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湖心亭看雪》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作 探 究 ——孤独梦忆品“痴情”
4.“拉”和“强”字体现了什么?
拉——金陵人之热情;强—— 作者性情之豪爽,遇知音之愉悦。
5.请尝试补全“吾等均乃
之人!”的句式,想象作者
与金陵人相遇后会说的话。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吾等均乃_____之人!
吾等均乃超凡脱俗之人!
【助读资料】
“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明亡后的张岱
明亡前的张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hài)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
为野人。……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因想余生平,繁 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如见故人, 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张岱挑了一个别人都不会选择的时间——晚上去看 雪,可见他“痴”。这里可以看出张岱寄情山水、孤高 洒脱、淡泊孤寂、遗世独立……。
合作探究 ——特立独行赏“痴景”
1.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景 手法?描写了什么样的意境和情感?
5
1.雾凇沆砀——点明天气,意境朦胧迷离、凄清孤冷。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由高及低,上下一色,辽阔宏大。
2.炼字:如何理解“绝”和“独”?
绝:写出万籁俱寂,只有冰雪的寂寥空旷景象。独:作者 “拥毳衣炉火”,衬托砭骨之寒, 一个“独”字写出作者超凡 脱俗的高洁情怀,体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暗示作者的“ 痴”, 为下文埋下伏笔。
合 作 探 究 ——孤独梦忆悟“痴情”
1.在湖心亭这个特色景点,他一直是在 独自欣赏雪景吗?他接下来的旅程遇到了谁?
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
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 鸟……
——《陶庵梦忆》自序 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 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
——《自为墓志铭》
——《西湖梦寻》自序
合 作 探 究 ——孤独梦忆品“痴情”
“金陵”终究还是和明朝有些关联的。亭中人含蓄地用了“金陵”这个古称, 可见对南京这个地方是有深意的。在改朝换代的当口,这个深意正好戳中了张岱 的痛处,所以张岱牢牢记了这么多年。活在清朝的张岱透过明亡去看当年的旧事, 半百的张岱写下“金陵人,客此”,内心应该也是有隐痛的。从开篇的“崇祯” 二字就可看出。既然已经改换朝代,对于前朝显贵旧人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 特地写下“崇祯”字样,可见内心怀有对于亡国的沉痛、对故国的思念等复杂的 感情。
并非一直独自赏雪,后遇亭 中金陵人。
合 作 探 究 ——孤独梦忆品“痴情”
2.舟子评价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那么,张岱和金陵人有什么相似 之处?
他们都是夜晚赏雪的雅士,都 客居杭州。
合 作 探 究 ——孤独梦忆品“痴情”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句话应该 读出什么语气?
热情、欣喜、快乐……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巧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四个 数量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事物之渺小,与前面描写的天地一色 的阔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产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3.而已——助词收束全句,如人仰天长叹
6
写法探究 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 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 染烘托的画法。在文学创作上,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 是指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加渲 染,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湖心亭看雪
第三单元
张 岱
第二课时
主题感知
文中舟子对张岱有一句评价,是什么? 关键词是哪个?是什么意思?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痴的意思是痴迷、着迷,因执着于某事而 达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表现出与常人有异。
合作探究 ——细嚼语句话“痴行”
读第一段,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 在文中找出句子分析。你从他“痴”的行 为中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是日更定矣 ”“独往湖心亭看雪”
痴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
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
痴迷于心中怀念的故国。
7. 读 张 岱 《 自 题 小 像 》 , 结合课文,你读出了 一个怎样的张岱?
《自题小像》 功名耶落空, 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痴行、痴景、痴情,他痴迷于天人合 一的山水,痴迷于高雅脱俗的情致,痴迷 于心中怀念的故国。他虽自嘲,但更让后 人深觉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 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拓展提升
对比品析以下两个作品
《湖心亭看雪》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 记事
雪夜更定 湖心亭看雪
十月十二日夜 夜游承天寺
写景
雪景:水天一色的湖山夜雪图 (白描手法,形神兼备)
月景:似真似幻的庭下月影图 (比喻手法,富有情趣)
痴情: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世俗 闲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 抒情 之外的闲情雅致,故国之思(通过 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吾等均乃情趣高雅之人!
吾等均乃特立独行之人!
吾等均乃乐享自然之人!
6.【小组讨论】
“ 问 其 姓 氏 , 是 金 陵 人 , 客 此 。 ”答非所问。这里的“金陵人”有什么特殊 含义吗?请同学们结合 助 读 材料,小组内讨论:五十多岁的张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 回忆二十多年前夜游西湖的旧事?会把什么样的情感注入文字呢?
鲁迅:白描却没有秘诀。 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 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 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而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藤野先生》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运用了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 三粒”等简练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 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水墨图,写出了人景相融的美 妙意境,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