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材料检测8章SEM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扫描电镜图象及其衬度
ZrO2-Al2O3-SiO2系耐火材料的背 散射电子成分像,1000×
ZrO2-Al2O3-SiO2系 耐火材料的背散射 电子像。由于ZrO2 相平均原子序数远 高于Al2O3相和SiO2 相,所以图中白色
相为斜锆石,小的
白色粒状斜锆石与
灰色莫来石混合区
为莫来石-斜锆石
共析体,基体灰色
离子溅射镀膜优点是: (1)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溅射一次只需几 分钟,而真空镀膜则要半个小时以上。 (2)消耗贵金属少,每次仅约几毫克。 (3)对同一种镀膜材料,离子溅射镀膜质量较好, 能形成颗粒更细、更致密➢ 粉体可以直接撒在样品座的双面碳导电胶上,用 平的表面物体,例如玻璃板压紧,然后用洗耳球 吹去粘结不牢固的颗粒
探测X射线 信号并转换 为电信号
脉冲处理器
测量电子信号并 确定所接收到X 射线的能量
分析处理
显示并转换为 数据
(a)波长色散谱仪利用单晶对X射线的衍射来测量波长
众所周知,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 因此可以用二种方式对它进行描述。如果把它视为连 续的电磁波,那么特征X 射线就能看成具有固定波长 的电磁波,不同元素就对应不同的特征X 射线波长。
扫描信号发生器
扫描放大控制器
扫描偏转线圈
信号探测放大系统 检测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 下产生的二次电子、背散 射电子等电子信号,然后 经视频放大作为显像系统 的调制信号,由闪烁体, 光导管和光电倍增器所组成。
图象显示和记录系统:显象管、照相机等 真空系统:真空系统是保证电子枪和试样室有较高的 真空度,高真空度能减少电子的能量损失和提高灯丝寿 命,并减少了电子光路的污染。真空度一般为0.01Pa- 0.001Pa,通常用机械泵-油扩散泵抽真空。 电源系统
4. 扫描电镜应用实例
➢ 断口形貌分析 ➢ 纳米材料形貌分析 ➢ 在微电子工业方面的应用
4.1 断口形貌分析
典型的功能陶瓷沿晶断口的二次电子像, 断裂均沿晶界发生,有晶粒拔出现象,晶粒 表面光滑,还可以看到明显的晶界相。
4.2纳米材料形貌分析
多孔氧化铝模板制备的金纳米线的形貌(a)低倍像(b)高倍像 ZnO纳米线的二次电子图像
➢ 这种谱仪结构简单,但由于分 光晶体转动而使X射线出射方 向变化很大,在样品表面不平 度较大的情况下,由于X射线 在样品内行进的路线不同,往 往会造成分析上的误差。
回转式波谱仪
波谱仪模式
△ 直进式模式
如果样品照射点到晶体的距 离为L,则L=2Rsinθ,再由 Bragg 公式2dsinθ=nλ则 得
➢ 也可以将粗颗粒粉体用环氧树脂等镶嵌材料混合 后,进行粗磨、细磨及抛光方法制备
3.块状样品
➢ 对尺寸小的块状样品可以用环氧树脂等镶嵌后, 进行研磨和抛光。
➢ 较大的块状样品也可以直接研磨和抛光, 抛光以后必须把抛光粉等污染物用超声波清洗机
清洗干净 ➢ 对不导电的样品,最好在样品加工完毕后,立
即蒸镀金或者碳等导电膜,镀膜后应马上分析, 避免表面污染和导电膜脱落。一般形貌观察时, 蒸镀金导电膜,金导电膜导电性好,二次电子 发射率高,可以拍摄出质量好的图象
➢ 背反射电子信号强度要比二次电子低的多,所以粗糙表面的 原子序数衬度往往被形貌衬度所掩盖。
2、背散射电子像
背散射电子是由样品反射出来的入射电子,其主要特点是: ➢能量很高,有相当部分接近入射电子能量E0,在试样中产生 的范围大,像的分辨率低。 ➢背散射电子发射系数η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图2-75)。 ➢作用体积随入射束能量增加而增大,但发射系数变化不大 (图2-75)。
扫描电镜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 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
由电子枪发射的能量为5~35keV的电子,以其交叉斑 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 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 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 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 物理信号(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等,二次电 子是最主要的成像信号),这些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 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 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 的特征电子图像。
