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手写我心——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读写大视野
我以我手写我心—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田甜
内容摘要:初中生写作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之上的观察、体验和思考,着重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传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最终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真情实感
作文,其实是一个让很多人头大的话题。
让学生头大,因为好多人不会写,怕写!还有很多学生经常对我说,我很苦恼,因为我不会写那些华美的语言,我的语言太普通,没有亮点。
其实言辞华丽与否,只是文风不同而已,真情实感才最为可贵。
有的文章看上去极致铺陈华丽,可是内容空洞、情义虚假,反远远不及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文章了。
纵观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通过朴实的语言叙写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传达真实情感的优秀篇章。
比如《散步》一文中,作者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体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情感,传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读来倍感温馨亲切;《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史铁生用朴实真挚的语言回忆了母亲生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来让人心酸落泪;《老王》一文中,作者杨绛用平实的语言回忆了与人力车夫老王生前的交往,引发了对自己灵魂的反思与愧疚: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读来让人深思。
这样的文章,不胜枚举。
因此,写作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要求始终就是七个字,即“我以我手写我心”。
每次在七年级接触新生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把这七个字写在自己作文本的首页,以便随时提醒自己写真事,抒真情。
我认为这是写好任何一篇作文的前提。
然而写真事抒真情,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一颗善于观察、善于感受、善于思考的心灵。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感受美的心灵。
如果你不会,你当然会觉得日复一日、平平常常的琐碎生活只是简单、枯燥、单调的重复,再好的事情再美的情感写进你的文章也只能是三言两语,平平淡淡。
就像学生现在上网课,很多学生会觉得每天的生活就是读书、上直播课和做作业的无限循环往复;就像我们老师,三年送一届学生,一轮一轮地重复:毫无乐趣可言。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对于学生,每天学习的知识都是不同的,思考和收获也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老师,每一届学生都不同,教学过程也丰富多变。
即使是重复同样的教材,教学的整个过程却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
在教学中因为熟悉才更有底气,还能在此基础上不断反思改进,富有创造性地工作。
我们的每一天,都有着新的变化,都是鲜活的一天,是“生动的重复”。
生活中,有太多有趣而生动的现象,需要我们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看似重复,其实种种细节已经变化了。
不同的时间,哪怕是做着同样的事情,心态都是不一样的。
没有细致地观察,静心地感受和思考,又怎能得出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呢?
就好像毕淑敏的文章《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所写到的,她8岁的时候读安徒生的童话《人鱼公主》,她看到了生命,当她看到人鱼公主变成泡沫的时候她就伤感不已;当她18岁的时候,她看见了爱情,因为那个时候她正是青春懵懂的时候;等她28岁的时候她自己做了母亲,她看到的是亲情,她想到的是人鱼公主的母亲和祖母对人鱼公主的牵挂;到了38岁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所以当她再来看着篇文章的时候她关注的更多的是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她读到了人鱼公主的灵魂,她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同样的一篇文章,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去阅读,人生经历不同,观察点不同,思考的方向不同,得到的感受和体会也都不同。
