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电压对断路器机械特性分合闸时间影响的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电流下降。第三部分,铁芯停止运动,然后机构开始 动作。对分合闸线圈来说,此时气隙固定,电感不变且为 最大值,线圈电流呈指数上升。第四个部分,当弹簧机构 开始动作,线圈电流开始变小,直到动触头完成动作,辅 助开关闭合,线圈断电。
对线圈电流变化的分析可以发现,在 t0 时刻,线圈开 始带电,在 t1 时刻,铁芯开始动作,分合闸线圈开始工作。 分析工作原理可知,t0 时刻是线圈实际开始带电的时间, 而 t1 时刻是线圈带电、驱动铁芯开始动作的时间,这 2 个 时间都可以表征分合闸动作的开始过程,因此可以把 t0 或 t1 时刻作为一次分合闸动作的起始状态。在记录分合闸时 间的过程中,t0 或 t1 时刻都可以作为分合闸时间采集的起 始时间。分别记录这 2 个时间点的开始带电时间和实际动 作时间,对分合闸过程的影响也不同。但是这 2 个时间点 是否会因操作电压不同而对分合闸过程产生影响还不可 知,测量出的分合闸时间结果的区别也不可知。因此在该 文试验论证中,分别采集 t0 和 t1 时刻作为分合闸时间的起 始点,记录不同起始时间在不同操作电压下对分合闸时间 的影响。
总结了操作电压变化对分合闸时间变化产生影响的2种情况。在实际使用中,通过选择不同的起始点,可以使
操作电压的变化不影响分合闸时间,为实际机械特性检测提供了不同选择,为研究真空断路器的机械特性提
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真空断路器 ;分合闸时间 ;线圈电流 ;刚合点 ;标准偏差
中图分类号 :TM 56
验的统一性,该文以最后一相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的时间
或者最后一相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的时间作为刚分(刚合)
时刻。
1.3 数据采集
该文采用的高压开关特性测试系统具有 3×2 个触头监 控和 2×4 个常开 / 常闭辅助触点监控。2 个分合闸线圈控制 线路用于控制线圈动作和测量线圈电流。为了试验数据的普 遍性,该文选取最常见的分闸时间参考区间即 30ms~50ms, 合闸时间参考区间为 35ms~70ms,操作电压为 DC 220V 的同 类型高压断路器 2 台(编号 #01、#02)进行对照试验,对 比相同参数的不同试品在不同电压下对分合闸时间造成的 影响。将受试试品与高压开关特性测试系统进行连接后,通 过采集系统采集线圈带电时间点和铁芯动作时间点,将其作 为分合闸时间的开始时间,并通过断口信号测量电位信号变 化,将其作为分合闸时间的截止时间。对每台断路器分别在 最高操作电压、额定操作电压和最低操作电压下进行试验, 分别以 t0 时刻和 t1 时刻开始计算分合闸时间。对每台断路器 分别进行 100 次分合闸过程测量,采集数据并进行对照,为 了控制试验数据变量和方便对照,进行分组试验,见表 2。
文献标志码 :A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高压开关设备之一,其 可靠性会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2]。而高压断路 器的分合闸时间是检测高压断路器状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合闸时间将直观反映断路器机械结构的运行状态 [3]。该 文通过大量实际测量数据,将分析与实际动作过程进行对 比,来论证操作电压对断路器分合闸时间的影响。
2.2 操作机构阻力的不确定性
操作机构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在每次弹簧释能推动触 头运动的过程中,阻力都有不同,冲程也有细微的变化。 由于分合闸时间的计算一直持续到整个分合闸动作的完 成,因此必然包括操作机构的动作过程。该不确定性导致 了每次动作时的偏差不同,该偏差有可能使分合闸时间的 区间波动范围较大,也可能是造成数据在标准偏差范围内 上、下波动的原因之一。
耐受的范围内,电压越高,线圈的响应时间越快 ;电压越 低,线圈的响应时间越慢,这种线圈的响应速度变化会使 铁芯的运动开始时间有所不同。对照试验数据(表 2)和 线圈电流波形图(图 1)可以发现,线圈的响应时间应当 主要存在于 t1 之前,即铁芯开始运动之前,在 t0 和 t1 间存 在一定时间偏差。
