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治水必躬亲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治水必躬亲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培养学生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精神。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理解治水必躬亲的观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难点
(1)体会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2)理解文中所阐述的躬亲治水的原因。
三、学习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文意。
2、自主学习法: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解决疑难问题。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文中的重点问题,交流心得。
四、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钱泳(1759 1844),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清代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
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2、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五、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海瑞()潴()相度()咨询()胼胝()
2、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2、思考以下问题:
(1)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那么,治水应该怎么做?
(2)文中是如何论述治水必躬亲的?
(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论证治水必躬亲这一观点的?
(三)课堂展示
1、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
2、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教师点拨
1、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讲解。
如:“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中“相度”“咨询”“穷”“致”的意思。
2、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
本文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与“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的对比,强调了治水必躬亲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
1、联系实际,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躬亲”。
2、收集有关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名言警句。
(六)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泥于掌故()(2)非咨询不穷其致()
(3)是以必得躬历山川()(4)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3、文中“治水必躬亲”的原因是什么?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