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练习题
改革开放,习题精选
![改革开放,习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0caa1090b1c59eef9c7b457.png)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A、上海B、深圳C、珠海D、厦门3、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广东B、深圳C、海南D、浦东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B、安徽凤阳C、河北沧州D、贵州关岭5、农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分析其原因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C、农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农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6、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A、1978年B、1985年C、1992年D、2000年7、1992年,党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二、填空题1、()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个开放的“窗口”。
2、()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即把原来单一的()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2: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材料3: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回答: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D 2、B 3、C 4、B 5、D 6、B 7、D二、1、深圳2、上海浦东开发区3、公有制、政企分开、按劳分配4、公司制、股份制三、材料一反映了朱元津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压迫,造成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树,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
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
![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09cf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0.png)
初二历史改革开放练习题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不可忽视。
下面是一些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练习题,供初二历史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时间是:A. 1949年B. 1966年C. 1978年D. 1989年2. 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提出者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林彪3.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 恢复封建社会D.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 改革开放政策的重点领域是:A. 农业B. 工业C. 金融D. 教育5.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A. 封闭型B. 自由贸易型C. 平等互利型D. 超前型二、填空题1. 改革开放政策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
2. 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
3. 在改革开放初期,首次引入了____________制度。
4. ____________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5.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带来了中国经济的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 举例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3. 你认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如何应对?四、案例分析某村庄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座繁荣的小镇。
请你根据这个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 改革开放对该村庄带来了哪些变化?2. 这个村庄是如何利用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发展的?3. 除了经济发展,这个村庄还从改革开放中受益了哪些方面?总结: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回顾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对改革开放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
改革开放史测试题
![改革开放史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4639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e.png)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改革开放史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到您:1. 改革开放的起始时间是什么?A. 1978年B. 1987年C. 1978-1987年D. 无法确定2.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B. 推动农村改革C. 扩大对外开放D. 加强国家干预3.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A. 促进了经济发展B. 改变了社会结构C. 改变了国际地位D. 导致了环境污染4.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A. 农业B. 工业C. 科技D. 金融E. 交通和通信F. 教育G. 文化H. 政治体制改革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什么?A. 1997年B. 2007年C. 2008年D. 不确定6.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A.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 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C. 社会福利水平提高D. 外贸出口增长迅速E. 以上都是7.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经济发展?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B. 鼓励创业和创新C.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D.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E. 以上都是8.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发生了哪些变化?A. 对外贸易量增加B. 对外投资增多C. 技术交流增加D. 对外合作加强E. 以上都是。
以下是我对改革开放史的个人总结:改革開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最初的农村改革,到后来的全面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提升,对外开放也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
同时,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科技、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现代化的国家。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786cd43323968001c92e8.png)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c74b3659eef8c75fbfb3cb.png)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改革开放练习题
![改革开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ac8f73aeaad1f347933f18.png)
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
2、“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A.xxB.xxC.xxD.xx
3、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A.1978年B.1985年
C.1992年D.2000年
4、阅读下列材料: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时期?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D 3B
4、(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xx、xx、xx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玉枕纱厨,帘卷xx,半夜凉初透。
人比黄花瘦。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976e10763231126edb1174.png)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C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B)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4、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D)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A、B)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D、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E、世界需要中国2、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C)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B、C、D、E)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答:(1)、发展是目的(2)、改革是动力。
(3)、稳定是前提。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
(4)、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缺一不可。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第一,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c03ff360cba1aa811da3d.png)
第9课改革开放班级:姓名:●作业导航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2.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探讨深圳等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A.城市B.农村C.国有企业D.政府机关2.作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①上海②深圳③汕头④珠海⑤厦门⑥海南岛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3.城市改革的重点是()A.国有企业的改革B.实施菜篮子工程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D.完善城市功能4.我国目前共设立了经济特区()A.4个B.14个C.5个D.6个5.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由内地向沿海形成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西部开发区——中部地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6.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关于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完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7.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是中央经过多方论证采取的做法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8.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的主要改革内容是()A.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B.推行股份制、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D.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二、综合题9.列举我国已经设立的经济特区。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第七章 改革开放练习题