t0~t1 时间段是线圈的响应时间,可见操作电压对分合 闸时间的影响是通过影响线圈的响应时间而反映出来的。 根据操作电压的变化,响应时间相应发生变化,使 t0~t1 时 间段的大小也发生变化,导致当以 t0 时刻开始计算分合闸 时间时,分合闸时间随着操作电压变化而发生变化。而当 以 t1 作为分合闸时间的起始时间时,由于此时分合闸时间 中不包括线圈响应时间,因此分合闸时间不随操作电压的 变化而发生变化,操作电压对分合闸时间没有影响。
作部分不外漏,测量挂载传感器时有一定困难,同时行程曲
线有超程的存在,会使对比刚分(刚合)时间有明显的延迟,
给刚分(刚合)时间点的确定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该文试验
论证主要以主回路电位信号为确定方法。结果见表 1。
表 1 刚分(刚合)时间点提取方法对比
项目
触头加速度分析法
合闸时间(ms)
46.4
电位信号分析法 46.2
1 断路器分合闸时间的采集
1.1 分合闸过程开始位置的判断
以高压断路器的弹簧机构为例,当断路器的控制端带 电,触发分合闸指令,使分合闸线圈带电。线圈吸合,带 动铁芯运动,带动弹簧机构释能,带动动触头运动,完成 分合闸动作。
一般认为,在断路器的一次完整的分合闸动作过程 中,当控制端发出指令后,分合闸线圈开始带电,使线圈 带动铁芯动作是一次分合闸过程的开始。分合闸线圈电流 波形如图 1 所示。
根据图 1 所示,可以将线圈带电过程分为 4 个部分, 即图 1 中以虚线断开的部分。第一部分,从 t0 时刻开始, 此时线圈带电,但是铁芯还没运动,磁路的气隙保持不变, 线圈的电感不变且为电感最小值,线圈电流呈指数规律上 升。第二部分,在 t1 时刻,铁芯开始运动并且加速。在 该阶段,由于铁芯产生运动,因此磁路气隙减少,电感增
10
C:45.4 O:31.7
C:0.37 O:0.34 O:0.33
C:46.3 O:32.5
C:0.41 O:0.37
11
C:45.4 O:31.8
C:0.36 O:0.34
C:46.6 O:32.9
C:0.42 O:0.36
12
C:45.3 O:31.8
C:0.37 O:0.34
将被测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得到数据散点图,鉴于篇幅 有限,该文展示了一张散点图数据,如图 2 所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响应时间是在铁芯运动之前(t1 之前),在该过程中,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触头系统没有 动作,因此该过程对触头的实际灭弧能力和分合闸的动 作过程没有影响,实际的分合闸动作过程是从 t1 时刻,也 即铁芯开始动作的时间开始的。而当需要考虑响应时间 对分合闸时间的影响时,则选择从 t1 时刻开始。在分合 闸时间中考虑线圈响应时间的影响,线圈响应时间随着 操作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分合闸时间也随操 作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造成了操作电压对分合闸时 间的影响。
1.2 提取断路器刚分(刚合)时间点
触头的刚分(刚合)时刻的确定在断路器分合闸时间 的计算中非常重要,该位置的确定方法主要有振动信号分
合、分闸线圈
电流I
- 66 -
t
电磁铁
t0
t1
时间t
图 1 分合闸线圈电流示意图
工业技术
2023 NO.10(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析法、触头加速度分析法等,但这些方法精度高,实现难度 大 [4]。因此该文采用对比主回路的电位信号和触头行程曲线 来分析 [5],由于部分断路器结构紧凑、空间小或者机构的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 NO.10(上)
工业技术
操作电压对断路器机械特性
分合闸时间影响的分析
陈振家 盛建华 陆俊阳 谢 智 吕建江 (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甘肃 天水 741018)
摘 要 :分合闸时间是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的重要参数,操作电压对分合闸时间的影响是分合闸时间变化的
影响因素之一。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线圈的电流变化和动作过程,对比不同线圈动作起始时间点,
时间 (DC 242V) (DC 220V) (DC 187V)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试验 序号
01
02
03
07
08
09
#01
t0
100次C-0
#01
t0
100次C-0
#01
t0
#01
t1
100次C-0
