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之生活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保健之生活常识
秋天衣食住行有讲究
秋天,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讲究秋令衣食住行的卫生,有利于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衣服方面:初秋,气温逐渐下降,宜穿素装薄衣。
俗话说:“春捂秋冻”,适当地“冻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
中秋以后,气温降低,宜及时增添衣服、被褥,以免受凉感冒,胃病复发。
饮食方面:首先宜润。
秋季以后,降雨少,空气干燥,易引起咽干、鼻燥、肤涩等“燥症”,故应多饮开水、淡茶、菜汤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银耳、梨、柿子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
其次宜补。
深秋季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补品易吸收藏纳,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
此期间可适当多吃鸡肉、牛肉、猪肝、鱼肉以及大枣、莲子等。
另外,秋季要注意饮食卫生。
秋季室外凉爽,室内温热,最宜蚊蝇繁殖,苍蝇是肠炎、痢疾等疾病的传播体,人体吃了被蚊蝇污染的食物后极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居住方面:深秋季节,气候较冷,夜间睡觉要关好门窗,入睡后腹部要盖一些衣被,以防腹部受凉,诱发感冒、腹泻。
秋季要避免熬夜,每晚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使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
活动方面:金秋时节,景色迷人,是人们户外活动、锻炼和旅游的黄金季节,早晨到公园做操、打拳、散步、跑步等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秋季气候凉爽,不冷不热,工作效果最佳,但也应避免长期超负荷劳动,经常加班加点,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带状疱疹、急性荨麻疹及其他旧病的复发。
中老年人秋季保健
中医认为,焕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
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
由于秋季空气逐渐变冷,可促使栓塞、中风、支气管哮喘、消化不良、胆结石绞痛、心绞痛等病发作;还易患感冒、风湿热等,故此季节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
秋季要想少患病,保持健康,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养。
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
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广柑、山楂、新鲜蔬菜、酸味食品。
2.增减衣服。
初秋季节中午虽热,但早晚都凉风习习,因
此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凉气”的侵袭。
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一穿一脱受凉感冒。
3.谨慎起居。
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意思是,在秋天要早点睡觉,早点起床。
4.加强运动调养。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锻炼,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渡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了充分的准备。
5.保持室内一定湿度。
秋季空气中的湿度小,风力大,汗液蒸发得很快,易使人皮肤干裂,毛发也易脱落。
故必须注意保持室内具备一定的湿度,并适当补充体内的水分。
6.药物保健。
根据秋季的特点,可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
另外,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
济钢总医院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