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或产后2-12周内失血量超过200ml,并伴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

严重者可危及母亲生命。

本文将对产后出血
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1. 异常子宫收缩:子宫是维持产后子宫止血的主要器官,若子宫不能及时收缩,就
会导致大出血。

原因包括子宫滞留、子宫肌层分离、子宫内膜脱落等。

2. 阴道分娩损伤:产道和会阴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分娩时阴道和会阴破
裂或被切开后,若没有及时缝合或导致缝合不严密,就会导致出血。

此外,阴道粘膜损伤、子宫颈撕裂等也是出血的原因。

3. 子宫内容物残留:分娩后,子宫内残留的胎盘、胎膜等组织,也是导致产后出血
的原因之一。

4. 孕期高血压疾病:孕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症、子痫前期和子痫,这些
疾病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高血压病会影响子宫血管的痉挛,影响子宫收缩。

5. 凝血障碍:凝血障碍是指血液系统出现失调,如淤血性疾病、凝血因子异常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引起产后出血。

除上述原因外,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剖宫产、过度分娩等。

因此,在孕期要注意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疾病,产时要加强产科医师的管理,尽可能避免阴道分娩
损伤等,及时清除子宫内残留物。

如果出现产后出血,要及时进行紧急治疗,尽快止血,
以免对母亲造成严重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