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是很沉浸于批阅作文
•70•
•写作研究•
的这个过程的。
经常在办公室里,同事们会看见我不自觉地笑起来,因为我读到了学生各种有趣的奇思妙想。
有时候又会不自觉地眼眶湿润,因为感受到了文中流淌的真情。
我会积极赞美学生优秀的语言,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段落、一句话。
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学生写的真事真情。
我还经常在办公室里给我的同事朗读学生写的有意思的语句,推荐他们欣赏我认为好的习作,获得认可后甚至会被同事们拿到班里去做示范。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我06届的毕业生周海涛同学作文习作中的一段话:“滴滴,滴滴,滴滴……班头的粉笔在黑板上给学霸们发着莫尔兹电码。
她手下的粉笔可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舞者,华尔兹、天鹅湖……优美的舞姿让学霸们如痴如醉,而我却听见她在耳畔对我轻声低语: '来,闭上眼,让灵魂与我共舞。
'”这是多么生动有趣的语言啊!上课时学霸们紧跟老师的思维和自己的昏昏入睡形成鲜明对比,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连连叫好。
又如同届汪坤同学的语言:“除了节假日外,每一天都有一种声音在我耳畔环绕。
那声音如同涓涓的细流,深深诱惑着我们。
所以那声音从我的左耳流进又迅速从我右耳流出了。
”你看,将自己学习过程的“左耳进右耳出”写得如此幽默有趣,怎能不让人捧腹大笑。
再如我现在的学生范舒妍同学写的习作《雨夜•爱》中对雨的描写:“两颗小小的雨滴轻轻地拍在了窗玻璃上。
小小的水滴被猛烈的风努力拉扯着,在蒙着雾气的玻璃上划出几道交融的水痕;雨越下越大,雨点在伞面上重重地砸出水花,’哆哆’的闷响在头顶炸开。
”将雨在玻璃窗户和伞面上的动态描写得如此生动细致,让人称赞不已。
我还记得七年级下学期我的学生吕若琳写的一篇不到500字的习作,其实她是一个作文基础很薄弱的女孩,但正是通过她普通通的语言我读出了她的心声,读出了一个自小就没有母亲的女孩内心深处对母爱的深切渴望;读出了她不理解父母离婚后父亲为何就自私到甚至不允许母亲回来看望她,生生阻断这份母女情的不解,以至于现在已经12的岁她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连一点模糊的印记都没有留下;读出了她希望日后有能力独立了就一定要去和母亲相聚的美好愿望。
情真意切,读来让我心灵震动。
原来这个看似寡言少语的女孩正在经历着母爱的缺失,那次作文我毫不犹豫地给她打了A+。
但是出于保护学生的隐私,我没有将这篇文章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点点滴滴的才华都需要被激发、被引导。
我校现任文学社社长范舒妍同学是我的学生,我是在七年级下学期通过她的一篇习作《那篇矮牵牛》发现她写作的长处。
她特别擅长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描写传达人物内心真挚细腻的情感。
这篇习作获得了“2018年一米阅读•全国作文征集大赛”二等奖,后被推荐刊发在《湖北日报•农村新报)(2019年10月11日)上,由此大大激发了她的写作热情。
我推荐她加入我校的文学社,后被主编任命为文学社社长。
自此,在写作上她更加用心了。
每月一期的社报上几乎都能看到她的优秀篇章。
在2019年度首届清水河文学奖上,她更是荣获一等奖并代表获奖学生发表获奖感言。
优秀的习作我会在作文评讲课中拿出来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给全班学生听,大家一起来当裁判,评点其优势及不足。
学生普遍喜欢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一听说要上作文评讲课就会欢呼雀跃。
有的人期盼着自己能成为那个走上讲台朗读文章的示范者,有的人期盼着能欣赏学习好的作文。
其实这个方法我也是跟我初中时代的语文老师学习的,因为时至今日,我都清晰的记得我第一次走到讲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读自己作文的场景,由此增长了我写作的信心和勇气。
作文评讲完毕后,我并没有止步于此。
我通常会让学生根据大家点评的思路继续修改习作,然后提交电子档给我,我再修改,最后定稿发布在我的QQ空间里,便于学生观看学习。
很早以前,我就有一个收录学生优秀习作的习惯。
这次长假期间我也申请了微信公众号,收录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
自从我校去年创办了文学社一清水河文学社,这无疑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好平台,电子档定稿我也会第一时间发给主编,刊发在文学社社报上,刊发在文学社公众号上,推荐刊发在更多的报刊杂志上,让更多的人看到。
果不其然,一位校友看到我校推送的文学社公众号,毅然决定赞助母校,设立一年一度的清水河文学奖,对刊发的学生作品进行评定并设置对应的奖励。
2019年度首届清水河文学奖已于2020年5月24日在我校顺利举行,我县很多文学界大咖齐聚我校交流写作的心得与体会,给孩子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
我想,这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能起到的促进作用应该是巨大的!
田甜,湖北薪春县第三实验中学教师。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