.窃/骠.勇应.届/应.许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是一项是()
自1829年牛津和剑桥举行了首次赛艇比赛以来,这项赛事成了英国人乐于在复活节假期里观赏的传统体育“娱乐节目”。
这两所让人仰止的世界名校的赛艇队对队员的选拔相当严格,脱颖而出之人无一不是智力、体力都非常出色的“高帅富”,他们出类拔萃是毋庸置疑的。
每次参赛,队员人人气得志满,誓夺第一,结果也很让人满意。
A.仰止 B.脱颖而出 C.出类拔萃 D.气得志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由于主讲的作品是流传广、影响大的名作,加上主讲者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的个人魅力,《百家讲坛》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如潮,并捧红了于丹等一大批学者。
B.欧债危机从【精品】10月份开始恶化,某些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和金融系统的弹性存在不确定性,加上经济增长前景颓靡,这些因素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干扰。
C.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
D.广州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市住房保障管理委员会,加快建立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共决策体系,以更广泛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和经验。
4.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汉语中,“哲”字是“智慧”的意思,它和“学”字合在一起,就是“使人明智的学问”。
②“哲”字在中国很早就被提及,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
③从此,“爱智慧”就广为流传了。
④古希腊有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他学问渊博、才智过人,大家都称他为“智者”。
⑤ “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而“哲学”一词,是从古希腊语“爱智慧”翻译过来的。
⑥但是苏格拉底很谦虚,他说:“我不是什么‘智者’,而只是‘智慧的爱好者’。
”
A.⑤①④⑥③②B.②①⑤④⑥③C.⑤②①④⑥③D.②⑤④⑥③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意盎然
朱良志
①中国艺术具有一种普遍的“好古”气息,如在艺术题跋中,经常使用古雅、苍古、浑古、醇古、古莽、荒古、古淡、古秀等来评价艺术作品。
中国园林多是路回阜曲,泉绕古坡,孤亭兀然,境绝荒邃,曲径上偶见得苍苔碧藓,班驳陆离,又有佛慧老树,法华古梅,虬松盘绕,古藤依偎。
如在书法中,追求高古之趣蔚为风尚,追求金石之趣蔚为风尚,古拙成了书法之最高境界等等。
②有的人说这是中国崇尚传统的文化风尚所使然,其实这是误解。
这里所说的“古”,不是古代的“古”,崇尚“古”,不是为了复古,它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类的复古思潮是不同的,那是以古律今,或者以古代今,而这里是无古无今,高古,是要通过此在和往古的转换而超越时间,它体现的是中国艺术家对永恒感的思考。
③《二十四诗品》有《高古》一品。
高则俯视一切,古则抗怀千载。
高古,就是抗心乎千秋之间,高蹈乎八荒之表。
高古就是超越之境。
高说的是空间超越,古说的是时间超越。
高与卑对,古与俗对。
崇尚高古就是超越卑俗和此在。
在此品中,作者强调,若要悟入,需要“虚伫神素,脱然畦封”,要从“封”——人所设置的障碍中超越而出。
此时,好风从心空吹过,白云自在缱绻,我成了风,云,成了天鸡的伙伴,成了明月的娇客。
所以此一境界独立高标,在时间上直指“黄唐”,在空间上直入“玄宗”,超越了时空,在绝对不二的境界中印认。
④这种尚古趣味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罕见的,它源于一种深沉的文化沉思。
立足于当下的艺术创作,将一个遥远的对象作为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
在此刻的把玩中,将心意遥致于莽莽苍古,就是要在现今和莽远之间形成回味无尽的“回旋”。
中国艺术家喜欢这样的“道具”:苍苔诉说的是一个遥远的世界;顽石如同《红楼梦》中的青埂峰上出现的远古时代留下的奇石一样,似乎透露出宇宙初开的气象……这些特殊的对象,将人的心灵由当下拉向莽莽远古。
此在是现实的,而远古是渺茫迷幻的;此在是可视的,而遥远的时世是迷茫难测的。
独特的艺术创造将人的心灵置于这样的流连之间,徘徊于有无之际,斟酌于虚实之间,展玩于古今变换中,而忘却古今。
古人有所谓“抗心乎千秋之间,高蹈于八荒之表”正是言此。
这里的“抗”,就是“回旋”,一拳古石,勾起人遥远的思虑;一片湿漉漉的苍苔提醒人曾经有过的过去,艺术家通过这样的处理,一手将亘古拉到自己的眼前,将永恒糅进了当下的把玩之中。
滤尽人的现实之思,将心灵遁
入永恒的寂静之中。
⑤颇有意味的是,在中国艺术中,常常将“古”与“秀”结合起来。
如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评明末画家恽向山曰“苍浑古秀”;周亮工《读画录》评陈洪绶画“苍老润洁”,认为作画“须极苍古之中,寓以秀好”。
在中国艺术中,可谓扁舟常系太古石,绿叶多发荒率枝。
