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高分子材料教程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H+型的强酸树脂和OH-型的强碱树脂各自 能将中性的氯化钠水溶液分解转化为HCl型 的酸性溶液和NaOH型的碱性溶液,这也是 测定强酸性和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交换量 的方法之一。
6.2 解盐交换量
R SO3H + NaCl R NHOH + NaCl
R SO3Na + HCl R NHCl + NaOH
常用的原料为苯乙烯或丙烯酸(酯),通过聚 合反应生成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网络结构的 骨架,再在骨架上导入不同类型的化学活 性基团(通常为酸性或碱性基团)而制成。
3、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按交换基团的性质分类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3.1 强酸源自阳离子交换树脂6、离子交换容量
根据测定方法不同: 总交换量 解盐交换量 表观交换量 工作交换量
6.1 总交换容量
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 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 对于强酸和强碱树脂,其总交换量一般与 元素分析所测得的功能基的数量相当。
6.2 解盐交换量
反映离子交换树脂酸碱性强弱的标志。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一般为几纳米 至几百纳米,比表面积可达每克树脂几百 平方米,因此其吸附功能十分显著。
4.3 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
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特殊用途树脂, 主要用作液相色谱的固定相。
一般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包覆在硅胶或玻璃 珠等表面上制成。
它可经受液相色谱中流动介质的高压,又 具有离子交换功能。
6.5 交换容量的测定
显然交换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网状结构内所 含活性基团的数目。 交换容量可通过实验测得。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
称取于树脂1克,置于250mL锥形瓶中、准 确加入0.1mol/LNaOH标准溶液100mL,振 荡后放置过夜,用移浓管吸取上层清液 25mL,加酚酞指示剂1滴,用0.1mol/L标 准HCl溶被滴定至红色消失,设用去标准 HCl溶液14mL,树脂的交换容量可以计算 为5.6 mmol/g。
1、掌握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分类、命名、 性能及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2、掌握吸附树脂的特性、分类、用途、使 用方法和树脂的筛选方法。 3、了解螯合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等特殊树 脂的组成和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何炳林,黄文强主编,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钱庭宝,刘维琳,李金和主编,吸附树脂及其 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
含有磺酸基(—SO3H),其中的氢离子能与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其 结构式可简单表示为R—SO3H,式中R代表树 脂母体,其交换原理为
2R—SO3H+Ca2 + ↔(R—SO3)2Ca+2H+ 2R—SO3H+Mg2+ ↔ (R—SO3)2Mg+2H+ 这也是硬水软化的原理
3.2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示意图
4.1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大分子链之间的间隙约为2~4nm。一般无机小分 子的半径在1nm以下,因此可自由地通过离子交换 树脂内大分子链的间隙。 在无水状态下,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分子链紧 缩,体积缩小,无机小分子无法通过。 所以,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在干燥条件下或油类中 将丧失离子交换功能。
6、离子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 单位体积树脂可交换的离子基团的毫克当 量数,单位:meq/g(干)或 meq/mL(湿) 。 树脂的交换容量与其实际所含的离子基团 的数量并不一定一致,因为树脂上的离子 集团并不一定会全部进行离子交换,可交 换的基团的比例依据测试条件不同而异。
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骨架 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和功能基团所带的相反电荷的可交换离子
例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团是—SO3H+,它可解离出H+,而H+可与周围的外来离 子互相交换。功能基团是固定在网络骨架上 的,不能自由移动。由它解离出的离子却能 自由移动,并与周围的其他离子互相交换。 这种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称为可交换离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
离子交换树脂都是用有机合成方法制成; 制造原料: 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两大类; 它们分别与交联剂二乙烯苯产生聚合反应, 形成具有长分子主链及交联横链的网络骨 架结构的聚合物。
除上述苯乙烯系和丙烯酸系这两大系列以 外,离子交换树脂还可由其他有机单体聚 合制成。如酚醛系(FP)、环氧系(EPA)、乙 烯吡啶系(VP)、脲醛系(UA)等。
4.2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针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缺点,研制了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外观不透明,表面粗 糙,为非均相凝胶结构。
4.2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非均相凝胶结构
4.2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即使在干燥状态,内部也存在不同尺寸的 毛细孔,因此可在非水体系中起离子交换 和吸附作用。
不同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脂的模型
4.1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凡外观透明、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的离 子交换树脂统称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这类树脂表面光滑,球粒内部没有大的毛细 孔。 在水中会溶胀成凝胶状,并呈现大分子链的 间隙孔。
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实物图
