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1课 “秦王扫六合”》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组织讨论,秦始皇的历史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讲授的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朝,学生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对国家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认识到统一对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秦的统一及作用。

难点: “焚书坑儒”及让学生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统一”概念及意义没有清晰明确的印象,缺乏“统一”对国家的存在、发展的理性认识;空间感明显缺乏,因此,加强这两方面的视觉效应会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辩正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及有关简表,培养学生压缩历史信息及用表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温故而知新、动态演示历史地图、设身处地、用表归纳历史史实、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评价历史人物、比较辨别等方式,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动态演示相关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进步的意义。

(3)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认识到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5)长城和灵渠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策略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播放《英雄》片段“荆轲刺秦王”。

老师问片中的两个人物是谁(秦王嬴政和荆轲)?接着提问:荆轲刺秦王成功了吗?(学生答:没有)强大的秦国通过兼并战争,最终完成了
统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

1、(课件动态显示秦灭六国过程示意图)展现秦依次灭掉六国的过程,并在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

(课件闪烁一个大大的“秦”字)强调指出:公元前22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代,这一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这一年,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课件动态显示李白诗)再现这位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君的风采与气魄。

2、(课件显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问题讨论: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秦能灭六国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课件:长平之战和商鞅变法画面。

1、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2、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事力量增强,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秦为什么能灭掉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呢?
①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以后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不断地蚕食东方邻国的土地才完成的。

②尤其是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强大攻势。

③(课件显示嬴政像及其简介)姓嬴名政,13岁即秦王位,22岁亲理国政,说明他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陆续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

4、各抒已见:你如何看待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学生讨论作答后明确: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第二,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6、过渡: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称帝前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

7、“梦回秦朝”展示大臣王绾和李斯的建议,问:秦王嬴政会采纳谁的建议呢?是怎么做呢?在学生思考回答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及主要内容后,(课件动态逐步显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表)强调: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

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这套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它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尤其是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提醒学生:嬴政在称皇帝以前的身份是“秦王”,在统一六国、称皇帝以后应改称“秦始皇”。

8、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

那么秦朝百姓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麻烦事呢?(展示漫画:孔虚经商记)那么秦始皇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学生看书归纳)(课件动态依次显示各国文字、货币及度量衡相关图片及统一情况)
设身处地: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环境下理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实施这些措施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9、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就是焚书坑儒。

(课件依次显示)什么是"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结果怎么样?
在学生回答焚书坑儒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归纳: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采用的手段极其粗暴野蛮。

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损失,对此我们应予以批判。

10、(课件显示郭沫若语)你如何理解和看待"焚书坑儒"?
(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
11、(课件显示长城地图)问: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课件动态显示匈奴的进攻,点明长城修建的目的和过程;课件动态闪烁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强调: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把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

这座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12、开发南疆──统一越族地区
(课件动态显示越族生活地区)教师介绍:越族在秦派兵进入以后,已是秦疆域内的一个少数民族。

那么秦是如何统治越族地区的?(课件显示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的建立)
13、开发南疆──开凿灵渠(课件动态显示灵渠、湘水、离水及相关图片)
指出: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

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尚能灌溉四万多亩土地。

14、(课件显示)秦的疆域地图
如何通过疆域图了解秦朝的疆界四至呢?
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识图方法,找出秦朝疆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远到达的地点,并让生准确地在地图上标出疆域的四至。

(当学生用鼠标指出的时候,疆域四至便自动地显示出来)15、动动手:让学生根据地图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压缩历史信息。

示意图如下:
三、课堂结构图示(屏幕显示)
通过图示,让生认识到:秦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

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那么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呢?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探讨一下。

四、轻松闯三关(屏幕显示)
(一)你能做对吗?
1、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30年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3、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二)比较辨别(课件显示影视剧中秦始皇的剧照及历史照)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没差别?
(让生认识到:影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

而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三)历史人物评说(课件展示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神韵和秦始皇陵的图片)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充分肯定秦始皇在历史上功绩,指出他对历史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同时还应指出:作为封建专制皇帝,他在完成统一、巩固统一的同时,对人民施行了暴政,是历史上少有的
暴君。


五、历史回味,情感升华
历史使人智慧。

学习本课历史后,你有什么认识或启示或收获?(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
六、课外实践活动
1、寻踪觅影:游览秦始皇兵马俑、长城,寻觅历史踪迹。

2、小组合作设计长城示意图,了解秦长城建造的目的和起止点。

3、以秦统一前后的历史环境为背景,编写有趣的历史故事。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