艺术家多于枯中见秀用思。
如一古梅盆景,梅根形同枯槎,梅枝虬结,盆中伴以体现瘦、漏、透、绉韵味的太湖石,真是一段奇崛,一片苍莽,然在这衰朽中偶有一片两片绿叶映衬,三朵四朵微花点缀,别具风致。
像苏轼所说的“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那些枯木兀然而立,向苍天陈说着它们也有一段灿烂的过去。
⑥中国艺术家将衰朽和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除了突显生命的顽强和不可战胜之外,更重要的则在于传达一种永恒的哲思。
打破时间的秩序,使得亘古的永恒就在此在的鲜活中呈现。
艺术家在其中做的正是关乎时间的游戏,古是古拙苍莽,秀是鲜嫩秀丽,古记述的是衰朽,秀记述的是新生,古是无限绵长的过去,秀是当下即在的此刻。
同时,在苍古之中寓以秀丽,秀丽一点,苍莽漫山,一点精灵引领,由花而引入非花,由时而引入非时,由我眼而引入法眼,念念无住,在在无心。
这正是中国艺术最精微的所在。
(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节)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引用《二十四诗品》中《高古》一品的相关内容,是为了说明中国艺术中苍古的境界。
B.中国艺术中,亘古和当下,深秋和初春,可以揉搓到一起,体现的是对时间的超越。
C.为达到忘却古今的目的,可使创作的神思,于有无间、虚实间流连与斟酌。
D.花与非花,时与非时,我眼与法眼的结合,体现的是对此在与永恒的审美思考。
E.中国艺术通过追求尚古的趣味,就能滤尽人的现实之思,使人将心灵遁入永恒的寂静之中。
6.不符合“无古无今”这一审美意识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路回阜曲,泉绕古坡,孤亭兀然,境绝荒邃。
B.中国书法强调要有金石气,白字黑底,在沉寂中跳出。
C.艺术创作中对传统的尊崇,以古代替代今日的追求。
D.艺术创作中追求苍老润洁的笔法、古淡的精神、超越的情怀。
7.根据文意,中国艺术为什么要追求“好古”的气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
《环球》杂志记者王宁实习记者汤辉
①新能源汽车近期的迅猛发展令人瞩目,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兴趣也让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有专家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到【精品】,可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的1%左右,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潮。
《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
但也有专家表示,消费者现阶段对新能源汽车不宜过分乐观,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占领市场尚需时日。
②在调查中,网友对于“如果有买车计划,你是否会考虑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选择“继续观望,暂时不会购买”的人占38.27%,选择“不会”的人占23.82%,“无所谓”占1%,而选择“会”的人有36.91%。
③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告诉《环球》杂志,有接近40%的人选择继续观望,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其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他们选择观望符合市场规律,“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来买新能源汽车”。
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杨嘉林则表示,从他在国外观察的结果来看,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令人惊讶,因为存在电池、充电等各种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其他国家受到的关注依然远不如传统汽车。
④在调查中,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排第一的是“油价太贵” (48.35%),其次是“环境持续恶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30.51%),再次是“政府政策倾向,补贴较
高”(18.21%),最后才是“时尚前卫,引领潮流” (2.93%)。
而不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则包括: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困难等”(35.22%) ,“新能源汽车目前价格相对偏
高”(32.02%) ,“担心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不过关”(31.08%),以及“其他”(1.67%)。
专家认为,这些期盼和顾虑都是有其理由的。
⑤周鹤良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把普通大众挡在门外的主要原因:包括昂贵的价格(一般比普通汽车贵30%),售后服务不到位、可靠性差、事故率比较高、寿命周期短等问题,让很多消费者有后顾之忧。