4.1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均相凝胶结构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分类; 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结构; 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于区别离子交换树 脂树脂中基团、交联剂、致孔剂等的不同,由 各生产厂自行掌握和制定。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往往在型号后面 用“×”和一个阿拉伯数据相连,以表示 树脂的交联度(质量百分数)。 对大孔型树脂,则在型号前冠以字母“D”。
6.3 表观交换量
指在某实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离子交换 量。
若功能基未完全电离,或树脂孔径太小, 离子不易扩散进行交换时会伴有吸附作用 发生时。其表观交换量往往会大于总交换 量。
6.4 工作交换容量
仅指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 它与树脂种类和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工 作条件如溶液的组成、流速、温度等因素 有关。 有时也叫实用交换量,这种交换量一般都 低于总交换量。
引言
物理分离法: 气体扩散法 离心分离法 电磁分离法 过滤分离法 热扩散法
化学分离法: 沉淀与共沉淀法 溶剂萃取法 电化学分离法 吸附分离法 色层分离法 蒸馏法 膜分离法 区域熔融法
教学计划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
6学时
第二节 吸附树脂
6学时
第三节 特殊树脂
3学时
第四节 树脂分离工艺具体实例 3学时
本课程学习目的、要求
钱庭宝,离子交换剂应用技术,天津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年。
王方编译,离子交换应用技术 ,北京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0年。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
内容
1、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 3、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4、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6、离子树脂交换容量 7、离子树脂交换动力学 8、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选择性
3.3 强碱性阴离子树脂
含有强碱性基团 如:季胺基(亦称四级胺基)-NR3OH
能在水中离解出OH-而呈强碱性。 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 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树脂的离解性很强,在不同pH下都能正 常工作。
3.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
含有弱碱性基团 如:
伯胺基(亦称一级胺基) -NH2 仲胺基(二级胺基) -NHR 叔胺基(三级胺基) -NR2 它们在水中能离解出OH-而呈弱碱性。
此外,为了特殊的需要,已研制成多种具 有特殊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 如:螯合树脂
氧化还原树脂 两性树脂等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我国前石油化学工业部于1977年7月l日正 式颁布了离子交换树脂的部颁标准HG2884-886-76《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 名及型号》。
这套标准中规定,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由 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团)名称和基本名 称排列组成。
3.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
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 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树脂在多数情况下是将溶液中的整个 其他酸分子吸附。它只能在中性或酸性条 件(如pH1~9)下工作。
4、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按其物理结构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 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载体型三类。
内容
9、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质 10、离子树脂的转型 11.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12、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13、离子交换树脂贮存、运输应注意的事项 14、树脂的污染、中毒与活化 15、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合成的有机离子交换 剂,可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作用。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功能基的网状结 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O S O- H+
O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结构 可以认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酸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大多数 制成颗粒状,也有一些制成纤维状或粉状。
树脂颗粒的尺寸一般在0.3~1.2mm 范围内, 大部分在0.4~0.6mm之间。
它们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坚牢性),化学性质 也很稳定,在正常情况下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例如: 001×10:强酸型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交联度为10% 201×7 :强碱型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交联度为7% D301:大孔弱碱型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D412:大孔螯合型丙烯酸系离子交换树脂
树脂商品名
上海树脂厂的732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 001×7树脂; 724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110树脂; 717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201×7树脂等等。
1、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 3、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4、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6、离子树脂交换容量
含弱酸性基团
如 :羧基 -COOH 能在水中离解出H+ 而呈酸性。树脂离解后余下 的负电基团,如R-COO- (R为碳氢基团) ,能与 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阳离子 交换作用。