1.镀膜
镀膜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真空镀膜,
另一种是离子溅射镀膜。
离子溅射镀膜的原理是:在低气 压系统中,气体分子在相隔一定 距离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强电场 作用下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正 离子飞向阴极,电子飞向阳极, 二电极间形成辉光放电,在辉光 放电过程中,具有一定动量的正 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的原 子被逐出,称为溅射,如果阴极 表面为用来镀膜的材料(靶材), 需要镀膜的样品放在作为阳极的 样品台上,则被正离子轰击而溅 射出来的靶材原子沉积在试样上, 形成一定厚度的镀膜层。
相为莫来石。
3.扫描电镜的主要特征
(1)放大倍数
K = As Ac
荧光屏上的扫描振幅 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振幅
放大倍数与扫描面积的关系: (若荧光屏画面面积为10×10cm2)
放大倍数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扫描面积 (1cm)2 (1mm)2
(100μm)2 (10μm)2 (1μm)2
3. 扫描电镜的工作内容
微区形貌观测 ➢ 二次电子像:微观形貌像--- 得到物质表面形貌
反差的信息。 ➢ 背散射电子像:组成分布像----可得到不同区域
内平均原子序数差别的信息。
3.1 二次电子像
二次电子产额δ与二次电子束与试样表面法向夹角有关, δ∝1/cosθ。 θ角越大,二次电子产额越高,这表明二次电子对 样品表面状态非常敏感 因为随着θ角增大,入射电子束作用体积更靠近表面层,作用体 积内产生的大量自由电子离开表层的机会增多;其次随θ角的增 加,总轨迹增长,引起价电子电离的机会增多。
3.1、二次电子像
二次电子是被入射电子轰出的试样原子的核外电子, 其主要特点是:
(l)能量小于50eV,主要反映试样表面10nm层 内的状态,成像分辨率高。
(2)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与入射束的能量有关。随着 入射束能量增加,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减小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能量 元素
铝 金
10keV
0.40 0.70
(2)分辨率
分辨率指能分辨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分辨率d可以 用贝克公式表示:d=0.61/nsin 。
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 △ 初级束斑:分辨率不可能小于初级束斑 △ 入射电子在样品中的散射效应 △ 对比度 SEM是用电子束照射样品,电子束是一种De Broglie波, 具有波粒二相性,=12.26/V0.5(伏) ,如果V=20kV时, 则=0.0085nm。目前用W灯丝的SEM,分辨率已达到 3nm-6nm, 场发射源SEM分辨率可达到1nm 。高分辨 率的电子束直径要小,分辨率与电子束直径近似相等。
d (分光晶体面间距)和R(罗兰圆半径)
晶体沿L直线运动时(L 改变)就可 以测出不同元素所产生的特征X 射线波长λ
不同波长的X射线要用不同晶面间距的晶体进行分光, 电子探针通常使用的四种晶体面间距及波长检测范围见表
分光晶体及波长范围
表中STE[Pb(C18H35O2)2]为硬脂酸铅, TAP(C8H5O4TI)为邻苯二甲酸氢铊, PET(C5H12O4)为异戊四醇, LiF为氟化锂晶体。
从试样激发的X射线,选用已知晶面间距d的合适晶体 分光,波长不同的特征X射线将有不同的衍射角2θ,就可 以求出其波长λ,根据以上原理制成的谱仪称为波长色散 谱仪(WDS)。波长和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符合莫塞莱定 律:
1 K(Z )
K和σ是常数
以R为半径的圆称为罗兰圆 Rowlend 圆,也称聚焦圆 (对X射线聚焦)。电子束入 射到样品S 表面时,会产生 反应样品成分的特征X 射 线,特征X 射线经晶体分 光聚焦后,被X 射线计数 管接收。
30keV
0.10 0.20
50keV
0.05 0.10
(3)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和试样表面倾角有如下关系: δ∝1/cosθ
二次电子像
(a)陶瓷烧结体的表面图像(b)多孔硅的剖面图
3.2 背散射电子像
