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地理总复习课件:选修2 海洋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内容 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 大洋中脊
形成
洋壳
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 出,冷却凝结形成
洋盆
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 扩张形成
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构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 板块构
块在交界处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在交 构造 造学说
界处碰撞、板块张裂地带等,都会形成相应 学说 的内容
海洋开发
1.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
海洋资 源类型
开发利用
海水 资源
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沿海工业冷却水,生活 冲洗水,低盐度海水直接灌溉某一农作物(西红柿、 白菜、甜菜、苜蓿等)
海洋资 源类型
海洋化 学资源
开发利用
海盐是海水中蕴藏量最大的化学资源,要综合开发 利用。(我国的主要盐场:东北盐场、渤海长芦盐 场、莱州湾盐场、淮北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 场等)。盐场形成条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的 气候;广阔、平坦的泥质海滩; 盐度较大,水质 较好的海水
分布 维度相当 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 海区 经过的海区水温较低
洋流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 m
垂直 分布
总趋势 特殊地区
以下水温差别不大,经常保持低 温状态 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升(逆温现 象)
太阳辐射 地热作用
(2)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海洋表层水温具有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对同一海区而言:
海洋资 源类型
海洋能 资源
海洋旅 游资源
开发利用
类型: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潮流能、海流能 等。广义的还包括海洋上空及表面的风能、太阳能、 生物能等。海洋能的优点:总量大、密度小;可再 生;污染小,属清洁能源,可综合利用。缺点:时 空分布不均;开发环境恶劣,技术要求高,一次性 投资大。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 浪发电 海滨浴场区位: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光照条件 好、风平浪静的避风港湾
材料二 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又通过蒸发使海水失去热 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 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是海―气热输送的主要途径。 材料三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 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影响。 (1)简述该海域每日向大气输送热量纬度上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简述 20°N~40°N、40°N~60°N 的大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 气的热量差异及主要因素。
盐度升高 使同纬度海区盐度产生季
融冰
盐度降低 节性变化
5.海气中水热交换、能量传输 (1)水分交换和热量交换
(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3)大气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大气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的能量。在风的作用下,表层 海水发生运动,形成风海流和风浪。气压的高低也会影响海面 高低,气压高时,海面降低,气压低时,海面升高。 6.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本质上都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异常表 现。
的海底或陆上地貌 解释
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底下,洋底下倾、 其成 海沟
陷落形成 因
岛弧或海 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抬升形成
岸山脉
2.海岸主要类型、特点及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类型
组成 地貌特点 形成原因 利用方式
陆地山脉或丘
基岩 海岸
岬湾相间, 陵延伸入海的
坚硬的
海岸线曲 边缘,在海浪的
岩石
答案:(1)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低纬高于高纬)。 低纬水 温比高纬度高,且占据的面积大,蒸发量大,所以向大气输送 的热量多于较高纬度。 (2)20°N~40°N 大洋西岸高于东岸;40°N~60°N 大洋东岸高于 西岸。主要因素:洋流的性质所致,暖流水温高,向大气输送 的热量也多:寒流水温低,输送的热量较少。20°N~40°N 的东 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40°N~60°N 则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 流。
海洋资 源类型
海底矿 产资源
开发利用
海岸带的滨海砂矿(金红石、锆英石、金刚石、锡 砂矿等),石油、天然气(沿海大陆架),多金属结核 (大洋盆地,尤其是太平洋洋底)和海底热液矿(大洋 中脊)
海洋资 源类型
海洋生 物资源
开发利用
海洋鱼类、海洋虾蟹类、海藻类、贝类。渔业资源 丰富的原因:有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使海底营养 盐分上泛,有利于浮游动植物生长;大陆架地区阳 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 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河口地区,入海河流 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等
1.(2017·高考江苏卷)2017 年 4 月 20 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 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 下图 1 为搁浅冰山照片,图 2 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 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 ,这些冰山源自 ____________ , 其 对 附 近 海 水 性 质 可 能 产 生 的 影 响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 区 水 温 分 布 特 点 有 ____________ , 主 要 影 响 因 素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 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
答案:(1)地理位置优越 航道条件好(风浪小) 淤泥质海岸 (2)① ①处海域淡水注入多 (3)海沟 大洋板块俯冲(挤压)至大陆板块之下 海啸 (4)海洋水温高,向大气输送热量多 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 蒸发量大,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多 上升气流强烈,大气降水 丰富(任答两点)
3. (2019·江苏信息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海域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图。
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①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
措施;②海洋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③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4.海洋权益:①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
公海的概念;②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③维护我国海洋权
益的重要意义;④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选修2 海洋地理
上升 大
蒸发量<降 水量
较强 较高
大 副热带高
气压带 下沉 小
蒸发量>降 水量
弱 低 小 副极地低 气压带 上升 较大 蒸发量<降 水量
海洋表层 盐度分布 的总规律
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而形成 “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南北纬 30°附近的盐度最高。南半球盐度分布的地带性 较北半球明显。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盐度较大 洋东岸高
(2)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 ①概念:赤道东太平洋沿岸表层海水异常增暖的现象。由于这 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年末圣诞节前后,所以当地人称之为“圣 婴”(厄尔尼诺)。
②图解厄尔尼诺现象对周围气候的影响
(3)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 ①概念:“拉尼娜”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意为 “小女孩”,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 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②拉尼娜现象对周围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4)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比较
厄尔尼诺现象
东南信风