RCOOH ↔ RCOO- + H+
3.2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种树脂的酸性即离解性较弱,在低pH下 难以离解和进行离子交换,只能在碱性、 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
6.2 解盐交换量
R SO3H + NaCl R NHOH + NaCl
R SO3Na + HCl R NHCl + NaOH
常用的原料为苯乙烯或丙烯酸(酯),通过聚 合反应生成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网络结构的 骨架,再在骨架上导入不同类型的化学活 性基团(通常为酸性或碱性基团)而制成。
3、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按交换基团的性质分类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3.1 强酸源自阳离子交换树脂6、离子交换容量
根据测定方法不同: 总交换量 解盐交换量 表观交换量 工作交换量
6.1 总交换容量
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 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 对于强酸和强碱树脂,其总交换量一般与 元素分析所测得的功能基的数量相当。
6.2 解盐交换量
反映离子交换树脂酸碱性强弱的标志。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一般为几纳米 至几百纳米,比表面积可达每克树脂几百 平方米,因此其吸附功能十分显著。
4.3 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
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特殊用途树脂, 主要用作液相色谱的固定相。
一般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包覆在硅胶或玻璃 珠等表面上制成。
它可经受液相色谱中流动介质的高压,又 具有离子交换功能。
6.5 交换容量的测定
显然交换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网状结构内所 含活性基团的数目。 交换容量可通过实验测得。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
称取于树脂1克,置于250mL锥形瓶中、准 确加入0.1mol/LNaOH标准溶液100mL,振 荡后放置过夜,用移浓管吸取上层清液 25mL,加酚酞指示剂1滴,用0.1mol/L标 准HCl溶被滴定至红色消失,设用去标准 HCl溶液14mL,树脂的交换容量可以计算 为5.6 mmol/g。
1、掌握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分类、命名、 性能及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2、掌握吸附树脂的特性、分类、用途、使 用方法和树脂的筛选方法。 3、了解螯合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等特殊树 脂的组成和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何炳林,黄文强主编,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钱庭宝,刘维琳,李金和主编,吸附树脂及其 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
含有磺酸基(—SO3H),其中的氢离子能与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其 结构式可简单表示为R—SO3H,式中R代表树 脂母体,其交换原理为
2R—SO3H+Ca2 + ↔(R—SO3)2Ca+2H+ 2R—SO3H+Mg2+ ↔ (R—SO3)2Mg+2H+ 这也是硬水软化的原理
3.2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示意图
4.1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大分子链之间的间隙约为2~4nm。一般无机小分 子的半径在1nm以下,因此可自由地通过离子交换 树脂内大分子链的间隙。 在无水状态下,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分子链紧 缩,体积缩小,无机小分子无法通过。 所以,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在干燥条件下或油类中 将丧失离子交换功能。
6、离子交换容量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 单位体积树脂可交换的离子基团的毫克当 量数,单位:meq/g(干)或 meq/mL(湿) 。 树脂的交换容量与其实际所含的离子基团 的数量并不一定一致,因为树脂上的离子 集团并不一定会全部进行离子交换,可交 换的基团的比例依据测试条件不同而异。
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骨架 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和功能基团所带的相反电荷的可交换离子
例如: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团是—SO3H+,它可解离出H+,而H+可与周围的外来离 子互相交换。功能基团是固定在网络骨架上 的,不能自由移动。由它解离出的离子却能 自由移动,并与周围的其他离子互相交换。 这种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称为可交换离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
离子交换树脂都是用有机合成方法制成; 制造原料: 主要有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两大类; 它们分别与交联剂二乙烯苯产生聚合反应, 形成具有长分子主链及交联横链的网络骨 架结构的聚合物。
除上述苯乙烯系和丙烯酸系这两大系列以 外,离子交换树脂还可由其他有机单体聚 合制成。如酚醛系(FP)、环氧系(EPA)、乙 烯吡啶系(VP)、脲醛系(UA)等。
4.2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针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缺点,研制了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外观不透明,表面粗 糙,为非均相凝胶结构。
4.2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非均相凝胶结构
4.2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即使在干燥状态,内部也存在不同尺寸的 毛细孔,因此可在非水体系中起离子交换 和吸附作用。
不同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脂的模型
4.1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凡外观透明、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的离 子交换树脂统称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这类树脂表面光滑,球粒内部没有大的毛细 孔。 在水中会溶胀成凝胶状,并呈现大分子链的 间隙孔。
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实物图