![第七章 改革开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6e238c6529647d27285269.png)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题一、单选题1. 实行对外开放是()A. 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 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 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2.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改革C. 阶级斗争D. 无产阶级专政3.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根本上说是()A. 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C.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D. 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4.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 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5. 我国改革()A. 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生产力D. 前提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6. 我们要把()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 改善人民生活B. 政策的稳定C. 改革的力度D. 对外开放的政策7. 我们的对外开放是()A. 只对发达国家开放B. 只对发展中国家开放C. 只对欧美开放D. 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8.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 依靠外援C. 开放我国市场D.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9. 邓小平在()作出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要表述A. 党的十二大B. 党的十三大C. 党的十四大D. 1992年南方讲话10.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 实用主义的标准C. 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 判断经济工作的标准二、多选题1.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 稳定是前提D. 发展是手段E. 稳定是目的2. 我国的改革是()A. 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B.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改变原有的社会形态E. 对原有经济制度的改良3. 我们的改革()A. 对象是具体体制B. 目的是解放生产力C. 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D. 方法是有秩序、有领导地进行E. 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 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 公有制为主体B. 共同富裕C. 发展非公有制D. 一部分人富起来E.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5. 改革的作用在于()A. 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B. 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C. 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D. 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E. 引起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6. 1994年江泽民提出()A. 抓住机遇B. 深化改革C. 扩大开放D. 促进发展E. 保持稳定7.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A. “引进来”B. “走出去”C. 生产加工D. 转口贸易E. 劳务输出8. 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 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就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拒绝B. 不能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无所谓姓“社”姓“资”,社会主义可以用资本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排斥C. 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发展D. 一概不问姓“社”姓“资”E. 姓“社”姓“资”可以截然分开9. 从()看,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第九课改革开放练习题
![第九课改革开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eb107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d.png)
第九课改革开放练习题一、选择题1.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B. 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二大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陈云D. 周恩来3.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行包产到户B. 实行包干到户C.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D. A、B两项都正确4.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天津二、填空题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主要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
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是设立__________。
3.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__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4.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简答题1. 简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请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四、论述题1. 试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2.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认识。
五、判断题1.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3.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进行的。
()六、名词解释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一国两制”3. 深圳速度4. 股份合作制七、案例分析题材料一: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材料二: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6195aad51f01dc381f101.png)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020/3/27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第一章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练习题
![第一章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0f11055901020207409cf6.png)
第一章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1.()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的基本战略问题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B.时代主题C.姓“资”和姓“社”3.()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C.发展与环保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提出的。
A.马克思B.列宁C.邓小平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大体和日本相等。
A.1960B.195C.19406.1977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的社论提出“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
A.2月7日B.2月8日C.2月9日7.()年4月,邓小平在给党中央的信中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A.1976B.1977C.19788.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A.5月10日B.5月11日C.5月12日9.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一文,引发了真理标准大讨论。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10.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率先提出系统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引起大多数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从而改变了会议议程。
A.陈云B.邓小平C.李先念11.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B.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
改革开放练习题
![改革开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c3e9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c.png)
改革开放练习题一、选择题1. 改革开放始于我国的哪一年?A. 1976年B. 1978年C. 1980年D. 1982年A. 邓小平B. 陈云C. 江泽民D. 胡锦涛3.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农村实施的政策是?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大包干C. 人民公社D. 农业集体化A. 北京B. 上海C. 深圳D. 广州二、填空题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______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实行了“______、放权、让利”的政策。
3. 1978年,我国在安徽省小岗村率先实行了______制度,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______、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格局。
三、简答题1.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2. 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3. 简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历程。
4. 改革开放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积极作用?四、论述题1. 论述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 论述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其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
五、判断题1.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 改革开放就是全面否定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
()六、名词解释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混合所有制经济3. 一带一路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七、案例分析题案例:自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某村农民积极性大幅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案例:某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股份制改造,成功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复习题及答案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061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d.png)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宣告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会议是( C )A.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B.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C.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 D )A.华国锋B.胡耀邦C.叶剑英D.邓小平3.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是( C )A.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B. “文化大革命”结束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4.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讲话是( C )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D )A.粉碎“四人帮”B.“文化大革命”结束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6.1980年5月,中央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B )A.广州、深圳、珠海、汕头B.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C.