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答案】B
【解析】
解:由题,当总抚养比≤50%时称为人口红利期,再结合图表可知该省开始进入 人口红利期的时间是 2006~2008 年之间. 故选:B.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 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 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 本题以“人口红利“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B. ③住宅区 ④商业区 D. ②商业区 ④工业区
11. 如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 10-11
题.
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佳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4.0 分)
12. 如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在巫溪又称洋芋,它喜凉爽、耐干旱、生长期短,是我县主要粮食 作物之一.在通城、尖山、红池坝等高山地区,马铃薯尤其高产优质,为此”巫溪 洋芋”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近几年巫溪不少地方马铃薯种植采取了地膜覆盖的方 式,比传统方式种植提前 25 天左右成熟.我县公路沿线种植的马铃薯近年来有超 一半送到了重庆主城区的菜市场. 材料二 西欧人也喜欢吃马铃薯,但一般是做成土豆泥或薯条,配以牛奶、蛋糕等 甜点来吃,一些欧洲国家还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右图为欧洲气候类型分 布图.
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题 得分一二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4.0 分) 1. 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经济因素
D. 政治因素
2. 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第 1 页,共 9 页
A. 2008~2010 年 B. 2006~2008 年 C. 2004~2006 年 D. 2000~2002 年
4. 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当总抚养比≤50%时 称为人口红利期.如图为我国沿海某省 2000~2010 年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 第 3~4 题. 该省( )
A. 原料导向型工业 C. 技术导向型工业
B. 市场导向型工业 D. 动力导向型工业
9. 冰酒是利用气温在-8℃以下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据统计,全球 冰酒产量平均每年不超过 2 000 吨.据此完成第 8~9 题. 适宜出产高品质冰酒的国家有( ) ①德国 ②澳大利亚 ③英国 ④中国.
题.
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 乙、丁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
3. 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当总抚养比≤50%时 称为人口红利期.如图为我国沿海某省 2000~2010 年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 第 3~4 题. 该省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时间是( )
A. 两地都具有光照充足水热组合好的优势 B. 两地都有畜牧业,但新疆为山地牧场 C. 两地均产棉,但只有澳大利亚产长绒棉 D. 两地均受寒潮影响
8. 冰酒是利用气温在-8℃以下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据统计,全球 冰酒产量平均每年不超过 2 000 吨.据此完成第 8~9 题. 冰酒制造业属于( )
2.【答案】D
【解析】
解:从甲乙丙丁各代表的年龄阶段来看,在人口的迁移中,甲、乙之间属于刚 出生不久的婴幼儿随父母的迁移,这是有较强的关联性.其它年龄阶段之间 在人口的迁移过程中没有十分明显的关联性. 故选:D. 从图中不难看出,这里的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 20 到 35 年龄段,属于以青壮年 的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同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也可知, 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本题难度适中,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能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与掌 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A. 人口出生率上升 C. 出现了“用工荒”
B. 少儿抚养负担加重 D. 养老保障负担加重
5. 读 2005~2012 年河北省城市化率示意图(如图),完成第 5~6 题.
2005 年以后,河北省的城市化处于( )
A. 初级阶段
B. 加速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D. 再城市化阶段
6. 读 2005~2012 年河北省城市化率示意图(如图),完成第 5~6 题.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
①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
第 2 页,共 9 页
②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政策支持 ③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 ④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7. 如图中阴影区域为棉花分布区,除此以外两图都有畜牧业,我国新疆与澳大利亚农 业发展相对比( )
第 5 页,共 9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读图可知,图中 20~24 岁、25~29 岁的青壮年人口迁移数量最大,最可能 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 故选:C.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 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 最主要的原因.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第 4 页,共 9 页
(1)分析巫溪高海拔且有一定坡度的地区种植洋芋的优势自然条件.近年来,外 地客户常通过电话联系种植户,然后把巫溪洋芋送到重庆甚至外省菜市场,这利用 了哪些地域联系方式? (2)地膜种植相对于传统种植有哪些优势?当地老百姓自己吃的洋芋多不用地膜 覆盖种植,为什么这样种出的洋芋比地膜种植出来的更好吃些? (3)如图中 A 地是什么气候类型?其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分析这种农业地 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A 地沿海有多个高端水产品加工厂,分析其区位优势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第 3 页,共 9 页
10. 如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 10-11 题.
