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高中政治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测评选择性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辩证思维的根本要求是( )
A.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用矛盾分析法来思考问题
C.坚持实践观点
D.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止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答案:B
解析: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所以,辩证思维的根本要求是用矛盾分析法来思考问题。

故选B项。

2.“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陋化,不加以划分,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

”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只有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B.只要把问题分解开来,就能认识事物的整体
C.要坚持在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相结合
D.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案:C
解析: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把一个整体分成各个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在分析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即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

故选C项。

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的是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凡事多一点理性分析,少一点感性冲动;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

只有如此,才能不被“热像”所迷惑。

据此回答3—4题。

3.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

这要求我们(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③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④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形而上学,要求我们遵循辩证法的要求,树立辩证思维,避免形而上学思维,①不是辩证法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D项。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

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是否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答案:D
5.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和把握形势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认识事物。

辩证思维的方法就是( )
A.承认规律客观性的世界观
B.一切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方法论
C.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D.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答案:C
解析:辩证思维的方法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C项正确。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缩小了辩证法的范围,错误,排除D项。

故选C项。

6.“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

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这表明( )
①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②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终极真理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③说法错误;题干强
调的是认识的无限性,而不是反复性,②与题意无关。

故选C项。

7.在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好一些关系,比如,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用量少了不治病,用量过多会造成药物中毒;适当给作物施肥有助于其生长,肥量过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

这说明( )
①处理事情要适当、适度,反对走极端②要主动适应事物的存在发展状态,不要改变③坚持权
衡利弊,选取达到适度的最佳状态④要积极促进事物向其边缘发展,实现一事物转化为他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处理问题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①正确;适度并不是对现实不作改变,简单地适应,②错误;坚持适度原则,在进行选择时要权衡利弊,获得对事物发展状态最好的把握,③正确;
④与题意无关。

故选A项。

8.为尽快完成房屋装修,某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同时进场,各显神通,结果不是电线弄湿了,就是家具被污损了。

水电工、泥工、木匠同时装修不但麻烦不断,也达不到业主想要的整体效果。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该业主在决策上犯的错误是( )
A.没有分析
B.没有综合
C.只按部就班,没有创新
D.把综合理解为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
答案:D
解析:对房屋进行装修要求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有机配合,协调行动。

而该业主让水电工、泥工、木匠等工人同时进场,各显神通,这就忽视了有机配合,即把综合理解为各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

故选D项。

9.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剑者的思维方法属于( )
A.整体性思维
B.动态性思维
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思维
D.否认了相对静止
答案:C
解析:刻舟求剑者的思维方法属于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故选C项。

10.望、闻、问、切合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病症的基本方法。

中医诊断病症进行分析时,强调“四诊合参”。

这一过程( )
①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②贯穿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原则
③有助于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④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11.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分析和把握形势,就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这是因为( )
A.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
B.客观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
C.唯物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形势发展的方向
答案:B
12.“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就好像剥葱一样,将葱皮一层层剥掉,但原葱已经不在了。

”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分析必须与综合相结合,而不能单纯地“分”
B.认识问题必须坚持先综合后分析的原则
C.分析必须与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
D.分析必须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简单地相加
答案:B
13.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 )
A.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B.真理性认识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C.认识活动的目的是获得真理
D.真理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
答案:B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真理性认识。

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真理性认识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故选B项。

在对沙尘暴的科学考察中,科学家们发现,人为破坏是造成沙尘暴现象的首要原因,风力、气温、降水等是形成沙尘暴的基本因素,土壤表层沙化是主要原因。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滥垦、滥牧、滥伐,严重破坏了土壤表层,造成了土壤表层沙化。

据此回答14—15题。

14.人们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而滥垦、滥牧、滥伐,造成巨大的危害。

这一事实说明在思维方法方面应( )
A.坚持局部独立性思维
B.坚持静态平衡的辩证思维
C.坚持用辩证思维看问题
D.坚持用形而上学思维分析问题
答案:C
解析:人们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而滥垦、滥牧、滥伐,造成巨大危害,说明缺乏长远眼光,没有坚持用发展、联系、全面的辩证思维看问题。

故选C项。

15.在对沙尘暴的科学考察中,科学家们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
A.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孤立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答案:D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在对沙尘暴的科学考察中,科学家们认定,人为破坏是首要原因,首先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

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共55分)
16.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评析漫画《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中的做法,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2分)
答案:①材料中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做法,没有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看问题,是错误的。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要获得对认识对象的正确认识,
人们的思维必须遵循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坚持辩证思维,即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
事物和思考问题。

在处理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要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既要追求经济利益,满足当前需要,又要保护好环境,节约有限资源,从整体和长远着想,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道路。

17.我国在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关键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这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意义更深刻,工作更艰难,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农村改革的原因。

(12分)
答案: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
解决问题。

从整体角度看,推进农村改革有利于促进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有利于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②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事物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既是非此即彼,又是亦此亦彼。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这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体现了这一点。

③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

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客观要求。

18.想一想你所在的班级刚组建时有多少同学,各自的模样如何,任课教师有哪些,教室里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再想一想你现在对这个班级的印象又是怎样的。

以上两种思考的结果分别体现了思维运动的哪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10分)
答案:①前者体现了感性具体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它已经进入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外部形象上。

②后者体现了思维具体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它不但已经进入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且把事物本质多方面的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对事物整体本质的认识。

19.有人认为,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本质规定的认识,因而是对事物认识的终结。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0分)
答案:不正确。

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但思维抽象只是停留在对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或某种共性的认识上,还没有达到对本质和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

认识要深化,就需要进入思维具体阶段。

②运用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握客观对象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

这种方法以感性具体为起点,经过思维抽象的中间环节,又回到思维中的具体。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掌握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正确地运用这种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20.两位药物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否有效。

第一位药物学家把药分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然后观察有多少病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第二位药物学家则是将病人分成两个对照组,每组各500人,第一组服药,第二组不服药,然后观察这两组病人中血压下降情况如何。

哪一种测试药物作用的方法更有效?从思维方法上进行比较。

(11分)
答案:①第二种测试药物作用的方法更有效,因为他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

②分析是指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的任务是从事物或现象的总体中,分析构成该事物或现象的部分要素和属性。

第二种方法将1 000名病人平均分成两个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血压情况分别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分析对比的过程。

③综合是一种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综合可以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加以把握,并在思维中再现出来,从而全面地、正确地、更为深刻地认识客观对象。

在综合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各部分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

第二种方法将两组研究中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检验出药效,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④第二种方法先将病人分组实验,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体现了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有效检验出药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