太平 大洋东岸
增高
洋水 大洋西岸

降低
沃克环流
减弱或消失
拉尼娜现象 强
降低
增高
增强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大洋东岸 气候
大洋西岸
降水增加 降水减少
降水更加减少 降水增加
对全球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 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关联性
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年之后
最新考纲
选修2 海洋地理
2.海洋开发:①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②海洋化学
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③海底油气资源、锰结核开发利
用的特点和现状;④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前
景;⑤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⑥海洋
空间资源的开发及主要方式;⑦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低洼,红树
红树林 红树林植物
蚀、保护沿
林植物与泥 -
生 海岸 与泥沼
海湿地和生
沼相结合

物多样性
海 珊瑚
珊瑚虫的遗
岸 礁海

骸和分泌物

生物堆积 作用
保护海 岸、抵抗 海浪侵蚀
3.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空间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不同纬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 太阳辐射
水平 度海区 处水温较低
考纲解读 1.以某海域示意图、等深线示意图、海水等温线示意图等资料 为题干材料,综合考查海底地形类型及其成因、海水温度与盐 度的分布规律、海岸主要类型及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2.以某海域资源开发状况为素材,考查海洋资源类型、开发利 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以风暴潮、海啸、污染等为素材,考查海洋环境问题及其保 护措施。 4.以海洋争端为背景,考查海洋权益的维护问题。
最高温
最低温
影响因素
日变化
14-15 时 日出前后
年 北半球
8月
2 月 太阳辐射、海水

南半球
2月

热力性质 8月
4.海水的盐度 (1)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盐度随纬度的 变化图示
海域 盐度
赤道附近海区 副热带海区


副极地海区 低
太阳辐射 气温
蒸发量
强 高 较大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气流 降水量 蒸发量、 降水量的比较
选修2 海洋地理
最新考纲 1.海洋和海岸带:①海底主要地形类型;②海底地形的形成和 分布规律;③海水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④不同海区海水温度 随水深的变化规律;⑤海水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⑥海—气相 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⑦厄尔尼诺、拉尼娜现 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⑧海岸主要类型及特点;⑨海岸带 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答案:(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降低; 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 温差小 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 (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2.(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海峡成为世界著名航运通道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该海峡南侧海岸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 (2)①海域和②海域相比,海水盐度更低的是________,其主要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 海 域 ② 的 海 底 地 形 是 ____________ , 形 成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海域可能发生破坏性巨大的 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 (4) 图 示 海 域 海 — 气 相 互 作 用 的 特 点 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侵蚀和岩石崩
港湾、 旅游
塌作用下形成
类型 砂质 海岸
淤泥质 海岸
组成 沙子和
砾石
淤泥
地貌特点 形成原因 利用方式
河流的堆积
向海洋缓慢 作用和海水 海滨
倾斜 的冲刷与搬 浴场
运作用
平原河流携 宽度大、坡
带颗粒较细 度小、海岸
物质的堆积 线平直
作用
滩涂 养殖
类型
组成 地貌特点 形成原因 利用方式
抵御风浪侵
(2)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盐度的影响
降水量大 稀释海水,
不同

于蒸发量 盐度降低 使海洋盐度产生纬向变化
纬度

降水量小
规律
海域
盐度升高
于蒸发量
影响因素
对盐度的影响
暖流流经
同纬
盐度升高

海区
使同纬度海区盐度产生差
度海

寒流流经


盐度降低
海区
大陆径流丰富的地区 盐度降低 使大洋边缘盐度低
结冰
海洋和海岸带
1.海底地形及其形成原因
(1)海底地形的类型、分布及特点
类型
分布
特点
大陆向海洋的自 大陆架
然延伸
坡度缓,水深 200 米以内
大陆架向外延伸, 大陆坡
大洋底的周围
陡峻的斜坡
岛弧
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也 大陆坡的前缘
称“岛链”或“弧形列岛”
类型
海沟
洋盆(深 海平原) 洋中脊 (海岭)
海洋资 源类型
海洋空 间资源
开发利用
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 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生产空间:海上 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 牧场;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电缆;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水运 动区
分布
特点
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 狭长而深凹,是海洋中
渡地带,岛弧的外缘 最深的地方
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 构成大洋底的主体
形较为平坦
常分布在大洋的中心 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
部位
系,且相互连通
(2)海底地形的成因理论及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
用海 底扩 张学 说解 释其 形成 原因
海底扩张学说 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