深圳、珠海、汕头、上海D. 深圳、珠海、汕头、海南岛7.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D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统一战线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8.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 “文化大革命”结束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9.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C )A.中共十一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 中共十三大10.正式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 B )A.党的十二大B. 党的十三大C. 党的十四大D. 党的十五大11.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其中第二个飞跃是( D )A.包产到户B. 包干到户C.发展个体经济D. 发展集体经济12.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 C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1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C )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1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C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15.我国正式废除农业税是从( B )A.2005年1月1日起B.2006年1月1日起C.2007年1月1日起D.2008年1月1日起16.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B )A.快速发展B.改革开放C.与时俱进D.社会和谐二、多项选择题: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CD )A.全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B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 ACD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文化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 CD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BC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6.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是(ABC )A.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l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D.第四步,到21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1990年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这两个飞跃是( BD )A.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 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发展集体经济8.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 ABCD )设立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练习题
![改革开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2d8e0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e.png)
改革开放练习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深化,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个历史性的进程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改变。
改革开放如同一场大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下面是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阶段的发展。
1.改革开放是在哪一年代开始的?a) 1970年代b) 1980年代c) 1990年代d) 2000年代2.改革开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实行计划经济b) 推行市场经济c) 增加政府控制力d) 鼓励自由贸易3.下列哪个国家对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的启示?a) 英国b) 美国c) 日本d) 韩国4.改革开放的首批试点城市是哪些?a) 上海、深圳b) 北京、广州c) 成都、重庆d) 武汉、西安5.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中国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
这个组织是:a) 亚洲开发银行b) 世界贸易组织c) 亚洲合作对话d) 东盟自由贸易区6.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下列哪座城市是最早获得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称号?a) 上海b) 广州c) 深圳d) 香港7.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哪个产业为主导?a) 制造业b) 服务业c) 农业d) 矿业8.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一定的限制。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根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对外贸易占全球总量的:a) 10%b) 20%c) 30%d) 40%9.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也不断发展。
下列哪个农产品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a) 小麦b) 水稻c) 茶叶d) 红枣10.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大量的外资。
下列哪个领域吸引了最多的外资?a) 制造业b) 房地产c) 金融业d) 科技创新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对于改革开放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时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548f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c.png)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始时间是:A. 1978年B. 1979年C. 1980年D. 1981年答案:A2.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在哪些地区设立了经济特区?A. 上海、天津B.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C. 北京、广州D. 杭州、苏州答案:B3.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者是: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江泽民答案:A二、填空题4.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______年代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
答案:705.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______。
答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建立起______经济体制。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简答题7. 简述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它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 改革开放政策中,“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实现的?答案:“一国两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得到实践。
通过“一国两制”政策,中国政府允许香港和澳门在回归后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高度自治权,同时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论述题9.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再次,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合作平台,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练习题
![改革开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8bc4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2.png)
改革开放练习题改革开放练习题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改革开放所面临的一些练习题。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改革开放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更大的资源配置自由度。
通过引进外资、建立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改革开放还鼓励了国内企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影响是什么?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得农村地区逐渐摆脱了封闭和贫困的状态。
农民可以自由经营土地,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农村合作社等形式,增加了收入来源,改善了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带来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
许多农民选择到城市工作,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面临着新的挑战。
三、改革开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什么?改革开放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公平的分配。
在过去,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改革开放后,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与国际接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和学者。
此外,改革开放还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四、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改革开放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一些人通过创业和投资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面临失业和贫困的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郑州二模】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这40年,承载着当代中国最丰富的一段记忆,其中有一部分叫做“春运”。
40年来,中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迅速崛起,民航、铁路先后完成公司制改革,高铁技术从学习引进到引领全球。
“春运的车轮”与“改革的车轮”一路同行,从1978年发送乘客1亿人次到2018年的30亿人次,从拥挤不堪的绿皮火车到快捷舒适的“复兴号”高铁,从硕大松垮的编织袋到硬朗优质的行李厢,车辆提速、路网加密,千里故乡能一日往返,“人在囧途”的困境成为历史,80%的车票由互联网售出,以往昼夜排队购票的“长龙”踪迹不见;高铁、飞机能连免费wifi,外卖可以准时送到车厢,泡面的“江湖地位”风光不再……40年春运的巨变,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诸多启迪。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春运40年的巨变,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哪些成就?(三方面即可)
(2)我国破解春运困局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哪些启迪?(三方面即可)
(2018年河南中考B卷)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推动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每个中国家庭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参与研究性性学习活动,初中生小林在家里翻出了三张老照片。
A改革初期的农民住房B、几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C、1981年的火车票
爷爷说:我就是在照这样的院子里长大的,现在咱家生活在城市里,住房宽敞明亮;最先是像黑片B里一样,几家人围在一起看黑自电视,后来有了彩电,有了数字电视、智能电视,现在手机上都可以看直播;照片C是我1981年到郑州州出差时买的火车票,按当时的收入水平看票价很贵,也很难买到,如今火车票可以在网上购买,高铁、高速公路等出行方式便捷又舒=舒适。
“老照片见证中国发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老照片见证的中国40年巨大发展,带给你哪些感悟?(三个方面即可)
(2)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你打算怎样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两个方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