杨嘉林说“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
他认为,目前的厂商只是单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甚至成功地进行示范运行,但并没有解决能源供应问题。
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计划不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基础上,将会把汽车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许会领先,但主流产品没有竞争力,导致相关企业破产。
⑥但尽管有许多问题,消费者依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较为乐观,有34.43%的网友表示“非常乐观”,而有26.48%的网友表示“比较乐观”,选择“一般”的网友占到26.27%,而选择“不看好”的网友则只占到12.82%。
⑦专家表示,从长远发展考虑,电池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可能的方向,虽然不是唯一可能的方向。
杨嘉林告诉《环球》杂志,由于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前景不明朗,电池汽车不能大规模生产销售。
在清洁电力大规模供应前的数十年内,电池汽车对节能减排不能发挥主力作用。
所以他认为,谈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目前在中国时机还不成熟。
⑧现阶段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对其发展前景有一定促进作用,周鹤良介绍说,现在国家补贴6万,地方补贴6万,25万的车子需要自己出13万,这个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
其他配套问题依然需要重视。
他建议,政府在采购公务车时,如果能带头购买电动汽车,将会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国家公务用车应该鼓励电动车。
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校车也可以考虑电动汽车。
此外,国家可以给民营企业一定政策倾斜,强化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和保养修理等。
“需要整合政府、社会、百姓等多种因素,给新能源汽车予一系列的保护。
”
(选自《环球》【精品】第6期,有改动)
8.概括第①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9.请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0.要使新能源汽车真正大规模占领市场,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环顾今日电子产品世界,发展最快、最为重要的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无线移动产品。
②有了3G通信网络的支持,智能手机必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
它具有以下特点: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能正常通话、发短信;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具备掌上电脑的功能,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等;具备一个独立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手机的功能。
③据报道,【精品】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近4.9亿部,比上年猛增了63%,虽然仍仅占全部手机的31%,但未来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预计【精品】将达近10.3亿部,所占比重提高到54.4%,首次超过功能手机。
相形之下,当年世界PC市场成长约15%,达4.1亿台,其中平板电脑虽蹿升274%,但还仅占15%,共计6千多万台;笔记本电脑更前进乏力,增长趋缓。
若仔细观看苹果公司的营收,人们会发现以iPhone为代表的
智能手机比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更胜一筹,占有更大的比重。
可见:A;B。
11.根据第②段的内容,给“智能手机”下一个定义。
智能手机是既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又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持终端设备。
12.根据第③段内容,把A、B两处补充完整。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登,武定侯英孙。
正统中,从沐斌征腾冲,迁署都指挥佥事。
十四年,车驾北征,扈从至大同。
朱勇等军覆,仓猝议旋.师。
登告学士曹鼐、张益曰“车驾宜入紫荆关”,王振不从,遂及于.败。
当是时,大同军士多战死,城门昼闭,人心汹汹。
登慷慨奋励,修城堞,缮兵械;拊慰士卒,吊死问伤,亲为裹创傅药。