背散射电子既可以用来显示形貌衬度,也可以用来显示成分衬度。
1. 形貌衬度
➢ 用背反射信号进行形貌分析时,其分辨率远比二次电子低。
粉体形貌观察
(a) 300×
(b) 6000×
α—Al203团聚体(a)和 团聚体内部的一次粒子结构形态(b)
4.3 在微电子工业方面的应用
(a)芯片导线的表面形貌图, (b)CCD相机的光电二极管剖面图。
SEM与TEM的主要区别
➢ ★在原理上 SEM不是用透射电子成像,而是用二次电子加
背景散射电子成像。 ➢ ★在仪器构造上
扫描电镜的主要结构 电子光学系统
获得扫描电子束,作为信号的激发源。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 和图像分辨率,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 直径
电子枪1.热发射电子枪:W丝阴极:20-50um;LaB6阴极: 20um
2.场发射电子枪:冷场致发射和热场致发射:10-20nm 聚光镜(第一、 第二聚光镜和物镜) 扫物描镜系光统阑
➢ 因为背反射电子时来自一个较大的作用体积。此外,背反射 电子能量较高,它们以直线轨迹逸出样品表面,对于背向检 测器的样品表面,因检测器无法收集到背反射电子,而掩盖 了许多有用的细节。
2. 成分衬度 ➢ 背散射电子发射系数可表示为
ln z 1
64
➢ 样品中重元素区域在图像上是亮区,而轻元素在图像上是暗 区。利用原子序数造成的衬度变化可以对各种合金进行定性 分析。
第八章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History of SEM
1935: 德国的Knoll卡诺尔提 出扫描电镜的设计思 想和工作原理。
1942: 剑桥大学的马伦首次 制成世界第一台扫描 电镜。
Features of SEM
广泛的放大倍率
1.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
2.扫描电子显微镜 的工作原理
2.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光源、真空系统相似,检测系统完全不同。
本节重点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电镜衬度像( 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
SEM+(WDS+EDS)
2. X 射线谱仪
X射线谱仪的的作用是测量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的 X 射线波长和强度。 X射线谱仪分为二类:波长色散谱仪(WDS)
能量色散谱仪(EDS)
X-射线探测 器
这对断口的失效分析特别重要。
(5)样品制备简单
样品可以是自然面、断口、块状、粉体、反光及透光光 片,对不导电的样品如塑料、矿物只需蒸镀一层20nm的 导电膜。
通常采用二次电子发射系数较高的金银或碳膜做导电层.
另外,现在许多SEM具有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功能。有 的SEM加入附件后,能进行加热、冷却、拉伸及弯曲等动 态过程的观察。
X 射线分光原理
不同X射线入射到晶体上,就会产生衍射 根据Bragg公式:
用X射线波长色散谱仪(WDS)测量电子激 发样品所产生的特征X 射线波长的种类, 即可确定样品中所存在元素的种类,这就 是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波谱仪模式
△ 回转式模式
➢ 聚焦圆的中心O固定,分光晶 体和检测器在圆周上以1:2 的角速度运动来满足布拉格衍 射条件。
两种图像的对比
锡铅镀层的表面图像(a)二次电子图像(b)背散射电子图像
扫描电镜图象及其衬度
背散射电子像分辨率低,因此 一般不用它来观察表面形貌, 而主要用来初步判断试样表面 不同原子序数成分的分布状况。 对有些既要进行形貌观察又要 进行成分分析的样品,将左右 两个检测器各自得到的电信号 进行电路上的信号相加,便能 得到反映样品原子序数的信息; 相减能得到形貌信息。
式中D为工作距离,a为物镜光阑孔径,M为放大倍率,d为电子 束直径。可以看出,长工作距离、小物镜光阑、低放大倍率能得到大景 深图像。
一般情况下,SEM景深比TEM大10倍, 比光学显微镜(OM)大100倍。
(4)保真度好
样品通常不需要作任何处理即可以直接进 行观察,所以不会由于制样原因而产生假象。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 d0.5 , 可见光波长范围为: =400nm-700nm ,所以d 200nm
(3)景深大
景深是指一个透镜对高低不平的试样各部位能同时聚焦
成像的一个能力范围。景深大的图像立体感强,对粗糙不平
的断口样品观察需要大景深的SEM。SEM的景深Δf可以用
如下公式表示:
Δf =
(0.2 d) D 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