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回读书笔记摘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1回读书笔记摘抄
一、好词摘抄。
1. 描写花果山的词。
-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
- 这里通过“势镇”“威宁”等词,生动地描绘出花果山雄伟壮阔、威震四海的气势。
汪洋、瑶海、潮涌银山、波翻雪浪等词语则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花果山周围海域的磅礴景象。
2. 描写石猴诞生的词。
-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
- 其中“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描绘出石猴诞生的独特环境,吸收天地日月的精华,暗示其不凡的来历。
3. 描写众猴生活的词。
-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 这些词语勾勒出众猴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食、饮、采、觅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它们的生活习性,而与各种动物为伴、为群、为友、为亲则表现出花果山生态的丰富性。
二、好句摘抄与赏析。
1.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
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
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
- 赏析:这一段描写了水帘洞内的景象。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和形容词,如“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将水帘洞内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从洞内的设施如锅灶、樽罍到自然景观如修竹、梅花、青松等,都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既表现出花果山的神奇之处,又暗示这里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为后文众猴寻找安身之所以及石猴成为猴王做铺垫。
2. “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
”
- 赏析:这是石猴发现水帘洞后众猴对他的称赞。
语句简洁明快,表达出众猴对石猴的钦佩和羡慕。
“芳名显”“大运通”等词体现出石猴这一壮举所带来的荣耀,同时也反映出众猴的质朴心理,认为发现水帘洞是一种天大的好运和缘分,而“天遣入仙宫”则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仿佛石猴的行为是上天的旨意。
3.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
- 赏析:此句描写了石猴成为美猴王后众猴的生活状态。
“分派了君臣佐使”表明石猴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小社会,有了一定的组织秩序。
“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描绘出一种惬意、规律的生活,“合契同情”则强调众猴之间团结和谐的关系。
“独自为王,不胜欢乐”直接写出石猴成为猴王之后的喜悦心情,也展现出他在花果山的统治地位。
三、内容概括与感悟。
1. 内容概括。
- 第一回开篇讲述了世界的起源,从混沌未分,到天地开辟。
然后重点描述了花果山的地理位置和壮丽景象,花果山是一座仙石孕育的地方。
这块仙石受天地日月精华,孕育出一只石猴。
石猴出生后,与花果山的众猴一起生活,它们过着自由自在、
亲近自然的生活。
有一天,众猴发现一股瀑布飞泉,约定谁能进入瀑布后面而不伤身体就拜谁为王。
石猴勇敢地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这个洞天福地,于是众猴尊石猴为美猴王。
美猴王带领众猴在花果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建立了初步的社会组织。
2. 感悟。
- 从这一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奇幻色彩。
花果山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众猴的生活简单而快乐,与自然和谐共生。
石猴的诞生充满了神秘色彩,他勇敢探索水帘洞的行为体现了一种冒险精神。
这种冒险精神得到了回报,他成为了猴王,这也告诉我们,勇敢地尝试新事物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时,众猴之间建立的社会秩序也反映出即使是动物世界,也有一定的组织和规则,这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