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舆论引导效果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舆论引导效果评估
随着网络的普及,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舆论引导不仅是网络新闻传播的重
要手段,也是政府和企业等组织进行公共关系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网络中,舆论引导的
效果难以直观衡量和评估。
本文旨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效果进行评估
并提出具体建议。
一、舆论引导效果评价指标
通过对舆情监控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指标来评价舆论引导效果:情绪态度的转变、信息的准确度、谣言的传播程度、事件的影响力、社会效益的评价、公信力的提升、
监督效果的良好、网民参与度。
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多指标决策方法,它将多个指标进行建模,以求得具有多目标
的最优方案。
本文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舆论引导效果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
其权重,进而得出对舆论引导效果的定量分析和评估。
1.建立指标体系
(1)情绪态度的转变:情绪态度是指网民对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事态所产生的主观态度及情绪体验。
情绪态度的转变是指在舆论引导下,网民对事件产生的不同情绪态
度的转变。
转变程度可评判为“明显”、“较为明显”、“略微明显”、“不明显”、
“反向转变”。
(2)信息准确度:信息准确度指参与网络舆情反应的相关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具有信任度和可信度。
信息准确度的评价可采用以下表示方式——“信息完全准确”、“部分准确”、“不够准确”。
(3)谣言传播的程度:谣言传播的程度是指网络谣言传播的速度和程度,评估可采用
以下表达方式——“谣言传播速度较慢”、“谣言传播速度适中”、“谣言传播速度较快”、“谣言传播程度超过热点事件”。
(4)事件影响力:事件影响力是指该事件在社会中的影响程度。
评估该指标可采用以
下表达方式——“影响范围很小”、“影响范围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影响范围广泛,
引发多方关注”。
(5)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舆论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产生的积极作用。
该指
标可采用以下表达方式——“社会效益特别好”、“社会效益较好”、“社会效益一般”、“社会效益不佳”。
(6)公信力提升:公信力提升是指舆论对事件发生机构、参与者等相关人员的公信力提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程度。
该指标可采用以下表达方式——“公信力受到大幅度提升”、“公信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7)监督效果:监督效果是指舆论对事件涉及的相关方面行政管理、执法等方面产生的监督效果。
评价该指标可采用以下表达方式——“监督效果良好”、“监督效果一般”、“监督效果不佳”。
(8)网民参与度:网民参与度是指网民在舆论引导下对事件的关注、参与的程度。
评价该指标可采用以下表达方式——“网民参与度高,反馈积极”、“网民参与度较高,反
馈一般”、“网民参与度较低,反馈不太积极”。
2. 构建隶属度函数
对于每一个指标,需要构建隶属度函数,函数值反映了一个变量的量化值对指标评价
的影响。
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1)情绪态度的转变:若情绪态度转变为“明显”,隶属度函数为0.8;若情绪态度转变为“较为明显”,隶属度函数为0.6;若情绪态度转变为“略微明显”,隶属度函数
为0.4;若情绪态度转变为“不明显”,隶属度函数为0.2;若情绪态度发生反向转变,隶属度函数为0。
(2)信息准确度:信息准确度为“信息完全准确”,隶属度函数为0.8;信息准确度为“部分准确”,隶属度函数为0.5;信息准确度为“不够准确”,隶属度函数为0.2。
(3)谣言传播的程度:谣言传播速度慢,隶属度函数为0.2;速度适中,隶属度函数为0.5;速度快,隶属度函数为0.8;谣言传播程度超过热点事件,隶属度函数为1。
(4)事件影响力:影响范围很小,隶属度函数为0.2;范围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隶属度函数为0.5;广泛影响,隶属度函数为0.8。
(6)公信力提升:公信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隶属度函数为0.8;公信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隶属度函数为0.5。
(8)网民参与度:网民参与度高,隶属度函数为0.8;网民参与度中等,隶属度函数为0.5;网民参与度较低,隶属度函数为0.2。
3.确定指标权重
建立指标体系并构建隶属度函数之后,还需要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可
以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得到各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
将八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设置9个比较矩阵,采用1~9的标度对其进行评估,最终
得出权重矩阵如下:
| 情绪 | 信息 | 谣言 | 影响 | 对社 | 公信 | 监督 | 网民 |
| ---- | ---- | ---- | ---- | ---- | ---- | ---- | ---- |
| 0.0921 | 0.0695 | 0.1085 | 0.1695 | 0.1281 | 0.1389 | 0.0865 | 0.2069 |
4.模糊综合评判
$$
\overline{R}=\frac{\sum_{i=1}^n w_i\cdot r_i}{\sum_{i=1}^n w_i}
$$
其中,$\overline{R}$表示网络舆论引导的总体效果评分,$r_i$表示各项指标的评分,$w_i$表示各项指标的权重。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可得出网络舆论引导的综合得分为:$0.55$。
三、评价与建议
该次评价结果为$0.55$,评价得分属于中等水平。
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舆论引导中,网民参与度、社会效益、信息准确度等方面存在一些欠缺,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针对网民参与度低的情况,应该加强互动交流,倾听网民声音,为社会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同时针对社会效益不佳,应加强宣传、转化舆论,提高公众反响及专业认识;针对信息准确度等问题,要严格落实信息审查标准,对虚假信息进行审查和巡检。
综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效果进行评估,不仅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提供客观的参考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把握社会舆论的动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