#01
t1
100次C-0
#01
t1
#02
t0
100次C-0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试验发现,操作电压的不同会对分合闸时间造成 影响,形成分合闸时间的偏差。该影响主要是当操作电压 变高时,分合闸时间会变短,反之变长。该变化和分合闸 时间的起始选择点有一定关联性。
当以 t0 为开始时间计算时,这种偏差很明显,在不同
操作电压下进行试验,分合闸时间存在明显的变化。而从 t1 开始时,变化幅度则较小,说明此时操作电压的变化对 分合闸时间影响较小。考虑这其中的变量主要为起始点的 改变,可以证明 t0~t1 时间段是不同操作电压使分合闸时间 存在偏差的区间,也是导致不同操作电压下分合闸时间有 明显差异的原因。
04
C:45.4 O:31.9
C:0.36 O:0.42
C:46.5 O:32.6
C:0.43 O:0.36
05
C:45.3 O:31.8
C:0.28 O:0.44
C:46.7 O:33.0
C:0.42 O:0.36
06
C:45.3 O:31.9
C:0.31 O:0.25
C:46.1 O:32.3
C:0.41 O:0.37
2 影响因素的分析
2.1 操作电压 操作电压的不同会对线圈的响应时间造成影响,在额定
- 67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 NO.10(上)
工业技术
220V下t1合闸时间散点分布图 34
33.5
分闸时间/ms
33 32.5
32 31.5
31
0
20
40
60
80
100
120
试验序号
图 2 分合闸时间散点图
根据图 2 可知,数据基本落在标准偏差内,落在区间内 的概率为 93.7% 以上,证明数据总体呈现出贴近均值分布的 情况,该文试验的数据是具有可信度的。
对比试验数据 01、02、03 号和 04、05、06 号可以发 现,在不同操作电压下,对比从 t0 和 t1 时刻开始的 2 种情 况,相同受试高压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会因操作电压的变化 而产生不同数值。当从 t0 时刻开始计算时,分合闸时间随着 操作电压的变化有明显的上、下差异,主要反映在操作电压 越高,分合闸时间越短;而从 t1 时刻开始计算时,分合闸时 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差异较小,和从 t0 时刻开始的数据变化 相比,该差异量不明显。可见 t0 和 t1 时间的不同是使分合闸 时间数据不同的关键因素,这是造成均值变化的主要原因。 考虑在不同电压下会有数据波动情况和少量离群数据的出 现,该差异需要做进一步分析。
差值 0.2
根据表 1 可知,利用电位信号分析法得到的刚分(刚合)时
间点与采用触头加速度分析法得到的有一定差值,但差值较
小,对该文的试验论证来说,可以认为这个时间点结果是合
理的。
一般认为,当三极动触头都和静触头接触,即三极的主
回路电位信号跳变瞬间为刚分(刚合)时刻时,由于三相动
触头接触(分开)时间存在不同期的时间偏差,因此为了试
#02
t0
100次C-0
#02
t0
#02
t1
100次C-0
#02
t1
100次C-0
#02
t1
表 3 试验数据分析
平均值 (ms)
标准偏差 (ms)
试验 序号
平均值 (ms)
100次C-0
100次C-0
100次C-0
100次C-0 标准偏差 (ms)
C:46.1 O:32.2
C:0.40 O:0.36
得到的结果见表 3。
通过 02、08 组试验和 05、11 组试验可以发现,试验数
据均值在容差范围内浮动,由此可知 #01 试品和 #02 试品的
不同对数据的影响较小,该次试验的结果是在合理范围内
的,试验结果具有可信度。
表 2 试验流程
试验 试品编 开始 最高操作电压 额定操作电压 最低操作电压
序号 号
1.4 数据分析
使用均值法求解平均值,如公式(1)所示。
100
∑i=1 xi x = 100
(1)
式中 :x是均值法平均值 ;xi 是采集的分合闸数据。
使用贝塞尔方法求解标准偏差,如公式(2)所示。
¦ S
100 i1
2
xi x
99
(2)
式中 :S 是标准偏差 ;xi 是采集的分合闸数据 ;x是平均值。
2.3 其他不确定因素
除了操作电压和机构阻力之外,弹簧在使用过程中还 会累积应力松弛和弹性衰退,导致弹簧释能过程存在不确 定性。机构振动也会造成触头运动过程的偏差,特别是在 使用位移行程曲线判断触头刚合(刚分)时间点时。另外, 采集软件的数据偏差也会造成数据偏移,这可能是数据中 存在一部分明显的离群数据的原因。但是这些离群数据占 比极小,在分析可能的原因后,这些离群数据反映的情况 不在该文试验讨论的范围之内,可以剔除这些离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