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四《虞美人》(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课件《虞美人》 (共32张PPT)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课件《虞美人》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8f2047804d2b160b4ec0c5.png)
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
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
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 “又”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
“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
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
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 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 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虞美人
李煜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
前唐后主李煜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是词 史上的两个大家,很早以来人们就相提并论。
清人沈谦说 : “ 男中李后主 , 女中李易安 , 极是当行本色。此前太白 , 故称词家三李。” 《填词杂说》
词是隋唐时兴起、宋代广为流行的一种合乐 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就作家创作风格而 言,习惯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①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
②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 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③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 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 粹的眼泪。
朗读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 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 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
朗读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虞美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虞美人](https://img.taocdn.com/s3/m/6e3dde8e763231126fdb117c.png)
绝宾客之知(名词,交情)
读音 lán qì
读写延伸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3.辨活用 名词作动词 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刮起了东风) 4.积名句 (1)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
-1-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赏析]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 的作品,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 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
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 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 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 达到高峰。“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 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 的艺术生命。
念,带着他对故土的无限眷恋死了,他死得很有尊严!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品读提示 李煜身为国君,在位之时一不积极备战,二不养精蓄锐, 三不奋发图强,四不全民抵抗,“日与臣下酣饮,愁思悲歌不已”(《新 五代史》),沉湎于酒中、诗中、歌舞中、脂粉气中。如此这般,最 后导致国破家亡。亡国后的李煜,整日以泪洗面,这成就了这位一 代词人,却也使他的悲剧人生走到了尽头。
首页
新知导学
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
![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https://img.taocdn.com/s3/m/2f44675d312b3169a451a490.png)
品读
赏名句
印 象 中 写 愁 的 诗 句 。
寻 :
搜
品读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 李清照 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李白《 李白 秋浦歌》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秦观《江城子》 秦观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李煜《 李煜 相见欢》
回顾
词是起源于( 盛行于( 词是起源于( 唐)盛行于( 宋) 的一种配乐而歌、 的一种配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 的诗体。 的诗体。 词的一段就是一个乐段, 词的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片 ) ),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或( 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分成( 词按字数分成(小令 )( 中调 ) 三种,( 和( 长调 )三种,( 58)字以内 为小令,( 字为中调, 为小令,( 59-90 )字为中调, 字以上为长调. ( 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分为( 词的流派分为( 豪放派和婉约派 )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 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梦。 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梦。几曾 识干戈。 识干戈。 一日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一日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 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 对宫娥! 对宫娥!
不幸诗家幸, 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
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 剪不断, • 理还乱, 理还乱, • 是离愁。 是离愁。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Fra bibliotek浪淘沙令
苏教版必修四高中语文《虞美人》 课件(34张PPT)
![苏教版必修四高中语文《虞美人》 课件(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6f5bfbcfc789eb162dc844.png)
美好的事物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 往事知多少。“往事”指什么呢?