曰:“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
”八月,也先拥帝北去,经大同,使袁彬入城索金币。
登闭城门,以.飞桥取彬入。
登与侍郎沈固、给事中孙祥等出谒,伏地恸哭。
以.金二万余及宋瑛等家资进帝,以赐也先。
是夕,敌营.城西。
登谋遣壮士劫营迎驾,不果。
明日,也先拥帝去。
景帝监国。
景泰元年春,侦知寇骑数千,自顺圣川入于.营沙窝。
登率兵蹑之,大破其.军,边将自土木①败后,畏缩无敢与寇战。
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军气为.之一振。
四月,寇骑数千奄至,登出东门战。
佯北,诱之入城。
伏起,敌败走。
六月,也先复以二千骑入寇.,登再击却之。
越数日,奉上皇至城外,声言送驾还。
登与同守者设计,具朝服候驾月城内,伏兵于城上,俟上皇入,即下月城②闸。
也先及门而觉,遂拥上皇去。
初,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故数来攻。
及每至辄败,其.气慑,始有还上皇意。
上皇既还,二年,登以老疾乞休,登初至大同,士卒可战者才数百,马百余匹。
及是马至万五千,精卒数万,屹然成巨镇。
登去,大同人思之。
初,英宗过大同,遣人谓登曰:“朕与登有姻,何拒朕若是?”登奏曰:“臣奉命守城,不知其他。
”英宗衔之。
及复辟,登惧不免.,首陈八事,多迎合。
寻命掌南京中府事。
明年召还。
言官劾登违召,鞫实论斩。
宥死,降都督佥事。
宪宗即位,诏复伯爵。
登无子以兄子嵩为子登谪甘肃留家京师嵩窘其衣食登妾缝纫自给几殆弗顾登还欲黜之以其婿于会昌侯尝活己隐忍不发及卒嵩遂袭爵。
(节选自《明史·列传六十一》,有改动))【注】①土木:即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英宗前往大同亲征瓦剌失败,在土木堡被瓦剌首领也先俘虏。
②月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半圆形小城。
1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硃勇等军覆,仓猝议旋.师旋:快速
B.是夕,敌营.城西营:扎营
C.也先复以二千骑入寇.寇:敌军
D.及复辟,登惧不免.免:逃脱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振不从,遂及于.败自顺圣川入于.营沙窝
B.登闭城门,以.飞桥取彬入以.金二万余及宋瑛等家资进帝
C.军气为.之一振也先欲取大同为.巢穴
D.大破其.军及每至辄败,其.气慑
15.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郭登战功卓著的一项是(3分)
①登慷慨奋励,修城堞,缮兵械②以金二万余及宋瑛等家资进帝,以赐也先
③登率兵蹑之,大破其军④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
⑤及是马至万五千,精卒数万⑥登去,大同人思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自率军北征,郭登奉命担任随从护卫,前往大同。
由于战况危急,郭登建议让英宗进入紫荆关,但王振并未听从。
B.英宗被虏后,由景帝代理朝政。
景泰元年春天,郭登侦察得知敌人行踪,于是率兵跟踪偷袭,大败敌军,极大地鼓舞了明朝军队的士气。
C.当初,元军统帅也先挟持英宗经过大同,派袁彬进城索要金币,郭登紧闭城门,但在当天晚上又密谋派人劫营救驾。
D.英宗重新即位后,将郭登定为斩首死罪,后来死罪虽被免除,但被降职为都督佥事。
之后,英宗又下旨恢复郭登的伯爵之位。
17.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无子以兄子嵩为子登谪甘肃留家京师嵩窘其衣食登妾缝纫自给几殆弗顾登还欲黜之以其婿于会昌侯尝活己隐忍不发及卒嵩遂袭爵。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拊慰士卒,吊死问伤,亲为裹创傅药。
(3分)
②朕与登有姻,何拒朕若是?(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临江仙离果州作
陆游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水流云散各西东。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注】诗人走上了他渴望已久的军旅道路,赴任途中经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时写下了此词。
19.词的上阕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分)
20.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前后有变化,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4分)
五、句子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
(柳永《天净沙﹒秋思》)
六、语言表达
22.临近高考,某校在高三教学楼下设置了留言板,请你为下列(1)(2)两类同学留言。
要求:每类不超过30字,语言生动得体。
(1)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的同学。
(2)因为自己的报考志愿与家人的期望相左而烦恼的同学。
七、命题作文
23.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人类是有思想的精灵,我们的内心就如身体一样,一生都在不停地跋涉,或体验跋山的痛苦,或享受涉水的乐趣。
