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同步测试卷-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1943年北非战场结束后,美英联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是( )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在西西里岛登陆
C.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D.进行柏林战役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对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3. 下图照片摄于1945年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
A.宣布决不同法西斯国家单独媾和 B.决定苏联参加对战后欧洲的安排
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确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4.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实践了( )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
5. 1943年,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直接前提是( )
A.北非战场取得胜利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6. 德黑兰会议召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是( )
A.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围歼德军 B.英军在阿拉曼与德国军队激战
C.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D.德军处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7. 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8. “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俾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

”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 )
A.开罗会议决议B.德黑兰会议决议C雅尔塔会议决议D.波茨坦会议决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第 1 页
A.敦刻尔克战役 B.诺曼底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0.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北非战事结束B.意大利投降 C.盟军攻克柏林 D.日本签署投降书
11. 雅尔塔会议与波茨坦会议在内容上的一致之处是…()
A.苏联都许诺参加对日作战 B.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C.都主张根除德国军国主义 D.都强调盟国对德一致行动
二、非选择题
12.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

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收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

同年6月,美英最终开辟第二战场。

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
13.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会议公报宣称: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是消灭德意志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

请完成:
(1)“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能够“消灭德意志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措施有哪些?
(3)你如何评价这些措施?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报
材料二(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主要是苏美两国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等。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请完成:
(1)据材料一,雅尔塔会议公报重点强调的问题是什么?
(2)据材料二,你对雅尔塔会议有何认识?
15. 阅读下列材料: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

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

……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
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

“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

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参战,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军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因素出色的动员和发挥自己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而这是根本的。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二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精神,拼命抵抗,至死方休。

……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W.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8卷
材料三8月6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

……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6万人,伤10万人,而伤者大多数无法治疗。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
请完成:
(1)在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上,有哪些主要论点?
(2)你认为应当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
(3)你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
(4)西方人士在分析日本战败原因方面是否客观公正?为什么?
第 3 页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B
5、A
6、C
7、D
8、C
9、B 10、B 11、C
二、非选择题
12、进展: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

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

13、(1)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2)战后民主化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如:成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等。

(3)德国成为民主国家,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4、(1)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加强世界各国的合作,以维护世界的和平。

(2)美、英、苏等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他国特别是中国的利益。

其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雅尔塔会议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15、(1)寓意:合作。

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

16、(1)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是战胜日本的原因;第二种观点认为,苏联对日宣战是决定因素;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国对日本的军事优势是战胜日本的根本原因。

(2)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但起到了加速日本投降、减少人员伤亡的作用。

(3)许多日本人民是原子弹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美国政府也应负一定责任。

(4)不完全公正。

因为它们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