以前的帝王生活
• 小楼昨夜又东风, “又”有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
又” 说明时光飞逝,由此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感慨人生长逝不返,复国之
梦破灭。
16
为什么 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上阕 •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 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 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明愁”,有不顾 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22
列举用比喻写愁思的诗词名句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的《竹枝调》
容到忍辱蒙羞)。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9
下阕 • 雕阑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
为什么愁?结合全词内容和 词人身世概括。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2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修辞手法?效果? 比喻、夸张
1
词牌
• 词牌,又称词格,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 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 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名。
• 词牌也可称为曲调,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2
虞美人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 • 《虞美人·夜深困倚屏风后 》辛弃疾 • 《虞美人·听雨 》 蒋捷 • 《虞美人·梳楼》 蒋捷 •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观 • 《虞美人》纳兰性德 •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苏教版必修四《14、虞美人》课文
![苏教版必修四《14、虞美人》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46167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2.png)
《虞美人》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译文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词《虞美人》说课稿一、说教材《虞美人》这首诗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词别是一家”板块。
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李煜及其重要作品2、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根据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大纲教学目的中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新课标中要求的审美体验和价值观统一这一维度,确立了本课的德育目标: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景、境、情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说教法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1、吟诵法。
其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
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课件
![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43a7a852458fb770b56b1.png)
思考
•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 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 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 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思考
• 前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 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 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 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 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 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词的两大流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 流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 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发的情 感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 腻,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 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作家 有柳永、李清照、秦观。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 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是 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 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 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 为长调。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 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 押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虞美人》要点指导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虞美人》要点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b0ee7274431b90d6c85c74e.png)
《虞美人》要点指导学习目标: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一、字词梳理1.识字注音雕阑.玉砌.(lán qì) 不堪.回首(kān) 虞.美人(yú) 2.字形辨认⎩⎨⎧ 砌砌墙沏沏茶彻彻底 ⎩⎨⎧ 堪不堪勘勘探 ⎩⎨⎧ 恰恰当洽洽谈 ⎩⎨⎧ 阑阑珊澜波澜谰谰言3.一词多义知⎩⎨⎧ 往事知多少动词,知道,懂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名词,知识4.词类活用小楼昨夜又东风..(名词用作动词,吹进了东风) 二、写作手法1.起伏跌宕的笔法。
《虞美人》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
这是实写。
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
”表明词人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
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词人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
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片。
一开始又是虚写:“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是词人想像中的“故国”图景。
他把“雕阑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2.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读着它,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水,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
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
三、合作探究1.有人说这首词中的虚词运用得很妙,能够虚处传神。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件 3.3.1 虞美人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件 3.3.1 虞美人](https://img.taocdn.com/s3/m/c802389d312b3169a551a493.png)
恨。
-9-
虞美人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目标二 品味语言,分析手法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 它的好处。 提示:(1)运用比喻,显示愁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和不舍昼夜,将人事无常
绝宾客之知(名词,交情)
雕阑玉砌应犹在(动词,该,应当)
(3)应
应机立断(介词,当)
明日落红应满径(副词,表示理应如此,有“大概”
之义)
-7-
虞美人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3.辨活用 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名词用作动词,刮起了东风) 4.记特殊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省略句,“月明中”前省略了介词“于”;介宾短语后 置句) 5.积名句
-6-
虞美人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解多义 春花秋月何时了(动词,完结)
(1)了 卿殊不了事(动词,懂得)
了无恐色(副词,完全)
往事知多少(动词,知道)
(2)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名词,通“智”,智慧)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动词,识别)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word精品教案
![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word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7e71c65022aaea998f0fed.png)
《虞美人》教案教材分析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字,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
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