4.1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均相凝胶结构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分类; 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结构; 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于区别离子交换树 脂树脂中基团、交联剂、致孔剂等的不同,由 各生产厂自行掌握和制定。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往往在型号后面 用“×”和一个阿拉伯数据相连,以表示 树脂的交联度(质量百分数)。 对大孔型树脂,则在型号前冠以字母“D”。
6.3 表观交换量
指在某实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离子交换 量。
若功能基未完全电离,或树脂孔径太小, 离子不易扩散进行交换时会伴有吸附作用 发生时。其表观交换量往往会大于总交换 量。
6.4 工作交换容量
仅指树脂在某一定条件下的离子交换能力。 它与树脂种类和总交换容量,以及具体工 作条件如溶液的组成、流速、温度等因素 有关。 有时也叫实用交换量,这种交换量一般都 低于总交换量。
引言
物理分离法: 气体扩散法 离心分离法 电磁分离法 过滤分离法 热扩散法
化学分离法: 沉淀与共沉淀法 溶剂萃取法 电化学分离法 吸附分离法 色层分离法 蒸馏法 膜分离法 区域熔融法
教学计划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
6学时
第二节 吸附树脂
6学时
第三节 特殊树脂
3学时
第四节 树脂分离工艺具体实例 3学时
本课程学习目的、要求
钱庭宝,离子交换剂应用技术,天津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年。
王方编译,离子交换应用技术 ,北京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0年。
第一节 离子交换树脂
内容
1、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 3、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4、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6、离子树脂交换容量 7、离子树脂交换动力学 8、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选择性
3.3 强碱性阴离子树脂
含有强碱性基团 如:季胺基(亦称四级胺基)-NR3OH
能在水中离解出OH-而呈强碱性。 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 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树脂的离解性很强,在不同pH下都能正 常工作。
3.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
含有弱碱性基团 如:
伯胺基(亦称一级胺基) -NH2 仲胺基(二级胺基) -NHR 叔胺基(三级胺基) -NR2 它们在水中能离解出OH-而呈弱碱性。
此外,为了特殊的需要,已研制成多种具 有特殊功能的离子交换树脂。 如:螯合树脂
氧化还原树脂 两性树脂等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我国前石油化学工业部于1977年7月l日正 式颁布了离子交换树脂的部颁标准HG2884-886-76《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 名及型号》。
这套标准中规定,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由 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团)名称和基本名 称排列组成。
3.4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
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 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 这种树脂在多数情况下是将溶液中的整个 其他酸分子吸附。它只能在中性或酸性条 件(如pH1~9)下工作。
4、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按其物理结构的不同,可将离子交换树脂 分为凝胶型、大孔型和载体型三类。
内容
9、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质 10、离子树脂的转型 11.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12、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13、离子交换树脂贮存、运输应注意的事项 14、树脂的污染、中毒与活化 15、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合成的有机离子交换 剂,可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作用。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功能基的网状结 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O S O- H+
O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结构 可以认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相当于高分子多元酸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大多数 制成颗粒状,也有一些制成纤维状或粉状。
树脂颗粒的尺寸一般在0.3~1.2mm 范围内, 大部分在0.4~0.6mm之间。
它们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坚牢性),化学性质 也很稳定,在正常情况下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例如: 001×10:强酸型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交联度为10% 201×7 :强碱型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交联度为7% D301:大孔弱碱型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D412:大孔螯合型丙烯酸系离子交换树脂
树脂商品名
上海树脂厂的732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 001×7树脂; 724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110树脂; 717树脂相当于命名规定中的201×7树脂等等。
1、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基体 3、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4、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结构 5、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 6、离子树脂交换容量
含弱酸性基团
如 :羧基 -COOH 能在水中离解出H+ 而呈酸性。树脂离解后余下 的负电基团,如R-COO- (R为碳氢基团) ,能与 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阳离子 交换作用。
RCOOH ↔ RCOO- + H+
3.2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种树脂的酸性即离解性较弱,在低pH下 难以离解和进行离子交换,只能在碱性、 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