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已有整整18年的时间了。
特别是在经历了新课改后,在新课改的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经过思维的更新转变,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我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孩子们在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更快、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精细备课是前提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课前准备要充分,要在理解新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让学生充分预习好所学知识,要学会和习惯“换位思考”,多想想:学生们需要什么?学生们喜欢怎样学?学生们能不能学得懂?然后进行教学二次设计,这样,在课堂中就做到了有备无患、胸有成竹、满足需要、调控自然了。
因此,精细备课是前提。
备课必须要做到细、精,熟练掌握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吃透课文,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达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教案,才算对课文有了深入钻研和精细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过程是载体
课堂过程绘声绘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循着学生的认知曲线,随时调控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强调学生参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更为重要。
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探讨、发现知识的兴趣和愿望,拓展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此外,多媒体做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手段,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效果。
亮眼的课件自然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却并不是好课的必备条件。
如果仅仅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反而会弄巧成拙,一些粗劣的课件剥夺了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的权利,将学生触及思想的阅读浅化为视觉上的阅读。
三、突出主体是关键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
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不能被忽视。
因此,教学中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般可以提前布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读书、
深入思考。
在随机提问时,也可以适当宽限时间,否则学生为了迎合老师,匆忙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走进了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里,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求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分享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乐趣。
此外还要创造交流的机会,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
四、少教多学是保障
“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少教多学”呼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具弹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并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教师在课堂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本领,使他们不再想,也不去想,最后懒得想。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取讨论、自主合作等方式,发挥学生天性和学生潜能,把課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到课堂心理时间短暂而愉快,课堂心理空间广阔而丰富。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
这样学生会快乐地学,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语文交流的情境活动,感悟作者或课文人物最真实的情感,从而领悟到创作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研究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也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研究的空间和领域。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