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情感目标感受李煜词中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诗歌内在的人文精神教学方法诵读法以读代讲品味词的意境学案导学课前准备课本学案课堂笔记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诗歌”资料搜集,以词为证,说出“我所知道的李煜”,例词要朗读,感受解说要简明。
教师补充归纳:李煜为偏安一隅之一国主,晚年被俘。
他即位时,南唐形势岌岌可危,内外危机深化,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15年苟且偷安的生活,纵情生活,侈陈游宴,但这时他也感觉到无法摆脱的没落的命运,故其前期词在华艳温馨中时时流露出些许哀愁;而后期他在亡国的惨境中从醉生梦死的生活中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在词里倾泻他“日夕以泪洗面”的深哀巨痛。
李词可分三个时期:一是幼年到964年,他生活美满幸福,精神适意,物质方面备极奢华,其词华艳温馨,多写调情、幽会、惆怅、欢愉、清歌、曼舞,写对人生的眷念;二是964年至975年亡国被俘北迁,李煜痛失爱妻娇儿,国势日衰,其词由乐观变为悲观,黯淡萧索,顿感人生无常;三是975年至978年被害,囚徒生活使他备受艰辛与侮辱,其词歌咏孤独、梦和对人生的厌倦,使他的词有哀怨凄绝的“以血书”的特色,写出了士大夫们人人感到而苦于说不出的悲哀。
本词《虞美人》为这一时期词的代表作。
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65e1300e5022aaea988f0f26.png)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记牢李煜的相关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2、读准重点字词读音教学难点学生学习词的上阕,说出作者情感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记牢李煜的相关文学常识。
2、读准重点字词读音,正确朗读诗歌3、学生学习上阕,说出作者情感4、背诵上阙。
二、能力目标:1、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筛选、分析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能力: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读准字音,梳理词的大意理由:李煜的相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分钟考查《阿房宫赋》第三段默写检查默写情况,评价总结小考结果默写,交换批改,订正错误强化记忆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李煜的生平简介本词写作背景背诵李煜其他诗词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用PPT展示文学常识相关问题3、评价4、补充介绍李煜,介绍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课代表协助老师检查完成情况。
2、回答PPT上的问题3、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李煜的生平4、在书上记录5、小组或同桌间检查。
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并加强记忆做议讲评环节朗诵诗歌校正字音1、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语段的字音并要求学生在书中标记。
3、用PPT展示重要的字词注音1、抽小组号提问朗读2、其他小组给予纠正3、在书上补充重要字词读音4、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自主学习成果检测积累字音字形做议讲评环节体悟作者情感本文的诗眼1、提问: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他早点结束?2、提问:“往事”致那些事?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怎么理解?4、提问:“故国”是指什么?1、自己独立思考2、讨论并写出答案2、小组展示。
3、书上记录相关答案。
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能力。
课堂总结提升环节总结本课知识。
1、补充学生总结内容2、评价学生总结内容回忆、文学常识,字音字形,诗歌上阕所讲内容巩固本课所学,完成学习目标目标检测环节文学常识和字音字形的考察1、巡视学生做答。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虞美人》教案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虞美人》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33e649c9f705cc1755270968.png)
《虞美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体会意境、评鉴名句;2、过程与方法: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词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2、把握本文的艺术特点3、分析词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1、把握本文的意境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四、教学设想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经被诗人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境,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进入《词七首》的学习。
2、关于词的基本知识词:又称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产生于隋唐,宋达到顶峰。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题目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如《词七首》中的“虞美人”、即为词牌,“赤壁怀古”、等为词的标题,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按表现内容、语言风格等可大致划分为豪放词、婉约词。
3、知其人论其事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到汴京。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做《虞美人》一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加上徐铉的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年41岁,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的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虞美人》课件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虞美人》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25424b3ec3a87c24028c495.png)
思乡之苦
上阕 以自然景物起兴,抒写“故国不堪回首”
的凄凉。
下阕
以宫廷建筑设想,以春水设喻,抒发满腔
幽愤悲慨之情。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提示】“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 李虞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
绝望之时,“春花秋月”这些美好事物成了对他的一
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
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意象: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往事 故国明月 朱颜
前六句里,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自然永恒不变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 意境
人事变化无常 往事 故国
朱颜改
移情入景
讨论: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 词的“诗眼”? “改”。 改变的不仅是“朱颜”,还有 人的地位(由国君沦为阶下囚)、 人的感受(由安富尊容到忍辱蒙 羞)。
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 在情理之中。
“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 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
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
的需要。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
“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 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 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明愁”,有不顾一切
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问题探究
1.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课件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虞美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bb91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3.png)
“月下花前”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月下花前”的确是美好的事物,正是这美好的事物勾起了作者对自己 美好往事的回忆,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 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月下花前的无尽无休反 而觉得厌烦,徒增无限伤悲。 因此,这美好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高中语文 苏教版
虞美人
教学课件
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用一个字来回答。
愁
975年,宋兵攻克金陵,他 投降,
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囚
禁生活。两年后伎演唱,
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他 饮所赐牵
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绝笔之作。
可做 怜个 薄才 命人 作真 君绝 王代 。,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可能指什么?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 手”。即位后,“性骄侈,喜声色,又喜 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可能指什么?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 活动。思故国家园,自己的亲人及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 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 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词的前六句运用了哪些对照?
