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邮票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鉴评
文 李海晨
《二十四节气》邮票赏析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是
长期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邮政从2015年开始
发行《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在方寸间展现它深厚文化
内涵和历史底蕴。
2015年2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一)》
邮票,主题是春耕,分别表现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
第一枚,“立春”,立春
是二十四节气之首,预示着春季的开始。
邮票画面中为放鞭炮的欢乐小孩子,点鞭炮,捂住耳朵,人物造型生动活泼,充满着喜庆气氛。
第二枚,“雨水”,邮票画面中人们正忙着打捞水里的肥鱼,头顶鸿雁北飞,大地渐渐露出生机。
第三枚,“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万物复苏,邮票画面中草木发芽,山色青绿,流水潺潺,大地一片春耕景象。
第四枚,“春分”,昼夜长短平均。
邮票画面中,春柳随风摆动,牧童悠闲地坐在水牛背上吹奏着春天的乐曲。
第五枚,“清明”,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踏青、扫墓、放风筝、荡秋千、插柳是人们的传统习俗。
邮票画面中,天气晴朗,一家人放风筝,风筝飞得高高的,也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的希冀。
第六枚,“谷雨”,邮票画面中描绘着人们忙着采摘嫩绿的桑叶,喂养蚕宝宝的忙碌场景,辛勤的劳动换来幸福的生活。
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了《二十四节气(二)》邮票,以夏耘为表现主题,分别表现“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
第一枚,“立夏”,表示夏季开始。
邮票画面中以牡丹为时节象征,表现了一名女子正在盛开的牡丹花丛中欣赏游玩,周围蝴蝶飞舞,好一幅醉人的景象。
第二枚,“小满”,小满的意思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邮票画面描绘着蚕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家户户忙着摇动丝车缫丝的辛勤劳作场面。
第三枚,“芒种”,邮票画面描绘着人们忙着在田间插种秧苗的场景。
第四枚,“夏至”,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邮票画面描绘的是夏天最美的荷花大片大片盛开着,高高、亭亭的梗在风中摇曳,孩童们在池塘边打闹嬉戏。
第五枚,
“小暑”,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但还没到最热,农作物都到了茁壮成长阶段,需要进行田间管理。
邮票画面中描绘的是田间的水车正忙着灌溉,人们穿着很少的衣衫,小山羊也低头饥渴地饮着水。
第六枚,“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邮票画面中描绘一家人在丝瓜藤下,吃西瓜,摇蒲扇,纳凉避暑的场景。
2018年8月,中国邮政发行了《二十四节气(三)》邮票,以秋收为表现主题,分别表现“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
第一枚,“立秋”,古人把它当作夏秋交替的重要时刻,邮票画面描绘的是民间“贴秋膘”场景。
第二枚,“处暑”,炎热即将离开,部分农作物已经开始收获,邮票画面中表现的是农民收割,晾晒农作物的场景。
第三枚,“白露”,白昼阳光尚热,夜晚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密集在花木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俗称“白露”。
这个节气容易患病,所以邮票画面表现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带领着人们打拳,强身健体的场景。
第四枚,“秋分”,是每年秋季农事活动最为繁忙的时期。
邮票画面中表现的是农民采摘柿子的场景,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好一幅丰收的景象。
第五枚,“寒露”,寒露意味着时节已是深秋,露已寒凉,霜将要来了。
邮票画面表现的是人们添置厚的衣衫,准备过冬。
第六枚,“霜降”,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邮票画面人们在登高远眺,欣赏着漫山的红叶,红色、黄色穿插着如晚霞,如彩云美不胜收。
2019年11月,中国邮政将发行《二十四节气(四)》邮票,主题是“冬储”。
届时,四组邮票整体造型将组成一个圆形,寓意“地球公转、自转”。
[作者单位]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河北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
(
编辑:李艳韬)
《二十四节气》
15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