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各功 能区对应于图示①②③④中区域正确的是( )
A. ②商业区 ①工业区 C. ①住宅区 ④高级住宅区
【解析】
解:由题,当总抚养比≤50%时称为人口红利期,再结合图表可知该省开始进入 人口红利期的时间是 2006~2008 年之间. 故选:B.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 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 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 本题以“人口红利“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B. ③住宅区 ④商业区 D. ②商业区 ④工业区
11. 如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 10-11
题.
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佳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4.0 分)
12. 如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在巫溪又称洋芋,它喜凉爽、耐干旱、生长期短,是我县主要粮食 作物之一.在通城、尖山、红池坝等高山地区,马铃薯尤其高产优质,为此”巫溪 洋芋”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近几年巫溪不少地方马铃薯种植采取了地膜覆盖的方 式,比传统方式种植提前 25 天左右成熟.我县公路沿线种植的马铃薯近年来有超 一半送到了重庆主城区的菜市场. 材料二 西欧人也喜欢吃马铃薯,但一般是做成土豆泥或薯条,配以牛奶、蛋糕等 甜点来吃,一些欧洲国家还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右图为欧洲气候类型分 布图.
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题 得分一二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4.0 分) 1. 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经济因素
D. 政治因素
2. 如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第 1 页,共 9 页
A. 2008~2010 年 B. 2006~2008 年 C. 2004~2006 年 D. 2000~2002 年
4. 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当总抚养比≤50%时 称为人口红利期.如图为我国沿海某省 2000~2010 年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 第 3~4 题. 该省( )
A. 原料导向型工业 C. 技术导向型工业
B. 市场导向型工业 D. 动力导向型工业
9. 冰酒是利用气温在-8℃以下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据统计,全球 冰酒产量平均每年不超过 2 000 吨.据此完成第 8~9 题. 适宜出产高品质冰酒的国家有( ) ①德国 ②澳大利亚 ③英国 ④中国.
题.
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 乙、丁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
3. 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当总抚养比≤50%时 称为人口红利期.如图为我国沿海某省 2000~2010 年抚养比变化图.读图,完成 第 3~4 题. 该省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时间是( )
A. 两地都具有光照充足水热组合好的优势 B. 两地都有畜牧业,但新疆为山地牧场 C. 两地均产棉,但只有澳大利亚产长绒棉 D. 两地均受寒潮影响
8. 冰酒是利用气温在-8℃以下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据统计,全球 冰酒产量平均每年不超过 2 000 吨.据此完成第 8~9 题. 冰酒制造业属于( )
2.【答案】D
【解析】
解:从甲乙丙丁各代表的年龄阶段来看,在人口的迁移中,甲、乙之间属于刚 出生不久的婴幼儿随父母的迁移,这是有较强的关联性.其它年龄阶段之间 在人口的迁移过程中没有十分明显的关联性. 故选:D. 从图中不难看出,这里的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 20 到 35 年龄段,属于以青壮年 的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同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也可知, 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本题难度适中,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能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与掌 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A. 人口出生率上升 C. 出现了“用工荒”
B. 少儿抚养负担加重 D. 养老保障负担加重
5. 读 2005~2012 年河北省城市化率示意图(如图),完成第 5~6 题.
2005 年以后,河北省的城市化处于( )
A. 初级阶段
B. 加速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D. 再城市化阶段
6. 读 2005~2012 年河北省城市化率示意图(如图),完成第 5~6 题.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
①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
第 2 页,共 9 页
②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有政策支持 ③城镇体系不完善,大城市带动能力弱 ④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7. 如图中阴影区域为棉花分布区,除此以外两图都有畜牧业,我国新疆与澳大利亚农 业发展相对比( )
第 5 页,共 9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读图可知,图中 20~24 岁、25~29 岁的青壮年人口迁移数量最大,最可能 是因工作而产生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 故选:C.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 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 最主要的原因.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第 4 页,共 9 页
(1)分析巫溪高海拔且有一定坡度的地区种植洋芋的优势自然条件.近年来,外 地客户常通过电话联系种植户,然后把巫溪洋芋送到重庆甚至外省菜市场,这利用 了哪些地域联系方式? (2)地膜种植相对于传统种植有哪些优势?当地老百姓自己吃的洋芋多不用地膜 覆盖种植,为什么这样种出的洋芋比地膜种植出来的更好吃些? (3)如图中 A 地是什么气候类型?其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分析这种农业地 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A 地沿海有多个高端水产品加工厂,分析其区位优势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第 3 页,共 9 页
10. 如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 10-11 题.
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各功 能区对应于图示①②③④中区域正确的是( )
A. ②商业区 ①工业区 C. ①住宅区 ④高级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