月下花前的无休无尽与往事短暂无常的对照;小 楼东风的永恒与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的对照;雕 栏玉砌的常在与朱颜改的对照。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 对照,隔句相承 。
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春水
汪洋恣肆 一泻千里
长流不断 无穷无尽
请你尝试用对照或比喻手法描写一下你的“愁”。
1、品读诗词,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做到知人论世; 2、学习诗词中对照、比喻的表达技能,提高理解和鉴 赏诗词的能力。
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虞美人教案 苏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fb0cfadcc22bcd126ff0c79.png)
《虞美人》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苏轼、柳永、秦观、││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虞美人》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虞美人》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363c3e38998fcc22bcd10df5.png)
《虞美人》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教学目的:1、了解词作者的相关情况;2、以诵读为主来品读词;体会词的音韵美;3、体会词的艺术特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1. 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 提高诗歌鉴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唐诗,另一颗就是宋词。
词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经出现了,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
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是李煜。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
二、简介作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
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
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
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三、配乐朗诵: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四、集体朗诵五、品味诗歌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春花秋月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
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头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宇宙之永恒不变“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对比手法人生之短暂无常“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虞美人-苏教版必修四教案
![虞美人-苏教版必修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359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4.png)
虞美人-苏教版必修四教案一、教学背景苏教版高中必修四《诗经》单元中,有一首古诗叫做《虞美人》,它是《诗经》中的一篇民歌。
《虞美人》是一首以描写美人为主要内容的民歌,可以让学生在感受诗歌与音乐中领略美的力量,开发自己的感性美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韵律、词汇及意境,感受文学的美感;2.学习音乐与音乐韵律,体验音乐的美;3.通过对美人形象的描写,体验美的力量,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教师首先介绍《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并通过对原文的分析和注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韵律、词汇及意境,并引导学生领略其中的美感。
接着,教师再通过外教的帮助,将诗歌与音乐韵律相结合,为学生展现纯音乐美、音乐韵律美和情感美,并指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诗歌中的情感。
2.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虞美人》这首诗的背景、作者及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
2.比较归纳法:将经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并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进行提升。
3.个别辅导法:教师通过对学生每一个字或词汇的解释,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程序1. 教学准备1.准备古诗《虞美人》的教学材料;2.准备音乐与音乐韵律,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整理;3.进行外教的准备工作。
2. 教学内容1.介绍《虞美人》这首古诗的背景和历史渊源;2.讲解《虞美人》诗歌的韵律和词汇;3.通过外教的帮助,将经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比较,并对音乐风格进行分析和说明;4.引导学生将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并领略音乐和文学的美感。
3.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通过对《虞美人》这首古诗的内容和韵律进行讲解,并结合音乐进行融合,让学生感受文学与音乐的美,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和个别辅导法,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学生对《虞美人》这首古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音乐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铸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937——978), 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于书画, 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 著名,词尤为五代之冠,世称 李后主。其前半生豪华奢侈, 所写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 别绪.
宋太宗八年,宋兵攻 克金陵,李煜投降, 被送往卞京,过着 “日夕以泪洗面”的 软禁生活.三年后, 他41岁生日时(七夕 之夜)作《虞美人》 词,并令歌伎演唱, 此曲触怒了宋太宗, 不久,李煜饮所赐牵 机药酒被毒死,该词 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 作.
恰朱 故知 似颜 国多 一改雕 不少春 江。栏 堪?花 春问玉 回小秋 水君砌 首楼月 向能应 月昨何 东有犹 明夜时 流几在 中又了 。多, 。东?
愁只 风往 ?是 ,事
虞
美
人
虞
李 煜
美 人
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 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 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 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 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3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6遍问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的车儿如何载得
起
王实甫
பைடு நூலகம்
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
时雨。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 亡国入宋后写的 词。有人说这是 一首极尽故国繁 华之作;有人说 这是一段凄凉无 限之吟唱.你读 出了什么?请从 艺术手法运用的 角度谈谈你对这 首词的看法.
在李煜的创作中,浸染着这种 泣血之愁的词作还有很多,请 就你最喜欢的一首试加赏析。 (参考篇目《相见欢》《子夜 歌》《乌夜啼 》《清平乐 》 《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