请以“心灵的跋涉”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cháng nào/zhuó jìng/ jìn B. xīn/ qí y ī/yǐ tiè/ tiě C.xié fěi jiān/ jiàn D.zhuàn/zuàn piāo/piào yīng
2.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
气得志满:洋洋自得,不思进取。
不符合语境;仰止:仰慕,向往。
止,语助词;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3.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A.句式杂糅。
“受到……好评”或“好评如潮”两种不同的句式同时用了,导致句式杂糅,应将“如潮”去掉。
C.成分残缺。
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的(无端)指责”或“的说法”。
D.搭配不当,“听取”不能和“经验”搭配。
4.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议论性文段排序,要看论述的思路,要抓上下句的衔接词。
本段的论述中心是“哲学”,⑤④⑥③的连接较容易,可以先排。
⑤先说“哲”是什么,“哲学”一词从“爱智慧”翻译过来,④⑥具体例证“爱智慧”一词是怎么来的,⑥是④的转折,③最后说之后怎么样了。
①要放在最后,它一承“哲学”一词是从哪里来,二承“古希腊语”,说汉语中“哲学”一词是什么意思。
②引起话题,放开头最好。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
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抓思路。
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
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本题本段的论述中心是“哲学”,⑤④⑥③的连接较容易,可以先排。
⑤先说“哲”是什么,“哲学”一词从“爱智慧”翻译过来,④⑥具体例证“爱智慧”一词是怎么来的,⑥是④的转折,③最后说之后怎么样了。
①要放在最后,它一承“哲学”一词是从哪里来,二承“古希腊语”,说汉语中“哲学”一词是什么意思。
②引起话题,放开头最好。
5.AE
6.C
7.中国艺术追求“好古”的气息,是因为创作者要将当下艺术创作的心意,遥寄于莽古,在现今和莽远间形成“回旋”,(第4段)传达一种永恒的哲思。
(第6段)
【分析】
5.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A.应是为了表现“高古”的境界。
E.在4段段首、段尾,但原文不构成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
B.见4段段意C. 见4段中后D. 末段末。
6.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
“无古无今”的概念在2段,从属于“古意盎然”的特征,C项不属于这特征。
7.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好古”分解为“高古”和“古秀”,“为什么”即要解释原因,即要解释“好古”所追求的艺术目的。
8.①介绍调查的背景:“新能源汽车近期的迅猛发展,可能引发第一波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高潮”。
(1分)②指出调查的结果并提出问题: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可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占领市场尚需时日。
(1分)有利于读者了解整体情况(1分),并引起读者对调查课题的关注和思考(1分)。
9.①用调查统计的百分比数据作对比来表达观点(1分)。
如:为了说明“消费者依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较为乐观”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非常乐观、比较乐观”与“不看好”的百分比进行对比,让读者一目了然。
(1分)(也可以是其它地方的数据,只要引用的数据与观点相合则可。
)
②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高期望值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企业可能破产的严峻现实作对比(2分),说明“清洁新能源的大规模供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性”这一观点(1分)。
③新能源汽车与普通汽车在技术及价格上的对比(2分),证明了新能源汽车把普通大众挡在门外的主要原因(1分)。
④新能源汽车在其他国家受到的冷遇与我国消费者对它的热情形成对比(2分),表明了我国政府、社会、百姓给新能源汽车一系列的保护带来了良好效应(1分)。
10.①大力改进新能源汽车技术②为新能源汽车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③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要切实到位④政府采购的公务车,学校使用的校车都考虑使用电动汽车⑤国家给民营企业一定政策倾斜,强化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和保养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